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三兄弟同心创业 在桂林扎根安家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来源:桂林日报
陈志明(中)、陈勇(右)和陈志豪(左)三兄弟靠着一道口味独特的麻辣小龙虾,将饭馆打出了名气,也在桂林扎下了根。
□本报记者蒋璇 文/摄 15年来,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装修,同样的老板,同样的味道——在桂林,这样的老店可不多,坐落于翠竹路街边的陈记家味馆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饭点一到,就会有一拨拨客人进店用餐,生意火爆时甚至还需排队等位。店面不大,仅有50平方米,接待客人的位置只有一间包厢和大厅内的5张桌子。 经营饭馆的陈志明、陈勇和陈志豪三兄弟,既是老板,也是厨师,还是服务员。三弟陈志豪负责食材采买和后厨的配菜工作,大哥陈志明和二弟陈勇主要负责炒菜,三弟媳妇和父母则负责收拾餐桌、清洗餐具这些琐事。这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家庭饭馆”。 陈志明告诉记者,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三兄弟先后从湖南邵东老家来到桂林,进入餐馆当学徒。经历了几年学徒生涯,三人学到了不少真本事,当起了餐馆的主厨。 “替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出来干。”2007年,三兄弟盘算后,决定合伙开一家本地风味的家常菜馆。他们各自拿出6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黑山路附近租下一间小门面,不久,当一块印着“陈记家味馆”的招牌出现在街头,他们的创业梦也落了地。 开餐馆,一定要有招牌菜。“当时,桂林做小龙虾的餐馆并不多,虾的进货价也不贵,我们能更好地控制食材成本。凭借对桂林人口味的了解,几次试菜后,我们开发出了这道特色麻辣小龙虾。”陈志明回忆说。 “色泽红润,个头饱满,食用方便,分量十足,价格实惠。”在没有投放任何广告和进行媒体宣传的情况下,他们的小饭馆靠着这道菜一下子“火”了,不但附近的居民和周边的上班族频频光顾,还有许多食客专程从其他地方跑来“尝味道”。 2008年,陈氏三兄弟将店面搬到了翠竹路,这一开就是15年。其间,虽然主打菜小龙虾的价格从最初的18元/斤涨到60元/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食客们的用餐热情。“我们不会乱涨价,相比当下的物价,客人们都觉得很划算。”陈志明笑着说,一些老顾客到店,基本不看菜单,直接点菜,扫码付账。 事实上,三人懂得,小店要想长期做下去,关键是要将口味和一件件小事情抓好,不然就是砸了自家的招牌。对于经常光顾的老主顾,他们能清楚记得每个人的需求,也会仔细询问新客人的喜好。就这样,凭借着一手好厨艺和热情好客的品性,饭馆积累了不少口碑和客源。 最让三兄弟自豪的是,开店以来,兄弟之间从未因为利益问题红过脸。“我们很团结,彼此间也很融洽。”正是这样朴实无华的一家人,共同努力将饭店经营得宾客盈门。 过去三年,疫情对于餐饮业的冲击十分大,记者好奇陈记家味馆是怎么度过这个艰难时期的。陈志明表示,餐馆的生意肯定受到了影响,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积累了不少老客户,疫情期间虽然线下生意减少了,但线上订单量增多,很多顾客通过电话和微信订“外卖”,让餐馆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收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两个月生意很好,给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他们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如今,三兄弟都已结婚生子,从最初一家五口变成了一家十五口。他们靠着开饭馆在桂林买了房也买了车,一大家子全都在这里落户安居,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我们心里,自己已经不是外地人了,就是桂林人。” 回顾在桂林开店、扎根的10多年,三兄弟感慨万千,如今,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里,感恩这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