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
新能源汽车下乡,桂林乡村有哪些期盼?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桂林市一单位里新能源汽车正在充电。
▲桂林市一汽车销售店铺里的新能源汽车。
□本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开新能源汽车上班太香了,过去开燃油车一个月油费要花600元,现在一个月充电费用不到100元!”因相对低廉的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截至2023年5月,桂林汽车保有量为84475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97938辆,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近年来持续增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新能源汽车下乡迎来政策利好。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桂林广大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配套设施更值得关注。
97938辆,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记者从桂林公安部门了解到,截至2023年5月,我市汽车保有量为84475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97938辆,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近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了解,从2020年7月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连续3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超410万辆。目前,在县乡市场,纯电动车型市场渗透率仅为17%。从数据上看,县乡新能源汽车还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桂林也是如此。周先生是一位在桂林有超过20年汽车销售经验的汽车销售经理,他说,近两年来,关注和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明显增多。他所在的位于八里街的汽车销售店铺也由过去销售燃油汽车完全转为销售新能源汽车。他介绍,今年以来店铺平均月销量接近30台,销量最好的时候为4月,达到了40台。“40台的销售数量在全桂林市的各大4S店中都不算低的。”
从客户群体来看,大多还是城市居民在购买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也有不少乡镇居民购买。从周先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有部分顾客是居住在城市但是需要到乡镇上班,或者是在乡镇居住在乡镇上班,还有一部分群体则是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网约车来开。“例如阳朔县城、兴坪镇等地有很多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大多数是为了在当地开网约车接送游客。”周先生称,居住在农村的农户购买新能源车的目前还很少。
周先生的说法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相一致。驻村第一书记通常对所在村委会的情况比较了解。记者采访了阳朔、恭城、永福等县的几位有驻村经历的第一书记,证实目前在农村农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还很少。周圣涛已有两年驻村经验,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恭城太平村有500多户、1700多人,村里80%左右的农户家里都拥有一辆汽车,但是几乎没有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很显然还没有普及到村庄。
在乡镇范围内,在乡镇单位上班的群体越来越多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在阳朔县葡萄镇政府上班的梁女士告诉记者,她大约在2020年时购买了一辆A0级的新能源汽车,用于上下班和周末返回桂林。“新能源汽车用起来很省钱、方便,我们镇政府30多名工作人员当时只有一人是开新能源汽车的,现在已经超过一半的用车是新能源汽车了。”她说,现在同事之间讨论购买新车或是换车,大多也是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她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阳朔县城出现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也越来越多。
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配套建设?
梁女士告诉记者,单位员工用于上下班的新能源汽车超过20辆,而单位目前只有一个充电桩,但这没有影响大家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原因在于对于上班族而言,往返于家和办公室之间的时间点是比较规律的,无特殊情况,通常大家能较好地协调时间轮流给车辆充电,不至于出现车辆充不上电的情况。其次,新能源汽车充电很便利,在家里或单位都可以使用普通电排插接线充电。“当然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区域能安装更多充电桩的话,肯定是更加便利的。”
在阳朔县杨堤乡政府工作的黄先生告诉记者,30多名工作人员中已有超过20%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但乡政府目前还没有安装充电桩。
从在乡镇单位上班群体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情况来看,因为他们通常是在县域内通勤,里程较短,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短板得以规避,因而这一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正在上升中。
那么是什么制约了乡村地区的群众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呢?新能源汽车真正下沉到乡村,需要推出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配套建设呢?
从临桂区茶洞镇到该镇仁义村委慈洞村开车大约需要30分钟,行驶在盘山路上,导航不断在提示:“前方有急转弯,贼急贼急那种……”黄大弟是仁义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说,以前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太难走了,2014年以前不通车,村民运东西进出全靠肩挑背扛。脱贫攻坚行动使慈洞村发生了巨变,通过发展罗汉果、百香果产业,村民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不足6000元到如今超过2万元,路也修好了。村里140户有50多户人家有了小轿车,其中有5户家里购买了新能源汽车。黄大弟的儿子在南宁市上班,买的是新能源汽车,回老家的时候也是开这辆车。
黄大弟说,很多村民是近两三年买的车。对于已经有一辆汽车的家庭来说,再买新能源车的经济实力还没达到;对于家里还没有车的农民,倒是蛮多人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但是了解不深,有些疑虑。“我们这里山路多爬坡多,有村民担心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足,爬坡难。”他告诉记者,每次他儿子开新能源汽车从村里出去,一定会事先检查电量,电量偏低的时候是不敢开新能源汽车走山路的。
记者采访的不少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也表示,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特别是A0级车辆,在爬坡时会感觉到动力不足,遇到电量偏低只有30%左右的时候,爬坡就格外吃力,电量消耗也会增加,让人情绪焦虑。
在桂林,类似慈洞村这样的村庄很多,得益于国家实施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买了小汽车,或者有购车的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大多数采访对象认为以下几点因素影响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
首先,从农村人群用车的特点来看,农村家庭的车辆要求既能载货又能载人是很普遍的。新能源汽车在车型上同样分为A0级、B级、C级等,A0级小车对于农户而言,载货不大可能,不实用。目前能满足农民既能载人也能载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尚少。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尚不够“接地气”。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在10万元以上。近些年来虽然农村家庭收入有了显著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价格仍然是他们选购车辆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一直以来,柳微车是农村消费群体比较中意的车型,如今市场上也有了使用新能源的柳微车。“但目前并不是很受欢迎。”销售汽车的周经理认为,主要是缺乏价格优势。购买一辆柳微车的价格大约是5万元,而新能源柳微车的售价则在8万元左右。“即使后期使用过程中充电价格比较便宜,但是一开始的投入与油车相比明显高一些,这会劝退很多人。”
再次,不少农村相对偏远,路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虽然如今农村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普遍都能通车,但有不少村庄外出道路蜿蜒曲折,坡道较多。新能源汽车受到电量影响,会存在动力不足、爬坡困难等情况,这成为经常在农村道路行驶的人重点考虑的问题。
最后是在充电方面。新能源汽车充电可以通过充电桩来充电,也可以直接使用家用电源来充电。电压是影响充电速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一些农村电力仍然不稳定。农村地广人稀,用电负荷分散,配电网覆盖面积太大,考虑到设备利用率,变电站布点少,因此线路损耗较大,导致电压损失严重,对于用电高峰期经常因为电压不稳而断电的农村来说,新能源汽车充电也就成为了人们担忧的问题之一。
桂林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在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11项具体举措,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其中明确提到: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合理推进集中式公共充电场站建设,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结合乡村自驾游发展加快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充电桩建设。
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通过差异化策略优化配置,开发更多经济实用的车型,特别是新能源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产品。健全新能源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新能源二手车加强检查和整修,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市场提供优质新能源二手车。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和行业机构组织新能源汽车厂家开展品牌联展、试乘试驾等活动,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联合产业链上游电池企业开展农村地区购车三年内免费“电池体检”活动,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广泛地投入使用,每当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上充电难的情况时有发生,上演车在“囧”途的场景。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背后,人们渴求有与其相匹配的配套设施。今年4月,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广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提出2023年以全区14个设区市为单位开展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其中桂林建设1247个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从城市包围农村”,有了政策的指引,但愿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使用营造良好环境,更好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