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食用农产品带“证”上市 捍卫百姓“舌尖安全”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3月16日    来源:桂林日报

  2022年桂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提升培训会现场。记者秦丽云 摄
  桂林万禾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质检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抽样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前的准备工作。记者秦丽云 摄
  桂林大迈罗汉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成发展示该合作社生产的罗汉果和相应的合格证A证。黄成发说,一张合格证,为他们的产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格做出了最好的证明。记者秦丽云 摄
  国家农安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率先在全区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产地准出。(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桂林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品创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各县(市、区)组织开展2022年桂林市承诺达标合格证培训会。图为培训现场。(品创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把所需检测农产品抽样后,通过专用的快检一体机进行检测。等检测结束,屏幕上显示检测结果为“合格”,则可自动输出一张桂林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A证。记者秦丽云 摄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在临桂区宛田瑶族乡的桂林大迈罗汉果专业合作社种植区内,罗汉果苗正吐出嫩芽。去年秋天,这片基地里,硕果累累。前来桂林大迈罗汉果专业合作社采购罗汉果的采购商张先生,在拿货的同时,也拿到了一张绿色的桂林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A证。
  在桂林的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经营户会把一张蔬果的B证出示给前来批发的商家;而学校、幼儿园等采购员在桂林一些农产品终端销售商家,又会得到一张C证……
  ABC证串联起来,形成全市全覆盖的监管广角,打造了桂林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的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也让桂林人得到了从“舌尖安全”到“舌尖幸福”的领先享受。
  看似简单的一张张合格证,彰显的是一份执政的责任心、一份监管的科学统筹、一套先进的技术体系。

□本报记者秦丽云
一张身份证
筑牢“舌尖安全”新屏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健康,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近年来,桂林市始终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其中,大力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近日,来桂林采购罗汉果的张先生用手机扫了扫罗汉果包装盒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生产主体承诺的内容立刻显现出来:“生产者承诺对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一是不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停用兽药和非法添加物;二是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三是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还别说,有了这样的承诺,我心里踏实多了。”张先生乐呵呵地说道。
  记者注意到,这张合格证由桂林大迈罗汉果专业合作社开具。合格证上主要包括采购单位、承诺信息、产品名称、数量/重量、产地、合格方式、生产者单位、联系方式、承诺信心等内容。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自此,农产品带证销售有了制度保证。
  2021年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的通知》,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更名为“承诺达标合格证”,更加体现“达标”内涵,突出“承诺”要义。
  这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在桂林落地,是桂林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是桂林农产品生产者的承诺书,是质量安全的新名片。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总兽医师余艳娟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强制标准,在严格执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基础上,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自行开具并出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承诺证,是生产主体对消费者、对社会的承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自我约束力。其中,承诺内容和达标内容,时刻提醒生产者增强自律意识,压实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以来,桂林和全国各地一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和超市随处可见合格证的身影。
  莫女士是七星区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的一个商户。近日,她采购了2000公斤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运来的哈密瓜。经过质检中心的检测员对这一批哈密瓜的样品进行抽测后,她得到了一张B证。合格证上显示着农产品信息、来货时间、来货产地等,下面的检验结果显示“合格”,承检机构则注明“桂林万禾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质检中心”。为了方便消费者了解其商铺所销售的哈密瓜的相关信息,莫女士把这张B证张贴在了商铺的墙壁上。
  李女士是桂林市一家幼儿园的食堂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后,她经常会拿到一张由商铺经营者提供的桂林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C证。李女士说,前几天,她在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内的一家商铺采购了15公斤上海青。购买期间,她向商户提出了索要农产品食品合格安全证的诉求。很快,在商户和市场管理方的办理下,李女士拿到了一份桂林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C证,上面写有销售者姓名、联系方式、采购单位、采购商品等信息。“有了这个合格证,我们消费者买得放心!”李女士说。
  据了解,为了全力畅通部门追溯壁垒,桂林市建立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平台,生产经营主体可通过平台开具电子合格证A、B、C三证,并实现三证关联。在流通过程中,由生产主体开具A证,农产品附A证进入农贸市场,扫描A证显示生产主体名称、承诺事项、检验结果、农事记录等信息。农贸市场开办者通过关联A证开具B证,农产品随B证进入菜市、商超、生鲜店等零售商场;扫描B证显示来货、检验结果、AB证企业名称等信息。零售商通过关联B证开具C证,农产品随C证至消费者端,通过扫描C证显示农产品生产、批发和零售企业名称、承诺事项、检测结果等信息。
  从源头到终端,桂林业已完成了全环节的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行。有了这套农产品的身份证,每个环节均可溯源,每份农产品皆有安全保障。

