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新警象”绘就护江“新画卷”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08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东华社区民警唐维与同事每周开展一次巡树。   记者蒋璇 摄
  解东社区辅警唐初四在所里的综合指挥室利用远程监控查看江面的实时情况。   记者蒋璇 摄
  派出所民警和志愿者向岸边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记者蒋璇 摄
  “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漓江时对桂林人民的嘱托。
  殷殷嘱托,萦绕山水。“藏蓝”守护,久久为功。
  漓江畔,一个个派出所作为最基层、最平凡的漓江生态守护者,也是桂林公安践行保护绿水青山使命的最好缩影。为展现桂林公安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全力为桂林打造“最具安全感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的新举措新成效,努力实现“桂林社会治安与桂林山水齐名,桂林公安形象与桂林山水同美”目标,近期,桂林日报与桂林市公安局联合开展“生态环保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从漓江之源的猫儿山出发,到三江交汇的漓江尾,讲述“警察蓝”无怨无悔默默坚守、甘当守护桂林山水“二郎神”的一个个生动故事。

  □本报记者 蒋璇
  成立于1950年的白龙派出所,是桂林市解放后成立最早的派出所之一。辖区东起漓江河堤,西至中山路,南到杉湖北路,北靠凤北路,总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辖区内不仅有“两江四湖”“靖江王城”两个5A景区,还有市中心广场、正阳路步行街、文化宫等桂林传统繁华商区,以及逍遥楼、东西巷等桂林市文化旅游新地标,是桂林市商贸、金融、文化、旅游的中心区域。该所现有民警、辅警共计30人。2019年,该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
  2022年,白龙派出所生态环境保护中队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派出所的社区民、辅警除了履行常规职责外,还多了一个新身份——漓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员”。新角色承担新职责,保护员们在辖区内的漓江流域开展生态巡查、走访和宣讲工作,推动生态警务落地落实,构建起责任明晰、协同高效、治理有力的生态保护机制,全力绘就守护绿水青山的新画卷。

  创新机制:升级“1+3+N”警务格局,让基层执法更有力量
  初秋的夜晚,明月当空,微风徐徐。解放桥两岸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如梦似幻。西侧桥头下的亲水步道,三五成群的市民们正在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在调闹嬉戏,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岸边不断摆出“剪刀手”“比心”等拍照姿势,想要为当天的旅程留下美好的记忆。
  白龙派出所内,副所长刘俊正通过综合指挥室的大屏幕将这一切实时动态尽收眼底。“我们利用辖区漓江沿线安装的监控视频探头及无人机巡航,构建空地联合巡查体系,实现24小时无间断对辖区内漓江沿线全面监控,构建了一道看不见的智能防护网。”刘俊说,指挥室的值班人员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的行为发生,会立即通知附近的民警和辅警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当天下午,在派出所会议室召开了一场针对沿江护渔义警队的培训会,由民警现场指导这支由辖区骑行爱好者、无人机爱好者组成的队伍如何正确开展沿江巡护,让民间力量补充到公安巡护力量当中,完善全域巡逻机制。
  在刘俊看来,相比市内其他城区的临江派出所,白龙所的情况颇为“特殊”,辖内伏波公园至象山公园1.4公里长的河岸拥有漓江市区段唯一的同等长度的临江亲水步道,因此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人前来游玩打卡,节假日情况更甚。“这对于派出所来说,保护生态环境的难度骤然增大。”
  针对以往生态环境类案件中存在的“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部门多头分管”“源头问题难以根除”的难题,2022年,白龙派出所在全市率先落实市公安局“一社区一民警两辅警”机制,狠抓社区民辅警“生态保护员”职责。在推进“一社区两辅警”警务工作的基础上,又按照“1+3+N”的社区警务格局模式,在4个社区(按社区警务划分为解东、东华、中心广场、文化宫)均配备了“社区民警+辅警+警务助理+网格长+N个网格员”,并进一步压实警格成员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制定社区民辅警生态保护工作准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采取“网格+重点”“定点+动态”等巡防模式,对辖区漓江流域开展生态巡查工作;在秀峰街道办事处综治中心建立健全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分中心,组建联勤队伍,高效联动12345政务服务平台处置生态类等非警务警情。今年以来,民警累计开展巡江、巡树工作百余次,在巡查过程中劝阻有危害生态环境风险的不文明行为4次。
  不仅如此,白龙派出所还充分利用自身研发的“守护家”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拓宽生态问题反映渠道。“辖区群众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及时上报发现的生态问题,小程序带有的一键拍照功能方便群众直观便捷地反映问题。”刘俊拿出手机,点开小程序页面向记者展示,小程序收到问题后会自动将问题发送至生态环保部门、公安部门相关人员提醒处置,并将后续处置结果反馈给群众,大幅提高处置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群众反映生态问题找不到门路、得不到反馈的问题。

