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致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努力打造有文化内涵的景区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29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黄敏
  一条溪水似玉带绕村而过,青砖黛瓦,绿树成荫,宁静悠然。这是桂林致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灵川县大圩镇潮田河畔打造的“东漓古村”景区。
  “东漓古村”景区占地面积600多亩,共有各类仿古建筑约200栋,村里的居民们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耕种、捕鱼、织布、制陶、榨油、打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旅行博主到达东漓古村后这样说:“听到‘东漓’这个村名,会让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此漓非彼篱,但是来到东漓古村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无需想着陶渊明身在何处,这里就是理想中的桃花源。”
  据桂林致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素萌介绍,“东漓古村”原名“漓水人家”,最初想做漓水人家(东漓古村)的原因是想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这种乡村生活不是科技和现代思想混杂的生活,而是最经典的人和自然融洽共生的生活。
  “景区建设伊始,得知桂林市正在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大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并提出坚持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紧扣,努力提高城市文化与旅游品位。所以,我们决定以此为契机,从文化上做文章,打造有文化内涵的景区。”李素萌说。
  据了解,“东漓古村”景区从三个方面归纳和再现漓江流域人民的传统生活。第一是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项目选址依山据水、藏风聚气,各单体建筑在充分解读先民的人文情怀和所处自然环境的情况下,严格按传统的格局、尺度、材料、工艺复建。第二是活态地展现传统生产方式,从而自然引出生活方式,如以种田为主的耕读方式、以依水而居的水运和商贸混杂的方式、以手艺为主的工匠方式等。第三是深入解读和挖掘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以及二十四节气、民风民俗、传统节日等精神财富在村落及村民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此外,“东漓古村”景区还与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及广州美院展开积极合作,将现代美学与传统工艺融合,用传统工艺及材料创造出“积火传薪”“波浪竹檐”“叮当传音”等呈现现代美学观念的景观小品。
  今年6月下旬,“东漓古村”景区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深圳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桂林·灵川第二届植染大地艺术节”,不仅在部分环节首次结合AI技术、以植染为媒介、探索创新的艺术方式外,还首次导入植染品牌大会,共同研讨植染品牌发展新趋势,寻找中国植染品牌发展方向。李素萌告诉记者:“此次活动结合了乡村振兴的理念,让城市和乡村、文化和艺术、产业和品牌联动,进一步推进产业农文旅大融合,带动农文旅发展,提高乡村知名度。”
  据悉,“东漓古村”景区自2017年试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先后获得“2017年度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中心”“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第一批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
  此外,为了更好地做好“东漓古村”这个系统工程,桂林致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成立了“桂林古村文化研究会”,聚集一批有志于从事桂林历史文化和古代村落研究的人士,开展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对桂林地区现存古代村落的历史、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收集、整理古村民俗文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