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版:深读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流淌着的千年文明——

读懂灵渠里的桂林文化“密码”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2日    来源:桂林日报

开栏语
  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敷文化以柔远。赫赫先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元明清风采,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长河里,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出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惊艳了时光、惊动了四方。至今,我们仍能从唐诗宋词元曲、竹简毛笔古琴、仁孝礼义信,以及画卷上将满未满的留白、诗歌中欲说还休的婉约、舞台上的一声京腔、盈盈水袖中,找到源源不断的自信,找到生生不息的力量。
  守好中华文脉,赓续古老文明;弘扬文化自信,谱写桂林新篇。在“6·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本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出深度文化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桂林的水利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诗词文化、戏剧文化、清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成果,探寻新时代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之道,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甲天下的力量。

□本报记者 张苑
  漓水悠悠,见证了桂林数万年的历史。漓江发源于桂林北部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江水一路向南流淌,沁润出数百里令人神往的山水美境。你可知,这清澈江水中融入了来自湘江之水的碧波清流?
  北去的湘江与南下的漓江各行其道,它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相遇,更没有想到能相汇交融。直到秦始皇时期,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的横空出世,从此湘漓“携手”,推动着中原与南疆的长远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静静流淌了两千多年的灵渠,是桂林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它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有故事。

挽水筑梦 彰显古人“大智慧”
  灵渠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2018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为什么会有灵渠?这与秦始皇的“大眼光”“大野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将目光投向了岭南的大片疆土。他要开拓岭南。一声令下,50万大军挥师南下。但是,素来战无不胜的秦军,这场仗却打得十分艰难。因为百越部落西瓯人非常熟悉山高林密、河谷交错的复杂地形,善于跋山涉水反击秦军,加上秦军受到粮草供给困难的牵制,一时进退两难。
  陆路行不通,那就走水路!南方丰富的水资源给了秦始皇灵感。但如何才能在南方延绵的山水间打通一条运输通道,这成为秦军的一大难题。这时,一个叫“禄”的人大胆建议:在湘水和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就此打通长江和珠江水系,让秦国船队把物资和兵员走水路从北方一直运达南方战场前线。于是,“禄”被委以重任,率领能工巧匠来到今桂林兴安县境内,他们选址、凿山、修坝、筑堤、辟道……在经历多个寒暑之后,长37公里的灵渠修建大功告成。
  在桂北的山岭之间仅靠人工的力量开凿出一条渠道已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灵渠在设计上的精妙,让后人更为叹服。正如南宋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古往今来,无数建筑学家对灵渠工程进行考究后认为,灵渠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灵渠巧妙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例如,为保持整体水流大方向的一致,使用堰坝抬高水位;又如,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灵渠最为经典的设计是大、小天平与铧嘴,它们共同作用是分配南渠和北渠的进水量,把河水一分为二,其中七分水顺大天平回流到湘江,三分水经小天平和南渠注入漓江。从此,湘江和漓江实现了融汇贯通。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在秦之后,汉代、唐代等多个时期都对灵渠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修缮和维护工作,保证了灵渠能够历久弥新,使得其使用价值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福泽后世两千多年。

保护传承,桂林人的“大使命”
  从历史中走来,渐渐褪去了战争的硝烟,如今的灵渠就像一个温婉的女子,从容地流淌,继续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文化旅游等作用,并欣然期待着人们听她讲述古老的故事。
  如何更好地保护灵渠这一文化遗产?如何更深入解读灵渠蕴藏的文化“密码”?如何让灵渠成为桂林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一系列的“课题”接踵而来,桂林人保护和传承灵渠文化的使命从未改变。
  恢复灵渠的航运功能,让它“复活”,是首要的“大工程”。2018年1月,灵渠南渠复航一期工程正式完工通航。2019年9月,灵渠南渠复航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航。此后,其他有关灵渠修缮工程及休闲绿道建设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十分注重灵渠的生态保护工作,定期对灵渠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全面加强绿化和防止水土流失等,让千年灵渠更畅通、水更清、景更美。
  2022年1月1日起,《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灵渠保护、开发、提升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
  在被科学保护的同时,灵渠蕴含的文化价值也被充分挖掘。近年来灵渠已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2022年4月,灵渠博物院正式揭牌开放,全面、真实地反映灵渠的灿烂文化,以及灵渠在促进中原与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交融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2023年2月,灵渠博物院成功加入内河航道国际组织,成为组织会员,并积极推进灵渠举办世界运河大会。与此同时,灵渠所在的兴安县也在积极围绕灵渠探索“旅游+水利”和“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让灵渠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延伸。
  从官方到民间,从静态保护到活态提升,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传承和发展灵渠文化,让千年古渠焕发新活力。

乘势而上,拥抱发展“大机遇”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这样说。
  流淌千年的灵渠,其规划设计之智慧巧妙、结构之独具匠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远见,成就了至今仍被世人称奇的“伟大工程”。 
  目光回到新时代的当前,着眼于大视野、大格局的规划与设计,同样成为桂林推进灵渠保护与提升工作的“先手棋”。
  2021年,桂林驶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快车道。在这一背景之下,灵渠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在这一新命题之下,古老的灵渠也迎来了华丽嬗变的新契机。
  “灵渠保护提升,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工作之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多次作出指示,要求重点推进灵渠的保护提升利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综合整治灵渠周边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工作。并提出要坚持世界级标准,突出以灵渠的水利、军事、交通、民族融合、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与“一带一路”连接等功能,以水为主线,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保护提升规划工作。
  此后,来自桂林及各方的专家学者纷纷为灵渠的保护与提升出谋划策,提出了一系列开发主题和产品体系,包括:灵渠南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灵渠北渠幸福花田乡村休闲旅游区,以及灵渠文化研学体验区等等。此外,专家们还建议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和推介手段,如举办灵渠文化论坛、灵渠文化节等,更好地打响灵渠文化品牌,持续提升灵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系列的高层部署正深入落实,一项项的保护提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一个个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意正在尝试落地……今天的灵渠早已远远超出了其原本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一个融汇自然风光、水利功能以及历史、人文等丰富元素的新文化符号,将以全新的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
  秦始皇或许不会想到,因他的一个“突发奇想”而诞生的灵渠,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依然静静流淌。他更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的人们正以同样的“大智慧”“大眼光”,努力让这千年古渠焕发前所未有的新容光。

■嘉宾访谈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灵渠故事
向世界展示桂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刘建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委员、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灵渠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蕴藏着独一无二的人文魅力和价值,也是向世界展示桂林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灵渠的修建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是为了秦军统一岭南的伟大事业。但灵渠修通后,其作用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原来的军事目的。
  作为一条古运河,灵渠除了军事运输功能,还逐渐变成了商贸水道,且兼具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提供当地居民用水等功能。至今,灵渠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受益于古人的智慧,兴安县城从古至今极少发生大规模的洪涝灾害。
  从更深层次而言,灵渠修通后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它对中国统一和多民族国家形成,对中国扩大陆海疆域,对推动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加快民族融合,以及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等,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灵渠最初奠定了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基础。
  古老的灵渠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与价值。灵渠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从未停歇。近年来,灵渠的申遗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按照国际申遗的标准,正在积极做好灵渠保护修缮、价值研究、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保护规划编制、宣传展示等工作,有效推进灵渠文化遗产的保护,为灵渠申遗做好了充分准备。与此同时,灵渠还在积极申办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希望通过组织这一世界性的大会,进一步提升灵渠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激活千年灵渠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灵渠故事,就是为了将灵渠历史文化讲解好、普及好、传承好,让更多人了解灵渠,感知灵渠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独具魅力的桂林文化。(记者张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