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资源县:执时代之笔 写就文旅体融合的“诗和家乡”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1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蔡立松
  一句“诗和远方”把向往美好的心境描述到了极致。但其实,诗人游走他乡,心中最美好的仍旧是千丝万缕牵挂着的“家乡”。
  12月,坐落在资源县青山绿水间大大小小的村庄在这个季节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村庄蜿蜒的小路上布满斑驳的阳光,极具民族风情的院落与周围的自然美景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山环抱,美景怡人。近年来,资源县围绕建设世界级丹霞旅游胜地、世界级最美高山峡谷漂流运动基地、中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康养重要目的地定位,坚持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一份力量。资源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积极探索发展独具特色的“文旅体融合”之路,实现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乡愁”交相辉映。

  推动文化繁荣 激扬自信力量
  “时维新纪,资江煦光;九似灵性,一脉清凉。卷开于滨岸,笔走乎城乡。宜居楼宇,风雨桥廊。闻韶起舞,意气激昂。造灯谷,而为璀璨一镇;许夙愿,此乃复兴华章。”一首《资江赋》,将资江的灵韵连同两岸风景一起,书写到了极致。
  资源县旅游资源丰富,汇聚了以“世界最美漂流基地”五排河、“华南第一漂”资江为代表的世界级漂流资源,以“世界丹霞之魂”八角寨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精华,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石山底龙洞峡为代表的星级乡村休闲示范区,以山歌、河灯、油茶为代表的苗瑶少数民族文化,是避暑康养、度假休闲的胜地。
  “千首山歌响山城,万盏河灯耀资江”是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留给大众的印象。资源深挖特色,不断创新节日玩法,使民间的传统节日成了资源的旅游品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资源县历来有河灯祈福的习俗。为了将历史文化资源提质升级,同时转化为旅游资源,该县在资江灯谷打造集河灯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于一体的文旅项目,在这里,不仅可以饱览风光旖旎的资江山水,领略传承千年的河灯文化,欣赏独具特色的千年河灯文化表演,还能体验丰富多彩的山水休闲活动,“食、游、购、娱、体、展、演、学”等多元形式的消费市场正日趋成型。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资源县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全力打造集艺术性、参与性、娱乐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河灯歌节丹霞旅游文化品牌。在政府主导,民间承办的模式下,被美誉为“少数民族瑰宝”的资源县民族传统河灯歌节已连续举办多届,每期节庆间举办的书法作品展、山歌擂台赛、河灯制作大赛、民间趣味竞技等一系列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如今的资源,每逢元旦、七一、国庆等节庆,各地都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该县组建了山歌、戏剧、音乐、舞蹈家协会,作家协会,民间文学协会,美术、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六大协会,在县文化旅游部门和县文联的引领下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开展活动;县文化部门还在全县城乡新培训了业余文艺队伍几十支,乡村业余文艺骨干几百人,新创建村级文化室(图书室)74个,村级文艺队百余支,城区业余文艺队几十支。在政府的引领下,这些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组织和队伍,已成为活跃在资源县各地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强大力量。
  此外,该县充分发掘发展县域文化,挖掘传承农耕、山水、长征、晓锦遗址、民俗等文化,围绕“文旅振兴”发展思路,谋划实施桂林丹霞·八角寨创5A景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资江灯谷夜经济核心区、隘门界森林体育公园、丹霞温泉旅游酒店等文旅重大项目11个,有效增加文旅产品供给。
  2023年10月,资源县荣获“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已建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各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各1个,多个单位获自治区级荣誉。

  寄情于山水
  乡村旅游阔步发展

  “当年红军过家乡,山山水水红旗扬,如今处处换新装……”近日,资源县中峰镇大庄田村抱财丘屯村民王桂清兴高采烈地哼着当地民歌。自抱财丘乡村振兴示范点建成以来,鸟语花香、生态宜人的自然环境,底蕴厚重、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艺盛宴,无不展现着文旅融合的蓬勃生机。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