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桂林故事
[大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桂林“八办”:老酒坊里的红色记忆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历史数字报
2023年10月31日
>>
07版:桂林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林“八办”:老酒坊里的红色记忆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0月31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桂林“八办”旧址外观。
图②:游客到桂林“八办”旧址参观。
图③:桂林“八办”旧址电台室,是我党当年在南方国统区的中心指挥台和枢纽台,可直接与延安党中央和重庆南方局、八路军总部,云岭新四军军部保持联系。
图④:桂林“八办”旧址处长室,也是李克农的办公室兼卧室。周恩来于1938年12月、1939年2月、1939年4月先后3次来桂林“八办”指导布置工作,并在此办公和居住过。
□本报记者苏展 文/摄
上一篇“桂林老房子”系列中,我们讲述了如今位于太平路4号的《救亡日报》社旧址背后的故事,其中提到了《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机构,那就是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这一次,我们来到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14号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继续追寻那一段抗战记忆。
1938年“八办”成立,桂林成为西南抗战的大后方
1938年10月底,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正于广州发行的《救亡日报》被迫停刊。11月,总编辑夏衍坐火车前往长沙寻找党组织,向周恩来和郭沫若请示复刊事宜。到长沙后,周恩来对夏衍指示:“你来得正好,你去桂林和李克农商量,自筹经费,尽快恢复《救亡日报》。”
此时,李克农已奉中央和周恩来指示,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一部分同志先一步到达桂林,在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以下简称桂林“八办”),李克农任主任。夏衍到桂林后,向李克农汇报了工作。在办事处的协调下,《救亡日报》顺利争取到了合法办报的认可与广西当局的支持。
当时的广西属于国统区,要在这里建立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公开合法代表机构,按理来说并非易事。但无论是桂林“八办”还是《救亡日报》,在桂林的落地以及日后工作的开展都很迅速且顺利,这与当时中共的统战工作密不可分。
桂系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桂系想保全自己在广西的地位,并发展壮大,需要放开一些政策。这样特殊的政治环境为我党在桂林开展统战工作和建立办事处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8年11月,李克农奉命从武汉经长沙到桂林开展工作时,他就非常重视做好对桂系上层的统战工作。他通过广西民主进步人士的引见,拜会了当时的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在会见中,李克农向黄坦率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开展工作旨在团结抗日的原则和立场。
这个原则立场,早在桂林“八办”建立之前,周恩来与广西桂系领导人白崇禧从武汉撤退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拟在广西桂林设八路军办事处之事就有言在先确定了的。周恩来当时坦诚地对白崇禧说:“要巩固广西,必须发动群众,你们要发动群众就要有自己的干部,干部也要训练,那么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同时周恩来表示,“我们绝不会挖广西的墙角!”希望白崇禧坚持团结抗战,做民族英雄,建议他多用省外有才能的人,建设好广西。周、白在谈话中达成了在桂林设办事处的口头协议。
当时,广西当局还有一个组织叫“广西建设研究会”,以李宗仁为会长,白崇禧、黄旭初为副会长。研究会以学术研究为名,实质上是广西联系各方面政治势力的纽带,作用是为振兴广西招贤纳士,是广西当局的智囊团。李克农积极倡导省外来桂的共产党员、进步文化人士以专家、学者的个人身份加入该会成为会员,参加其活动,广交朋友。《救亡日报》总编辑夏衍就是这个研究会的会员之一。李克农自己也多次参加过研究会的活动,与广西省内外各界人士广泛接触。
由此可见,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我党与广西桂系高层的走动很频繁,因此桂林“八办”得以顺利建立,使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西南一带有了公开合法的代表机构。桂林也成为我国西南抗战的大后方。
大门口“万祥醩坊”的由来
桂林“八办”当时选址在桂北路138号,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北路14号。如今的桂林“八办”旧址,门口处“万祥醩坊”四个大字仍十分引人注目。
这个位置的选定其实在李克农到桂前两个月就完成了。1938年9月,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就已经电话通知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刘恕和党外好友熊子民到桂林“打前站”。他俩一道来到桂林找房子。
经过一段时间周密勘察,他俩在广西银行经理黄昌炎的引荐下,找到当年“万祥醩坊”房东黄旷达,他有一座刚盖好的二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万祥醩坊”的意思显而易见,即做酒卖酒的作坊,“万祥”是它的名号。当时,大批逃难的人涌入广西,住房问题相当紧张。刘恕和熊子民觉得这房子符合“八办”的需要,便马上签订了租房契约。
桂林“八办”选择定在这个地方,还有着更多的考虑。这里北面一街之隔是国民党桂林行营,南面不远是省政府所在地,既便于与当局打交道,又使国民党特务不敢轻举妄动。
待到1938年11月李克农来到桂林主持工作、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这家名为“万祥醩坊”的酒坊正式挂出“第十八集团军桂林办事处”(即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牌子。自此,这里迎来一批又一批影响中国抗战历史、推动抗战胜利的人物,开启一段特别的红色篇章。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历史作用
