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资源河口瑶族乡: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促进乡村治理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李清燃 邹定琼

  近年来,资源县河口瑶族乡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化和治理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之路,为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党员先锋队构筑“四道防线”保障乡村法治
  河口瑶族乡组建以乡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各村党员先锋队,引领“四道防线”打通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推动依法治理落实落地。一是落实人员筑防线。将村信息员、网格员,帮扶干部、法律明白人,村两委干部、包村工作组人员,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村寨规模和实际情况混合编组,筑成“四道防线”。
  二是任务清单明职责。乡党委制定各道防线工作任务清单,细化明确法律明白人为第一道防线,负责宣传任务;网格员和信息员为第二道防线,负责信息收集的任务;乡、村两级干部为第三道防线,负责矛盾化解、服务代办的任务;乡领导班子成员为第四道防线,负责督促将工作落到实处的任务。
  三是闻令而动得实效。“四道防线”按时按需下沉一线,营造“大事全乡联动、小事一格解决、难事提级处置,问题就地消除”的治理格局。2023年来,乡、村两级干部服务走访群众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资料3万余份,收集社情民意10余条,参与治安联合防控20余次。该乡的立才坪村入选“全国法治示范村”推荐名单。

  包村工作组巧借“四碗油茶”推进乡村德治
  “一碗苦、二碗涩、三碗四碗才好呷(吃)!”河口瑶族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家家户户都喜欢打油茶喝,喝油茶拉家常是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河口瑶族乡各包村工作组借助打油茶喝的民俗,巧用“四碗油茶”工作法有效促进了和谐乡村建设。一是拉拉家常听诉求。当出现矛盾纠纷时,工作组邀请双方一起打油茶喝,以拉家常形式在喝油茶中倾听双方诉求,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找到深藏其后的引发矛盾纠纷的根源所在。通过坐在一起喝油茶,消除双方怀疑和抵触情绪,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打开当事人的心结“破冰”。
  二是族老说事促和气。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每个村寨都有威望高的族老。通过族老居中说事,将风俗习惯、道德情面与亲情关系、法律法规有机结合,纠纷化解事半功倍。如该乡猴背村戴某与吴某因风电项目征地发生山林权属纠纷,邀请村中族老说事调和,把双方矛盾纠纷化解在家族内部、化解在小。
  三是村规民约辨是非。河口瑶族乡结合辖区内村情民意和人文环境,及时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打油茶喝的过程中,解决在萌芽状态。二十年来该乡无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发生,各民族团结互助共谋发展。

  干群评议员运用“四评积分”提升乡村自治
  河口瑶族乡化繁为简,落实积分制这个重要抓手,全面落实“积分制”,每年从四个方面开展四次评分、公示,以“小积分”推进“大治理”。一是明确架构定规则。各村党组织牵头抓总,做好框架设计,讨论制定评分细则和实施方案,细则包含了遵纪守法,乡风文明,人居环境,公益服务等四大方面,让枯燥繁杂的村规民约和法律条文变成可量化的“分值”。
  二是保障分值变价值。给予每户标准分100分,既有负向的减分,又有正向的加分。以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作为资金保障,建设村级积分兑换超市,积分可以兑换成商品,让“分值”变成“价值”。
  三是民主参与重自治。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推选积分制管理人员,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积分审核小组,实行每月一记录,每季度一评估一公示制度。2023年,该乡所有行政村都开展了“四评积分”工作,开展率100%,构建起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该乡的猴背村获得“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葱坪村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