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深读桂林
[大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古之楚南重镇 今之“桂北门户”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历史数字报
2023年09月18日
>>
07版:深读桂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之楚南重镇 今之“桂北门户”
解码大美全州的“文化基因”
桂林日报
作者:张苑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18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位于湘江畔的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景区成为全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全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位于全州境内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全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③:有着“楚南第一名刹”美誉的湘山寺。(资料图片)
图④:曾经的楚南重镇,今日的“桂北门户”。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全州,发展日新月异。(全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张苑
位于湘桂走廊北端的桂林全州县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
这里“地处楚粤之冲,山水奇秀,风气清淑”,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使得这里拥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底蕴。它是广西境内建制最早的一个县,也是桂林市行政区规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桂北湘南的物资集散中心。
湘源文化、寿佛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细数全州的文化资源,有如繁星点点,闪耀在这片大美之地。
寻古韵——
千年古城 厚重历史
夏日的傍晚,位于全州城北新区的湘源文化公园内古韵悠悠、绿意盎然。
土生土长的全州人唐寅飞借着暑假时间带着8岁的儿子从外地回到全州。参观湘源文化公园成为唐寅飞带孩子了解家乡文化的第一站。驻足于一座座历史人物雕塑前,仰望、品读。他一字一句地给儿子讲解每一座雕塑和建筑蕴藏的关于全州的古老故事。“这是我们的家乡,值得一代又一代人用心用情去寻根溯源。”唐寅飞感慨道。
建于2015年的湘源文化公园就像是一本全州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公园内以全州湘源文化为内涵,舜帝等人物雕塑、浮雕、壁画,以及新修的清湘书院、皆山阁、伟观楼、二妃庙、亭榭等仿古建筑,融入风光无限的美景中,让人们在畅享美景之时,全面了解全州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走读湘源文化公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全州两千多年的悠长历史。
“不信湘中好,江山天下稀。如何万里客,终岁澹忘归。”
——这是明代全州太守顾璘《湘山杂诗》里的诗句。字里行间盛赞全州民风淳朴,山水灵秀,人才辈出,是一个好地方。
全州地处桂北湘南,自秦始皇设零陵县、汉武帝置零陵郡,可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是一个汇独特民俗风情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于一身的地方,为历代州、府、县的治所。
传说尧舜时期,因南方山多地少,水患严重,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时称“三苗”的南蛮民族备受歧视,曾与炎、黄集团有过抗争,但没有成功。虞舜在位时,实施怀柔政策,以文教感化苗民,逐渐消除了苗人敌视华夏人的心理,接受了华夏政权的统治。舜帝时期,定下五年一度的“巡狩”制度。即每隔五年,舜帝御驾到全国各地巡视一番,考核官员任免事宜。舜帝晚年的一次“巡狩”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在今天的桂北湘南一带驾崩并被就地安葬。司马迁《史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纪念舜帝,将舜帝晚年活动过的地方设置为一个县,取名零陵县,县治就设在今天的全州。二千多年来,尽管全州历史建制地名不断变化,零陵县、零陵郡后来也从全州迁到了今湖南永州,但在全州历史上的这些建制地名都与舜文化的历史根脉不可分割。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全州的古代贤官,多如繁星,灿如北斗。据记载,自宋代以来,全州本地进士及第有143人,举人1570人,这在广西数十个县中是屈指可数的。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宦游全州,留下许多经典诗文和画作,提升和弘扬了全州的人文色彩,造就了“千古诗文地,锦绣清湘源”的传奇。
古韵悠长,文脉深远。如何让千年文化绽放新辉,成为全州探索的课题。近年来,全州县将历史文脉融入城市建设,打造了以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景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地标,将全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城镇建设、滨江风光、重点文化遗产等相结合,实现历史记忆、城市文脉和品质生活交相辉映,城市文化底蕴日益被彰显出来。
溯渊源——
寿佛文化 源远流长
从零陵到全州,为何更名?全州地名的背后,承载着怎样的厚重文化?走进有着“楚南第一名刹”之美誉的湘山寺,问题皆有答案。
走进坐落于全州县城西隅湘山脚下的湘山寺,透过写满沧桑的历史古迹可以洞见,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之兴盛。寺内放生池里惟妙惟肖的动物石雕群、闻名遐迩的妙明塔,以及珍贵的古代碑刻等被完好保存,静静见证着湘山之下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幻。
传说这座寺庙创始人全真法师是一“奇人”,他云游四方,许多名山胜地均难留足,唯独对全州这片土地情有独钟。据《全州志》记载,唐至德元年(756年)四月,全真云游到湘源县(今全州),登上湘山笋布台,凭栏远望。只见湘山72峰竞相耸秀,五华围绕,湘江、灌江、罗江三水汇流,左有钵孟山,右有圣禅岭,前览州城,背依湘山,绿水如带,雄山似簪,钟山川之灵秀,集天地之精英,遂决意定居于此。于是,他在全州主持修建了“净土院”,诵经传法,广结佛缘。由于全真法师佛法深邃,德行懿范,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崇敬,尊他为“湘山圣化主人,无量寿佛”。唐咸通八年(867年),全真法师在湘山寺端坐而逝,享年139岁(另说166岁)。其寿命之长,堪称奇迹。
全真法师圆寂后,湖广一带的民众十分怀念他,后有人提议将县城迁至净土院东南(今全州县址),并以全真法师法号中的“全”字冠于行政级别“州”字前,全州因此而得名。《广西通志》中写道:“五代时因改湘源为全州,以(全)真故也。”地因佛升格,州以僧命名,这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能不多见。《全州县志》也有记载:“县以佛名,相沿至今”。可见湘山寺及其寿佛文化的影响力。
