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深读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千年桂林千年诗:山水间的文学宝库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20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独秀峰上颜延之描绘桂林山水的名句。(资料图片)
  图②:第五届桂林诗会现场,很多年轻的面孔走上舞台,朗诵他们喜爱的诗歌。(桂林诗会提供)
  图③:在抗日战争中,桂林这座抗战文化城名流、文人、政要云集。在这一时期,许多诗人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的抗日诗词,鼓舞人心。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可曾见过这样的绿:“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可曾见过这样的山:“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可曾见过这样的江:“玉带蜿蜒画卷雄,漓江秀丽复深宏”;更别提“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碧莲峰里住人家”的妙趣。
  这是漓江。一条江水,十里画廊,百家咏叹,千古传诵。回顾桂林的诗词史,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繁荣于当代,长达千年,如同一座山水间的文学宝库。无数人从中获得美的感知,以及取之不竭的灵感。
  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李渤、黄庭坚、曹邺、范成大、刘克庄、张孝祥、袁枚、康有为、柳亚子、董必武、陈毅、贺敬之、余光中……如今,翻看5000余首桂林山水诗、近万首抗战诗词,作者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诗借山水传世,山水有诗闻名。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交相辉映,构成了桂林诗词文学的一大特色。
  世界的漓江,世界的桂林。改革开放四十载,清澈的漓江和秀美的山水,见证了桂林诗坛涌现出的文学新星,也见证着一段段国际文化交流的佳话。近200位国外元首、政要在山水间放飞诗意,诗情满漓江。如今,桂林正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从这里孕育出来的诗词,也将如绵延不绝的江水那样,一直传唱下去。

“我所思兮在桂林”
  公元847年农历三月初七,被贬谪的给事中郑亚离京,赴桂林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使。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诗人。一路上,他们走了陆路,又走水路,遭遇了凶险的大浪、洪水后,终于在两个月后抵达了桂林。
  这位诗人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地处岭南的桂林,到底是与长安不同的。他们在桂林的寓所就在独秀峰西侧的夹城里。春夏之交的桂林多雨。在一场骤雨初歇后,黄昏的霞光隐隐照进轩窗,更有一番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阴翳之美。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流传千古:“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这位寓居桂林的诗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李商隐。而这首在桂林写就的诗,名字就叫《晚晴》。
  李商隐只是到岭南来的著名文人中的一位。在桂林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无数文人墨客、政要官员来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5000余首。诗词中,最早出现“桂林”二字的是汉代张衡的《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但这首诗并未直接描写桂林的山水,只是将桂林作为远方的代名词。真正描写桂林山水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南朝。被誉为南朝文坛领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颜延之,写下了“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至今还刻在独秀峰摩崖之上。
  在唐代以前,诗词中提到桂林的大概有10首。除了张衡的这首《四愁诗》,还有南朝梁代范云的《咏桂树》、南朝陈代苏子卿的《南征》等。而从唐代开始,随着诗歌的兴盛以及贬谪、宦游到桂林的诗人增多,桂林的知晓度、美誉度达到了空前高度。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李商隐的《桂林》、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桂林山水也成了诗人创作的主题,如张固的《独秀山》、李渤的《留别隐山》《留别南溪》、张九龄的《巡按自漓水南行》等。到了宋代,到桂林的名流、文人更多了。据史料记载,“南宋嘉定十六年,(广南西路)人口增至528220户,增幅居全国各路之首”。两宋期间,共有39位贬谪诗人、103位宦游诗人、29位幕僚诗人来到广西,为桂林诗坛、词坛注入新鲜力量。其中比较有名的诗篇,当推王正功的《劝驾诗·其二》、黄庭坚的《到桂州》、蓟北处士的《和水月洞韵》、刘克庄的《簪带亭》等。
