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生态巡护“警”相随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警务助理王丽芳对村民进行走访宣传,加强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巡逻民警在一处偏僻的果园外围清理非法设置的捕鸟网。
  ▲巡逻民警在河中发现一条地笼,立即进行清理收缴。
  “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漓江时对桂林人民的嘱托。
  殷殷嘱托,萦绕山水。“藏蓝”守护,久久为功。
  漓江畔,一个个派出所作为最基层、最平凡的漓江生态守护者,也是桂林公安践行保护绿水青山使命的最好缩影。为展现桂林公安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全力为桂林打造“最具安全感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的新举措新成效,努力实现“桂林社会治安与桂林山水齐名,桂林公安形象与桂林山水同美”目标,近期,桂林日报与桂林市公安局联合开展“生态环保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从漓江之源的猫儿山出发,到三江交汇的漓江尾,讲述“警察蓝”无怨无悔默默坚守、甘当守护桂林山水“二郎神”的一个个生动故事。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兴安县溶江派出所,管辖范围总面积461.85平方公里,有17个村委、1个居委、161个自然村,辖区居民5万余人。派出所有民警7人,巡防队员2人,一村一辅警15人。辖区内河网密集,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库、川江水库、斧子口水库均在该所辖区。
  兴安县溶江镇因大溶江流经该镇而得名。溶江镇境内大部为丘陵,东西两边为山地,中间为河谷平原,呈南北走向。大溶江是溶江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漓江上游河段,上源为六垌河,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后称溶江,总长度77.6千米。

  眼里是绿水青山 心中有生态警务
  8月23日下午,因为暴雨,记者到达兴安县溶江镇时已是下午4点。骤雨初歇,云端的斜晖穿过群山,映进悠悠碧水,泛起一圈圈闪光的涟漪。
  溶江派出所就在大溶江畔,门牌旁兴安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溶江中队的牌匾格外显眼。“我们不仅要负责派出所业务,还要负责生态警务。除了与人打交道,便是与这山山水水打交道。”溶江派出所所长唐利华说。
  一下午,院子里警车进进出出;屋内,电话不时“叮铃铃”响起,打印机“嗡嗡嗡”“吐”出一份份材料。一名群众前来办理业务,坐到窗口前,脸上急慌慌;办完出门时,脸上笑眯眯。
  得知记者要随警巡逻,本来已经出发了的巡逻队伍又匆匆赶了回来。“我们一般是车巡+步巡,每天不少于2小时。”所长唐利华跟记者介绍。
  “路过河边要多留心,经常看看微信群里群众的举报和回应。”一路上,唐利华与年轻的民警分享着这些年的巡逻经验。“巡逻虽是常态化工作,但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一天不去看一眼,心里面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警车在一条河边停下,巡逻队员们开始下车步巡。这条河宽10余米,河水清澈见底,茂盛的水草伴着流水悠悠摆动。
  “你们看河里有一条地笼,我们把它清除掉。”细心的唐利华停了下来。随后,一条8米长的地笼被他拉上岸。“还好是一条废弃的地笼。地笼对野生鱼虾的破坏性很大,而且沉在水底不易被发现。这几年经过不断宣传和实地巡查,辖区河道里的网具基本绝迹了。”
  “我每周都要对辖区的河道全覆盖检查一遍,查看有没有地笼捕鱼、电鱼等违法行为。”唐利华告诉记者,白天的巡逻还算轻松,难的是每天的夜巡。因为这几年查得严,夜里是非法捕捞、狩猎高峰时段,也是巡逻关键时段。晚上10点,许多人已进入梦乡,而溶江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又开始了夜巡。警车行驶在街上,路边行人寥寥无几,周边的店铺已关门打烊,只剩昏暗的路灯和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
  除了在河边巡逻,警员们平时还以辖区内的山林、果园及周边道路为重点,加大对违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的巡控力度,有效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如今,巡逻发现异常的情况越来越少。即便如此,我们每一天都不可懈怠,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必须确保隐患排查到位,守好这片绿水青山。”唐利华说。