在上一篇中我们提到,就当时而言,《救亡日报》社起到了桂林“八办”想起但是起不到的作用,成了“第二个八办”。那么桂林“八办”本身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其实,当时这个办事处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桂林办事处、新四军驻桂林通讯处于一身,是中共中央设在南方国统区的领导机关和公开办事机构,设有秘书科、交际科、交通运输科、总务科、机要科、电台室等。主要任务是负责做桂系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广泛宣传中共抗日救国方针、政策,动员各阶层人民抗战。
此外,桂林“八办”在促进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前我们提到,夏衍到桂林谋求复刊《救亡日报》事宜,为了筹集更多经费,他与李克农商量后,赴香港筹款,通过香港“八办”,从海外爱国华侨捐赠的经费中拨出1500元港币支持《救亡日报》复刊。这是当时桂林“八办”与香港“八办”合作,指导广大爱国华侨坚持抗战和支持祖国抗战的一个缩影。
当时上海、广州沦陷以后,海外通往国内的运输线只有从海防入口、经镇南关进入广西这条通道。桂林是当时的西南交通枢纽,是通往新四军驻地的要道。海外华侨捐赠给祖国的物资,以及香港“八办”筹集的军需物资主要就是通过桂林“八办”,然后转运到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游击队等前线。
所以,筹集海外物资和动员海外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是香港“八办”的重要工作,而转运物资,输送进步人士、爱国人士到前线则是桂林“八办”的重要任务之一。香港“八办”与桂林“八办”通力合作,高效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据资料统计,从1939年到1941年,经桂林“八办”向抗日前线输送的军需品如汽油、汽车、毛毯、被服、电讯器材和药品等有数百种之多,输送的干部、青年则达千余人。海外华侨捐赠的各种款项,也主要由桂林“八办”通过香港银行设法辗转汇至桂林,再经桂林“八办”分批取款,转发给各地抗日武装。
桂林“八办”同时还肩负着接待护送过往秘密党员、干部及爱国华侨、革命青年奔赴延安的任务。其中有不少侨胞和爱国青年是输送到延安抗大、陕公、鲁艺、女大、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政治学院和青干校等革命学府学习的。据不完全统计,经桂林“八办”送往延安或新四军的华侨技术人员和华侨青年达五六百人。桂林“八办”为了过往人员的安全,还经常帮他们改名换姓,乔装成运输人员或其他身份,教他们如何应付国民党特务的查问,如何摆脱特务的跟踪等。
周总理逝世一周年,桂林“八办”纪念馆成立
1941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后,桂林“八办”与救亡日报社等革命据点被迫撤销,工作人员大部分撤离桂林后去往延安。桂林“八办”在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出色地履行了使命,争取国民党桂系抗战,团结各方人士,使桂林出现了一个较好的合作抗日政治局面,在支援抗战前线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3年后,桂林沦陷,桂林“八办”旧址毁于日军的轰炸。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桂林“八办”旧址于1963年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当年完成了旧址复原复建工程。
1973年,桂林恢复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文管会”),业务上分历史文物组和革命文物组,冷德慧当时作为副主任分管革命文物组及库房工作,重点工作就是筹建“八办”纪念馆。
据冷德慧回忆,筹建“八办”纪念馆的事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层层审批。但要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纪念馆,必须有专题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并且要有相当数量具代表性的文物作为历史见证,还要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照片作为辅助陈列。这些都得花大力气去采访征集,经费开支少不了,而1974年市文管会全年经费2万多元,工资、办公固定开支1万多元,余下业务费1万多元要全盘规划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及库房文物保管等开支。1974年3月,文管会接到上级指示电文称“目前资金紧张,没有钱就缓办,不宜专设机构……”就这样,“八办”纪念馆筹备处被撤销。
此时,桂林“八办”旧址复原已经8年,还要继续关闭?冷德慧左思右想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为此他专程跑了一趟南宁请示上级领导。领导话不多讲,留下一句“缓办不等于不办,还要积极去办!”
冷德慧回到桂林后,转达了领导的指示。但当时单位里大家的理解并不统一。有人认为,上级让缓办就搁下来得了,何苦费力不讨好。但冷德慧等人仍想干下去,并且要加紧干。此后,“冷德慧们”开启了漫长的采访征集之旅,他们先后去了广州、四川、武汉、北京等地,征集史料、文物、历史照片。当时还是“文革”时期,到外省的手续相当严格,“尤其是采访在北京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干部,必须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介绍信,甚至要区党委领导签字,到了当地还要通过上至中央下至部门的组织部审查。这给我们采访带来了很大困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筹建“八办”纪念馆的采访征集工作持续进行,收集到的史料、文物日益丰富。1976年11月,文管会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在1977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一周年时正式开放桂林“八办”纪念馆。“接到指示后,大家都怀着胜利在望的心情,我心中的喜悦更是难以抑制!”冷德慧回忆,不久,区文化局就派区博物馆专业人员前来协助,从文字编辑到展厅设计,从美工到文物复制,大家一起加班,日夜奋战,终于使这座酝酿已久的抗战时期革命旧址纪念馆于1977年1月8日正式开馆。
1996年,桂林“八办”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桂林“八办”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免费对外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之一。
如今,桂林“八办”旧址不但保存完好,纪念馆在硬件设施、参观环境、展览档次、服务水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团体和散客前来参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