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恭城: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遍地开花”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20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周金娥)“恭城有两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和银殿山自然保护区。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漓江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林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县林长办的推动下,恭城不断拓宽林业治理新思路,创新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实,推进与林业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林长+法官工作站”协作新路径,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
  今年4月25日,恭城林长制成员单位县法院、县林业局联合开展了“4·25漓江保护日”普法宣传活动。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管理,积极探索“林长+法官工作站”协作新路径,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和林长制在森林资源生态保护、监测监管、生态修复、灾害防控、产权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任务,积极构建检察机关在林长制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县检察院与县林长办适时保持沟通,特别是在各类案件查办过程中,同步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为保护县域内森林资源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司法保障。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党中央站在民族永续、国家发展、民生福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之后,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恭城瑶族自治县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全县林长制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
  健全完善各级林长制配套制度。恭城瑶族自治县目前落实县级林长2名、乡镇级林长18名、村级(林场)林长119名及县、乡林长办公室,制作县、乡、村公示牌130块。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确保林长制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良好工作格局。
  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不断加大对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结合森林督查图斑核查,查处涉林案件57起,其中行政案件23起、结案23起,涉嫌刑事案件移交公安机关34起,对涉林违法用地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督促及实地检查,督促相关责任人制定科学合理的复绿方案,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同时,重点对采石采矿项目违法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022年全县已进行生态修复面积214亩。
  2023年,恭城林业局坚持以森林督查图斑核查工作为抓手,严厉打击毁林开垦、滥(盗)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完成上级下达2023年1期、2期森林督查图斑核查共766个,其中发现疑似违法图斑37个,目前正在开展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上半年共查处涉林案件35起,其中行政案件20起,刑事移交案件15起。
  组建护林员队伍,构建林草资源巡护体系。恭城瑶族自治县共选聘生态护林员394名,且生态护林员信息已全部录入国家生态护林员联动系统,录入率为100%,且每个人都划分有管护区,挂接率为100%。今年1月6日,在区林业局召开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布置视频会上,恭城林业局作了典型发言,分享了该县护林员选聘管理工作经验。
  与此同时,创新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将林长制工作推上另一个高度。恭城林业局结合本地物候条件及立地条件,在全县推广实施油茶复合经营种植模式,重点推广“油茶+景观树种”和“油茶+中草药作物”模式。2022年,栗木镇采用“油茶+杨梅树、油茶+柚子树间种”新模式,不影响油茶生长,油茶亩植株数不少于53株,种植面积约300亩。莲花镇、嘉会镇、龙虎乡采用“油茶+中草药作物”套种新模式,在新造油茶基地上种植“入地老鼠”“博落回”等中药材,中药材一般一年一收,不影响油茶生长,种植面积约400亩。2023年,莲花镇采用“油茶+杨梅树、油茶+黄皮果树间种”种植新模式,种植面积128亩。
  恭城瑶族自治县山多林密,防火形势严峻。为提高森林火情的监测和处置效率,今年自治区林业局引进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工作人员只要在系统上标出路线,无人机就会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自动巡查,识别烟雾和热点火源,并加强数字化技术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运用。
  利用无人机智能巡检的方式对重点林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火灾隐患巡查。通过专业人员的操作,短短几天时间内,恭城境内45平方公里林区防火宣传、监测实现了“全覆盖”。利用无人机还有高空喊话功能,在距离地面100米到200米空中对村民进行安全用火教育宣传。此次行动提高了森林防灭火巡查的广度和频次,筑牢森林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