  一首首优美的诗,扭转了外界对“岭南瘴地”的刻板印象,更让桂林山水誉满天下。南宋的大文学家张孝祥甚至将著名诗人们描写桂林山水的好词好句整理成一首词《水调歌头·桂林集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繁会九衢三市,缥缈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自是清凉国,莫遗瘴烟侵。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萧鼓夜沈沈。莫问骖鸾事,有酒且频斟。”
  到元、明、清代以及近代,文人墨客们在桂林写下的诗篇多达2000余首。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到兴安》中的名句“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至今仍被传唱。近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康有为两次来桂林,都留下了诗句盛赞桂林:“吾行半天下,佳境此为极。”齐白石的“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更是赋予了桂林的山以伟岸的人格。陈毅元帅的“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直到现在都还是桂林导游的“口头禅”。对于不少“80后”而言,谁不会背诵语文课本里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诗借山水传世,山水有诗闻名。学者樊平在其编注《历代桂林山水风情诗词400首》中这样评价:“桂林山水诗词,历来是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写作年代之久远,作者涉及面之广泛,作品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同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一样,是少有能与之伦比的。”

“浩歌声里请长缨”
  慷慨思投笔,艰难愧枕戈。在抗日战争中,桂林这座抗战文化城名流、文人、政要云集。大家在漓江之畔以笔为枪、以诗为旗,声讨国民党当局的消极抗战政策、歌颂同胞抗日的勇气、痛斥日寇惨无人道的种种行径。字里行间跳动着拳拳爱国情、对敌寇的痛恨和对同胞的悲悯。至今读起来仍旧让人眼眶一热,为之一振。
  桂林诗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马君武,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愤然写下《哀沈阳》七言绝句,以表达自己对当时东北军拱手让国土的强烈不满。这首诗在当时影响很大,大大地激发了国人抗日的斗志。在“七七事变”后,大片国土沦陷,数以千计的文化人逃难到桂林,其中不乏著名诗人柳亚子、茅盾、田汉等。柳亚子和田汉还是中华文协桂林分会的理事,也是当时桂林诗词界的领军人物。此外,还有很多广西本地的诗人,如龙鹤龄、封祝祁、廖竞天,等等。封祝祁还被选举为八桂吟社社长。八桂吟社以“声讨日寇、拯救中华”为主题,举办了许多次诗会。爱国人士及社会名流,如李济深、李任仁、白鹏飞、欧阳予倩等还成立了“漓江雅集”,并结集出版了同名社刊。
  数据统计显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诗词家们在桂创作的诗词多达近万首。著名戏剧家田汉在桂林创作的诗有将近50首,记载了西南大后方文化中心桂林在抗战文化运动中作出的贡献。
  “百万人民离不开,苍眉炯眼再登台。国旗到处金如雨,尽道西南长老来。”田汉这首《桂林抗日大游行纪事》记录了1944年日军向湘北发动进攻时,桂林的进步人士发起的一场“国旗献金大游行”活动。当时,国旗所到之处,百姓纷纷慷慨解囊,献出金银首饰、金币等,以支援抗战前线,募捐口号声、抗战歌声响彻漓江两岸。
  陈迩冬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早在读书时,他与朱荫龙便被誉为“桂林双才子”。在抗战文化城时期,活跃的陈迩冬创办了我市最早的诗刊《拾叶》,并担任主编。尽管只出了几期就被迫停刊,但《拾叶》却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随后,《诗》《诗创作》《中国诗坛》等诗歌刊物相继在桂林问世。除了编辑《拾叶》外,陈迩冬还主编了《抗战时代》《前锋》《大千》(《大千》是当时全国刊登诗词最多的刊物)等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这些刊物犹如一只只有力的大手,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一首首诗,如同暗夜里的一盏盏明灯,鼓舞着无数有志之士团结起来,为解放而战、为自由而战、为国家而战。“空袭也,炸弹向谁投?怀里娇儿犹索乳,眼前慈母已无头。血乳和泪流!”(丰子恺《忆江南》)试问,这样的诗词,读上去怎能不让人悲愤交加,继而想要立即拿起武器愤然反抗!