一套监管体系
擦亮农产品安全质量招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框架更加完备、制度更加成熟,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人民多元化食物需求铺上了安心、安全的底色。
  从“产”到“管”,从“舌尖安全”到“舌尖幸福”,桂林市在持续推进承诺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的落实之路上,从落实生产主体责任,再到构建到底到边的监管体系,以一个地方政府的高度责任心,稳稳守护着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在桂林大迈罗汉果专业合作社,来自品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检测员时常会出现在该合作社的检测室。品创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张伟和检测员潘慧俐一起对合作社内新鲜采摘的罗汉果进行抽样和农药残留检测。据潘慧俐介绍,把所需检测农产品抽样后,通过专用的快检一体机进行检测。在检测开始时,检测员输入检测产品信息、生产企业名称及采购者等信息后,随后开始时长15分钟的检测。等检测结束,屏幕上显示检测结果为“合格”则可自动输出一张桂林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A证。
  “小小合格证,发挥大作用。”合作社负责人黄成发告诉记者,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生产的重中之重,涉及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如果农残超标就意味着农产品进不了市场。这张合格证,为他们的产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格做出了最好的证明。目前,该合作社生产、加工的罗汉果产品除了销往国内市场,还销往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当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A证贴在包装上,就是我们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
  桂林市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桂林万禾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是该市场的管理方。每天上午8点半,桂林万禾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质检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上百种在该市场上采样而来的果蔬产品样品有序地摆满了检测台,该中心的负责人罗柳吉和几位同事一起,忙着进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
  “这关系到消费者的‘舌尖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罗柳吉说,如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该质检中心就会向对应的商户开具农产品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B证或C证。如果检测不合格,则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相应农产品采取下架处理,绝不留情。
  不论是桂林大迈罗汉果专业合作社,还是桂林万禾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他们都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试行主体。2019年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试行主体包括: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并鼓励小农户参与试行,试行食用农产品品类包括: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
  截至目前,桂林市创建了合格证示范主体373个,涵盖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和小散户,涉及蔬菜、水果、畜禽、禽蛋、水产品五大类。其中,23个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快检+电子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地到批发再到零售的全程附证监管。同时,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开展附证农产品专项抽检1500批次,强化农产品生产主体落实质量安全管控制度。
  在系列工作推进过程中,桂林市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准出准入衔接机制。我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桂林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林市创建2021年广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示范市实施方案》,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创建广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市等相关工作。农业农村部门强化对生产主体主动开具合格证的督促指导,积极扩大开证覆盖面;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流通主体索证入市的指导,督促批发市场、零售商开具B类合格证和C类合格证,延长农产品追溯链条。目前,桂林市建立食用农产品及其相关预包装食品、定点屠宰禽畜肉相关合格证查验机制,已在学校、单位食堂、大型餐饮、农贸市场全面落实。
  “随着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持续推进,我们坚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显著提升,农产品生产企业品牌意识也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加入到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行列当中,贴有合格证的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出现在市场上。”余艳娟说,小小合格证把控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最终把我市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在守护广大市民“舌尖安全”的同时,也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一门科技“新武艺”
助力“食安溯源”高效全覆盖

  政策落地,科技护航。
  在持续推进承诺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上,桂林市大胆创新和实践,借用科技“新武器”,畅通部门追溯壁垒。
  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者手上,一共会产生3种农产品食用安全合格证。其中,合格证上唯一的二维码,大有文章,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可直观了解到农产品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情况,真正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老百姓餐桌的全链条溯源。
  “合格证上的二维码,除了助力三证关联,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它能把相关信息汇集到一个电子化的信息系统,使得桂林市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统计数据,一目了然。”据品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善贵介绍,这个电子化的信息系统,就是由该公司研发的“食安溯源”系统。
  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是桂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桂林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国有混合制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陆善贵说,作为“食安溯源”系统运营维护商,该公司开发的“食安溯源”手机APP可实现各类主体快速入驻、农事记录管理、合格证开具、合格证管理、线上索票索证、验票验证等功能。
  在桂林“食安溯源”大数据监管后台,记者看到,该平台可实时监控开具数量、产品类别、开具地区、开具企业等信息,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各时间节点各类食用农产品生产、售卖及开具情况。大数据监管后台展示,截至目前,已有793家生产经营主体入驻“食安溯源”系统,开证范围覆盖桂林市17县(市、区),开具合格证总张数4353张,其中A证2436张,B证1596张,C证321张,附证农产品达1920.78万吨,开证品类涵盖蔬菜、水果、禽畜、禽蛋、水产品等各类产品。
  2022年7月,桂林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2年桂林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建设内容写到,将完善全市合格证监管主体名录;创建雁山区、临桂区,阳朔、灵川等合格证示范点;推广电子合格证;完善巡查与检测制度等。提升行动内容全部完成之时,全市范围内试行主体开具使用合格证的覆盖率将达到100%。
  2022年7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通报,桂林市荣获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A等次,考核成绩排全区第一!这一年,桂林市以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16%,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63%,群众总体满意度79.32%,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成绩来之不易,工作任重道远。桂林市将继续时刻牢记“四个最严”要求,强化政治责任,坚守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初心使命,为奋力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