明末清初,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代宗师石涛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抗战时期,抗日将领戴安澜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国共两党领袖撰写挽词追悼,现场感天动地。新中国成立后,这座“楚南第一名刹”更是成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故事的发生地。上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组织下,曾经遭到日军破坏的无量寿佛殿、放生池、圆通殿等建筑得以重建,千年古刹从此焕然一新,法灯续燃。2010年,全州县扩建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湘山文化广场,新建湘山寺门楼,院内修葺一新,湘山寺以宏大的全新姿态呈现。
秀水名山,古寺高僧。全州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近年来,全州县有关部门不断挖掘湘山寺的寿佛文化内涵,向人们更生动呈现这座千年古寺的古老故事。
传基因——
红色文化 深植沃土
若问全州最亮眼的文化是什么颜色,那一定是红色。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食湘江鱼。”这首民谣历经80多年,至今依然在全州民众中传唱。89年前的那一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仿佛历历在目。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在桂林的全州、兴安、灌阳三县浴血奋战,打响了历时9天的湘江战役。作为湘江战役的主战场,全州县是红军活动区域最广泛、发生战斗最激烈的地区。如今,全州县境内留存有脚山铺阻击战旧址、三大渡口等革命遗址遗存168处,数量居桂林市17个县(市、区)第一位;这里有写满红色历史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还有在群众中间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并深情道:“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
抚今追昔,砥砺前行。一直以来,全州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从未停歇。近年来,全州在对红色资源进行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县内168处革命遗址遗存进行挖掘保护,仅2019年就完成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和纪念设施建设等20个项目。还专门成立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管委会,对全县红色文化资源和纪念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开园以来,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是全国红色教育重要阵地,年接待游客达380万人次。2021年开始,全州县还高位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项目建设,长征路上“峥嵘岁月”正更加生动地被呈现在这片桂北大地上。
在深入推进红色遗迹和纪念园区修复和建设的同时,全州县还持续推动红色旅游多元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丰富的体验形式,吸引了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沿着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走进全州,触摸红色传奇的历史印记,感悟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缅怀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完成一次重温历史、找寻初心的红色旅程。不仅如此,全州还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有步骤地推进文化旅游与农林、科教、体卫、工业、城建等行业融合发展。出台《加快全州县旅游业发展暨促进全域旅游开发扶持办法》,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历史人文体验、红色文化感悟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形成自然、人文、红色旅游并驾齐驱的新格局。2022年,全州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
如今,全州的红色故事被越讲越生动,红色精神深深植入这片文脉悠长的沃土,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州魅力”,也化作全州人心中不断升华的文化自信。
■嘉宾访谈
赓续历史文脉,让魅力全州绽放新彩
□蒋梅艳(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全州是广西建制最早的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红色文化、古代文化、寿佛文化、民俗文化……多元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地域交融并存,成就了绚烂多彩的大美全州。
在全州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燕窝楼、湘江战役旧址、湘山寺碑刻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路江、卢家桥、渡星园、黄毛岭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洮阳县城遗址、梅子坳汉晋古墓群、柳山书院,还有脚山铺阻击战旧址、三大渡口等多处红色遗址,等等,无不展示出全州引人注目的历史风采。
近年来,全县集各方之力,充分挖掘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在挖掘红色文化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两条线、三个+、N个+”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全州段)建设,并充分挖掘红色旅游与湘源古色文化、大碧头绿色生态、天湖白色滑雪和三江口蓝色水上运动的有机融合。另外,我们将历史文脉融入城市建设,建设了湘源文化公园,打造以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景区为主的历史文化地标,还大力提升非遗传承水平,结合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积极创建“中国文学之乡”,通过文学品牌创建进一步繁荣全州县文学事业发展,等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全州作为千年古城,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文化文脉与城市生活和谐相融。
今后,我们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上,将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依托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和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做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脉与百姓生活“连”起来,不断赓续历史文脉,让魅力全州绽放新彩!
(记者张苑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