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9674名农村“留守儿童”牵动人心

我市织密保护网 多举措温暖关爱护成长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8月3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陈娟
  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不得不留守在家乡。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这群孩子在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安全保护、情感交流等方面情况如何呢?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召开工作座谈会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关于我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情况专题调研。记者获悉,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加大人、财、物投入,加强社会力量融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较好实效。

  不断织密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近年来,我市“留守儿童”基础服务网点建设持续加强。目前,全市有农村“留守儿童”9674名。全州、兴安、永福、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市97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未保站,1263个村(居)设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县、乡(镇)、村(居)四级未保工作网络不断织密。市妇儿工委创建“儿童之家”1772个,村(社区)覆盖率达94%。
  在建好阵地的同时,各相关单位积极履行职责。市妇儿工委37个成员单位围绕《桂林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一2030年)》的目标任务,从2023年开始落实“每年为妇女儿童办一件实事”的倡议,牵头办好惠及妇女儿童的实事、好事。
  市民政部门每年2次全覆盖地组织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开展探访排查,及时更新系统信息。同时,每季度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开展探访排查1次,及时掌握“留守儿童”情况。

  创新工作方式 加大教育关爱
  父母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憾。我市以推进社区(村)家长学校建设为抓手,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家长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持续为家长赋能、为家庭助力。今年在全市评出36家市级社区(村)家长学校示范点,齐抓共管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加强对家长培训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我市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平台。今年“六一”期间,全市就组织86名家庭教育专家、教师、相关机构从业人员,深入社区(村)家长学校开展八桂家教直通车“千名万场”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控辍保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工作。市福利医院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46名心理专家队伍,面向全市开展线上线下心理辅导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关注“留守”困境儿童群体的良好氛围。
  社会力量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力量。我市大力发挥专家学者、大学生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42个家教指导工作站,建立家教指导专家库,面向全市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堂;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安全教育”“家风教育”“儿童阅读”“环保教育”以及“红色教育”为主题,深入社区(村)儿童之家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今年暑期,在恭城、灵川、兴安等7个县(区)开展防溺水及急救技能培训、健康义诊和关爱困境“留守儿童”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此外,我市积极发挥各相关单位的服务力量,在“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2023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中,17县(市、区)4223名志愿者参与1023场次,帮扶困境儿童2055名,捐赠一批学习用品。

  发展本地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途径
  虽然我市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调研也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的阵痛。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调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牵涉到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与大力支持。
  对此,调研组提出了尽快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卫健、共青团和妇联等多个部门和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专门工作班子,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本地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此,发展本地经济,增加本地劳动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让父母回到孩子身边,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调研组还建议,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就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兴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就地发家致富,逐步减少“留守儿童”。同时,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在家乡创业,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