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多点发力 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0月02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李思静
十月金秋,漓水潮涌。
历史选择了桂林,并做出了回答。
50年前,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成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漓江敞开胸怀盛装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桂林动人的山水故事,借由流连忘返的游客,传向四面八方,成为中国一张美丽的名片。
时代再次选择了桂林,且正在作答。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桂林。湘江之畔祭英魂,桂北乡村探振兴,漓江之上察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如春风拂过,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
“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两年来,国家各部委鼎力支持,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高位部署、统筹落实,500多万桂林人民勇毅前行,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顶层设计绘蓝图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1年10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20字方针和“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目标任务,《规划》经过先后7次征求全市各相关单位意见,3次征求自治区相关厅局意见,2次征求国家相关部委意见,先后收到反馈意见近1000条,反复修改20余次,目前,《规划》已正式上报国务院。
市四家班子相关领导多次进京赴邕汇报,争取支持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市直20多个部门主要领导积极主动和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对接汇报,得到大力支持。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列入《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广西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提案》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批示,成为全国政协78个重点提案之一;《关于从国家层面着力支持桂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建议》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推动自治区出台《支持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若干政策措施》,并第一时间制定印发落实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形成122项落实举措,推动支持政策全面落地。
漓江保护蹚出新路
生态优势更加彰显
“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你们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谆谆嘱托犹在耳畔。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当好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桂林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漓江的4月25日定为每年的“漓江保护日”,连续两年举办系列活动,推进漓江整体保护申报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获生态环境部部长提名推荐。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全公安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成立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启动“数字漓江—智慧执法司法”创建工作,成立“二郎神”民兵分队,构建起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保护桂林山水的新格局。
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整体功能,推进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建设全线退距300米,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海绵城市等重大项目,开展“治乱、治水、治景”专项整治行动,出台《桂林市禁止乱挖滥采砂石土矿产资源规定》,首航广西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9%,主要河流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漓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治理案例。今天的桂林,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
项目清单化引领推进“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狠抓一批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两年来,统筹实施总投资2700亿元的63个标志性引领性项目、总投资2200亿元的135个重大项目和43项重大事项。
积极推动漓江、遇龙河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龙脊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抢抓文旅复苏机遇,以象鼻山景区免费开放为契机,做好“漓江旅游”文章,持续擦亮“桂林山水”旅游名片。(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