  老警新职:巡树巡江,做漓江岸线的守护人
  “辖区内共有30棵百年古树,我所负责的东华社区有28棵,其中最年轻的100岁,最年长的340岁;还有两棵在文化宫社区内。”唐维是一名有着20余年警龄的女警,2022年调到白龙派出所后,每周一次巡树成了她的新“习惯”。这也是她“生态环境保护员”新身份带来的一项重任。
  近日,记者跟随唐维与吴斌、乔子民组成的巡察班,按照日常的路线体验了一回巡树,感受他们守护古树名木的点点滴滴。当天8时许,一行人从所里出发,根据古树的位置分布,从中华路一路行至独秀峰停车场,将28棵古树一一巡到。这些树木中,有榕树、朴树、柏木、桂花树、小叶榕、樟树、翅荚香槐等。唐维最关注的是王城景区承运殿前的两棵曾经濒死后被救活的100岁桂花树。
  “巡树不是简单地看一两眼就能了事,我们需要观察树周围的环境、枝叶的生长情况等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反馈给管护单位和园林部门。”一路上,唐维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档,一边向记者介绍巡树的重点和古树名木的品种、特点、权属、树龄和古树等级等,两位警务助理则协助记录相关的信息。碰上市民或游客摇晃低垂树枝的行为,他们会立即上前进行劝阻。
  这样巡逻一趟下来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大家的衣衫都已被汗水浸湿。“基本上只要巡树,步数就会进朋友圈前三名。”唐维笑着说,刚开始巡树时,她觉得每棵树都长得差不多,前辈何师傅就带她来到每一棵树下,讲述这棵树的所有信息。
  唐维口中的这位“何师傅”,是所里的老民警何定新,因为对辖区所有的古树名木了然于胸,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树先生”。唐维说,何师傅在这里守护了20余年,今年调去其他派出所后,仍经常回来转转,问问她巡树的情况,有没有发现什么隐患。
  2022年下半年,白龙派出所主动对接园林和林业部门,对辖区内30棵百年古树落实专项保护,为这些没有进行信息统一归档的树木建立“一树一档”保护机制,明确公安机关的协同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除了巡树,巡江也是社区民警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4公里长的临江步道,分到每个社区虽然只有几百米,却不能掉以轻心。人一多,留在江边的垃圾也变多,无疑会给漓江的生态带来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危害生态的行为并清理遗留在岸边的垃圾。”解东社区辅警唐初四笑着说,在他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维护好漓江的生态环境,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崭新局面:构建多元共治,呵护“绿色颜值”
  2020年底入职的“95后”社区民警唐卓琰,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他认真地做好每一次巡江工作,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经”。
  他介绍,每年3月至6月是漓江的禁渔期,除了在江边开展日常的走访、巡逻,这段时间还是“生态环境保护员”上课的黄金期。一张满满的“课程表”,一直从早春排到仲夏。
  “我们主要是向居民讲解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也顺便教授防溺水安全知识,以及如何辨别非法捕捞等行为。”唐卓琰说,从2022年开始,白龙派出所还积极联系协调检察院、法院的生态检察官、生态法官来给居民授课,邀请专家进社区开展生态科普活动,更鼓励居民上台谈生态保护措施实施以来的感受和感想,激发全民参与漓江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充分释放生态保护的“内外动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漓江生态保护工作绝对不能是公安部门唱‘独角戏’。”
  与此同时,白龙派出所在解东社区率先成立了生态保护巡逻站,一来可以在平时开展生态巡察,二来能向过往游客、群众开展生态宣传活动。同时派出所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成果,在解东社区率先建立了一支“警民共建、警企共建”的生态巡防志愿队,按照定时定岗的原则,让群众与公安、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开展联合巡防,重点关注禁渔期的非法捕捞行为及防范溺水事故发生,因地制宜构建生态保护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王巧云是生态巡防志愿队的一名骨干队员。她告诉记者,她在漓江畔出生、成长、工作、成家,漓江不仅承载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承载着她和许多桂林市民的人生记忆。听说社区要成立巡防志愿队,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能和大家一起为保护漓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她说。
  
  记者手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面对新挑战。白龙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既是巡察员,又是宣传员、环保员、督导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全方位地守护着桂林市区这段最美漓江,使绿色成为桂林最靓丽、最厚重的底色。
  采访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随着派出所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辖区越来越多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公众参与程度越高,生态环境保护就越有力度。
  未来,相信在美丽“生态画卷”上会有每个桂林人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