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时事·体育[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2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在沉放安装E23管节和最终接头,背后是建设中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6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拖带E23管节和最终接头从珠海桂山岛起航,前往沉放水域(6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 齐中熙)11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的最终接头顺利推出。测量结果表明,该接头实现了与E24管节的精准对接,标志着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正式合龙。至此,分处珠江口东西岸的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包含沉管段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
  此前,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已由东西两侧往中间依次沉放对接了31个管节。6月8日,最后一个管节E23及最终接头从珠海市桂山岛沉管预制厂出运,驶向施工水域。至11日完成最终接头对接,历时近70个小时。
  最终接头的对接就像“海底穿针”,误差要控制在“毫米级”。为了实现这一高难度目标,建设者们历经2年技术论证、1年联合设计,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沉管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新工艺。
  10日14时,最终接头顶推作业准备就绪,在世界首创“千斤顶推出+水压推出”双系统作用下,以每分钟5至10毫米的速度缓慢推出。11日8时,最终接头实现与E24管节精准对接。
  负责施工的中交一航局项目负责人介绍,最终接头推出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使用了水下双目摄影定位技术和水下拉线技术,通过两者相互复核、联合解算,为最终接头在海底安装对接提供了更高精度的定位数据。
  “在此次最终接头对接施工前,我们通过基于北斗测量的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15个管节的‘毫米级’平面安装精度。”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说,为实现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合龙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丰富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扩大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深中通道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深圳与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减为约20分钟,深中通道将成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

链接
海底沉管隧道
  海底沉管隧道就是将预制好的沉管管段分段沉到设在海底的经过预处理的基坑槽内,然后将管段固定,连接,并回填,最后将管段内的水抽掉,形成连通的隧道形式。
  海底沉管隧道一般是由一节节的钢筋混凝土管子拼接起来的,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为例,它先把8个22.5米长的小段(称之为“节段”)拼接成180米的大段(称之为“管节”),在工厂把一个管节中的8个节段用预应力钢筋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拖到海面上预定的沉放位置让它沉下去。最终30多个管节在海底连成一个整体。(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