  保护责任在肩头 脚下步履停不下
  一路巡逻中,发现什么鱼类或鸟类,民警们都会大声呼喊唐鹏,因为他对各种野生动植物如数家珍。
  唐鹏是溶江派出所的副所长,从警12年来,他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2022年初,溶江派出所挂牌成立兴安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溶江中队,这让唐鹏感到责任更重了。
  随后的清明节印证了唐鹏的这一想法。村民清明祭扫常会在野外使用明火,这对周围的山林带来很大的火灾隐患。之前这类警情由林业部门负责处理,派出所挂牌成立生态环保中队后,这类警情就由派出所负责处理。“清明期间,最多一天发生了9起涉及火灾的警情。”最让唐鹏头疼的是,刚开始不熟悉生态类案件涉及的法律条款,他不得不经常打电话向同行和前辈请教,同时自己也不断地加强学习。
  为了更快适应新形势下的生态警务工作,唐鹏边工作边学习,办公桌上堆着《森林公安执法手册》《涉林刑事案件指南》,还有各类野生动物鉴定图册,唐鹏闲时经常翻看。如今,他对本地的野生动植物如数家珍,已俨然是所里的“生态百事通”。
  办理生态类案件更需要智慧与细心。巡逻途中,唐利华向记者讲述了他侦办过的一起收购贩卖野生动物案件。
  “从一家农家乐的冰箱里清理出来的冻品野生动物摆了一地。”回想当时看到的情景,他依然感到触目惊心。
  那是2022年初,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辖区有一个收购贩卖野生动物的点。因为店主警惕性高,店铺里看不出任何异常,并且店主只跟熟人进行交易,侦查员几次暗访都没有收获。
  后来,唐利华佯装成下线的朋友成功取得店主的信任,并摸清楚野生动物的藏匿地点。实施统一行动后,他们收缴了一大批蛇、竹鼠、野猪、麂子、野兔等野生动物的死体和活体,并顺藤摸瓜在资源、临桂、全州等地牵出上线、下线近10人,打掉了一个收购贩卖野生动物全链条犯罪团伙。
  “这起案件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我心有余悸,不是说办案过程的艰难、奔波,而是让我感受到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责任切切实实压在肩头,沉甸甸的,来不得半点疏忽……”唐利华坦言。

  熟民情掌握“生态经” 大喇叭唱响“保护曲”
  “上午接到群众举报说那边的果园外围设置了一张捕鸟网。”39岁的王丽芳是一名村辅警。在当天的巡逻中,她跟所长唐利华汇报了这一情况。巡逻车迅速赶往现场,对捕鸟网进行收缴。
  “这些捕鸟网很细很密,鸟儿一旦触网,几乎没有可能自己逃生。设置捕鸟网的地方一般比较隐秘,我们巡逻时不一定能看到,主要依靠村民的举报。”王丽芳说,她平时在村里开展工作时,都会注意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从群众中寻找线索,让村民们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马上向她报告。
  另外,她还对辖区内有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前科的重点人员进行细致排摸,建立动态管控机制,防止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采访中,王丽芳数次称自己为“女汉子”。长途巡逻她从不叫苦叫累;在救助、放生野生动物时,她也丝毫不会胆怯。“不要说蛇了,以前我碰到一只老鼠都会吓得尖叫。但现在感觉蛇虫老鼠都不算什么了!”王丽芳收缴完捕鸟网,一边拍着裤腿上的泥土,一边开玩笑似的说。
  熟悉民情、社情、林情,是派出所生态警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警务机制带动下,各村辅警摸索出了一套“生态管理经”。向村民进行森林防火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法律法规宣传,查处野外用火,调解林区矛盾纠纷,都会出现村辅警的身影。为了加强宣传,每个村还安装了大喇叭,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5点半,都会进行20多分钟的防火和生态宣传。
  巡逻车行驶至一处水渠旁停下,唐利华他们将刚从地笼里缴获的鱼儿进行了放生。从鱼类到鸟类,溶江派出所救助后放归大自然的野生动物不计其数。
  “近几年,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了不少,也越来越理解我们的工作了。村民只要发现远远的山上冒烟,就会打电话告诉我们。”唐利华给记者看了一组数据,溶江派出所生态打击战果在全县名列前茅,生态类警情同比下降近80%。
  
  记者手记:
  既管生态的事,又管乡村的事,这是漓江两岸每一个乡镇基层派出所的真实写照。正如民警说的,做好生态警务,他们责任重大,步履不停。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溶江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又背起装备,准备继续巡逻,夕阳照射下,他们头顶的警徽熠熠生辉。巡逻途中看着田园山坡披绿,江河水草丰美,看着群鸟在河滩自在觅食,他们就感到无比的满足。这,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守护漓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