04 版:社会生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家庭医生梁永丽:用心呵护居民的健康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梁永丽在为居民进行中医治疗。
  □本报记者张苑 文/摄
  拎着诊疗箱、夹着一大沓健康宣传资料,来不及换下身上的白大褂就匆匆出了门……12月11日下午3点多,梁永丽结束大半天的门诊,就约上团队小伙伴入户了。作为家庭医生,这次他们约好去七星村的两户居民家中,开展上门签约服务。
  “阿姨您好,我是您的家庭医生。签约后您和家人在健康方面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最近患流感的人很多,你们一家老小要注意预防……”梁永丽敲开一户居民的家门,热情说明自己的来意,并耐心给予健康指导。听说梁永丽是中医,七旬老太太顺口向她咨询起自己面部抽动的“老毛病”。梁永丽仔细记下症状,并告诉老太太这个毛病用中医的针灸、热敷、推拿等手段治疗会有效果,并第一时间留下自己的电话。“你们的服务蛮周到!”老太太由衷夸赞道。
  梁永丽是我市七星区东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她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已有11年,但承担家庭医生的工作是从今年才开始的。入户签约、指导用药、健康随访、全程跟进……2023年对梁永丽来说是忙碌充实的一年,也是充满新鲜感的一年。
  “上班时间在诊室,多的时候一天接诊几十个病人。下班要进村、进社区入户,忙起来真是团团转……”回顾自己这一年的工作状态,梁永丽说:“忙是忙,但很充实,也有成就感!”
  梁永丽原是中医科的一名坐诊医生。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她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一次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大调整”:整合医护资源组建起2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严格规范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和要求;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目的是让辖区的10万多居民能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因此,梁永丽加入了家庭医生的团队中。
  “以前都是在诊室里为病人服务,现在还要利用下班时间入户,工作量明显增加了。”梁永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和同事们一起日复一日地入户走访,不仅为居民提供专业的预防保健服务,还会细心地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帮助有需求的居民分析体检报告等。
  一次入户时,一位城中村的老人隐晦地询问其在排尿方面的问题,并表示只是问问,因为她看了好多回医生都没有看好。梁永丽告诉老人,可以抽空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大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自己花不了太多钱。于是,这位老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受了一个疗程的调理,症状减轻了不少。老人对梁永丽十分感激,之后有点小病小痛都会打电话向梁永丽咨询。
  “这样的例子挺多。居民对我们的信任,就是通过我们走进他们家里,耐心提供服务慢慢建立起来的。”梁永丽告诉记者,为方便与居民沟通,她建起了专属辖区居民的家庭医生交流群,为街坊们提供细致入微的医疗咨询和健康指导。建立微信群以来,群里五花八门的提问不断,不管平日工作多繁忙,只要看见群消息弹出,她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
  “今年成为家庭医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与居民的关系更紧密了,责任也更重了。”梁永丽说。
  在梁永丽的中医诊室里,每天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络绎不绝。她几乎能清楚记得大多数患者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病情。“阿姨,你这个腰椎问题要经常来做做理疗,平时还要注意适当活动。”“叔叔,你的高血压需要按时服药,也可以结合做中医调理。”……帮居民做理疗时,梁永丽会耐心地和他们聊天交流,在轻松的氛围里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并把相关知识用通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
  据梁永丽介绍,东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目前常住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了30%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市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日常工作中,她发现还是有一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不太了解,或者对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仍抱有一定怀疑,因此,家庭医生的普及和推广之路还需要大家一起继续努力。
  “其实,我自己也是在长期从业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新对这份职业的认识的。不论在什么级别的医院工作,面对什么类型的患者,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用心服务患者都是第一位的。”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中,梁永丽最喜欢的就是来自患者的认可。她说,患者的每一声感谢,都会给她带来成就感。
  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是医改大力倡导的发展方向。梁永丽说,她只是桂林众多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平凡一员,希望随着我市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完善更细致的居民健康服务落地见效;她同时也期待,每个人都树立“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借助家庭医生的力量,做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