  漓水碧波,映照丹心。如今,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8年了。后人如我们,仍能从诗人们留下的诗篇里看到炮火连天的岁月中,中华民族遭受了怎样的深重苦难,全国人民又是以怎样的必胜决心和勇气与法西斯斗争到底,换取今日的和平盛世。这些文字,足以让我们铭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诗行,也足以让我们奋起直追,“吾辈当自强”。

以诗为桥,对话古今,联结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本土诗歌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桂林涌现出了曾有云、史晓京、孙如容、李逊、刘桂阳等一批实力诗人,而90年代以后,桂林诗歌更是风潮涌动,诗人辈出,莫雅平、刘春、黄芳、胡子博、陈贵根、李忠、邓学云、王冬等相继在广西和全国诗坛崭露头角。中国最重要的诗歌品牌、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的“青春诗会”,自1990年至今广西只有5人入选,桂林就占了3个。“广西诗歌重镇”的美誉,桂林当之无愧。
  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作家协会主席刘春介绍说,近年来,桂林涌现出了3个本地诗歌品牌,一是以桂林诗人为主力的“扬子鳄诗群”,其二是近几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想者”诗歌品牌图书,其三就是桂林诗会。从2009年以来,桂林诗会每年举办一届,吸引了大量的本地、外地诗人前来参会,影响力和覆盖面积与年俱增。
  而在这30年中,桂林诗歌群体的年龄结构也更加丰富,60后、70后、80后、90后都有代表人物。桂林诗人也在这些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花城》《民族文学》等大量著名文学期刊频频亮相。《广西文学》甚至用了大篇幅同时发表桂林10位女诗人的作品,并配发多位评论家的评论。这种情况在广西并不多见。
  刘春说,桂林诗歌创作的繁荣并非偶然。首先,桂林的历史文化人文底蕴深厚,能赋予诗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诗情。有沃土才有繁花,有兴盛才有传承。这种文化氛围,如春风细雨,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文学写作者。其次,桂林这片热土上人才辈出。无论什么时代,都有一群热爱诗歌、热心于诗歌事业的有心人。老诗人对年轻诗人的传帮带做得很好。大家在一起经常探讨文学创作,碰撞思想,互相激发灵感,新人也因此获得了快速成长。此外,桂林的诗歌活动也举办得很频繁。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就相继举办了《草堂》诗刊桂林改稿会、桂林女诗人作品座谈会、刘发扬作品研讨会等诗歌活动。
  在我市各城区,也拥有属于自己的诗社。以象山诗社为例,一群老人,因诗结缘,因诗相聚,每逢双月最后一个周日,雷打不动地开展诗会。内容包括采风、同题诗写作、习作点评、诗词讲座等。如此风雨无阻36年。
  “山作衣裳水作魂,东风闹热正阳门。”“城涵水云甚开眼,船到榕湖别有天。”“雨霁阳和鲁埠村,俨如七彩画屏皴。”“盛世重生漓畔踞,逍遥畅景依然。长风正鼓复兴帆。”社长杨思海介绍说,诗社社员平均年龄已经70岁,最大的成员年纪接近90岁。1987年,因为喜欢诗词歌赋,杨思海萌生了办诗社的想法。诗社也从最初的几个成员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社员们来自各行各业,30余年来,光是诗会成员正规出版的诗作就有不下20本。《南溪吟草》《朱紫吟》《试羽集》……社员们写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象山诗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2014年,央视10套策划10集纪录片《诗行天下》。节目组来到桂林慕名找到了杨思海,并将象山诗社作为系列开篇。杨思海将桂林这座文化名城的诗意娓娓道来:“徘徊在山水当中,谈诗、写诗,山是诗、水是诗,桂林无处不成诗。从古到今,诗词气氛一直比较浓厚,我们在此深受感染。”
  桂林旅游对外开放四十载,清澈的漓江,见证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之间开出洁白的友谊之花。近200位外国元首、政要,在漓水之上放飞诗意,诗满漓江。2006年10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来到中国广西,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漓江赋予了他无穷尽的创作灵感。于是,一段优美的歌词在苏西洛笔下诞生了:“快乐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断循环,我与伙伴,共同度过那美好时光。”
  千年桂林,千年山水,千年诗意。如今,漓江赋予我们的创作灵感,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借助一篇又一篇的诗文佳作,世界在阅读着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记者韦莎妮娜 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