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用艺术点亮城市 用文化丰盈生活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在2023桂林艺术节上,《礼物先生》的演员与观众互动。 本报记者陈静 摄
□中国城市报记者叶中华 本报记者李思静 唐健扬
  在2023桂林艺术节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用10天时间、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剧目,总计140余场各类文艺演出活动,给出了塑造城市艺术形象的新范式——让艺术直接与秀甲天下的山水发生碰撞、融合、共生。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化自信和魅力,也一并在这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艺术与山水交相辉映的“中国式艺术节”实践中得到展示。
  把艺术融入自然,让城市拥抱艺术。作为享誉世界的国际旅游名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桂林市坚持在本地文化沃土上深耕挖掘,寻找艺术的力量,持续擦亮桂林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溯源:山水名城的艺术基因
  1944年2月15日,伴随广西省立艺术馆新厦落成,在中国戏剧史上留有浓墨重彩一笔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拉开了大幕。在90多天时间里,30多个演出团队、近千人呈现了70多个演出节目、共170多场精彩演出,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士气,展现了中国戏剧人抗日救亡的文化担当,把桂林抗战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美国著名剧评家爱金生在《纽约时报》撰文写道:“如此规模的剧展会,有史以来,自古罗马时代曾经举行外,尚属仅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桂林文化艺术事业越来越繁荣。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领域,涌现出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漓江画派”开拓者阳太阳等一大批本土艺术家,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作品在国内外舞台上频频亮相,为桂林赢得了良好的声誉。1982年,桂林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桂林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实施精品创作繁荣工程。
  2017年1月27日,一场美轮美奂的山水文化盛宴、世界级的山水实景演出、广西各族儿女的纵情欢歌亮相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尽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胜地的无穷魅力。
  而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2018年7月25日,新编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现场座无虚席;2018年9月,大型桂剧《破阵曲》在南宁公演,全景展示“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历史风貌,获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桂花金奖、广西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桂剧《燕歌行》获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桂花金奖、广西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