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梦幻诗意桃花江 桂台融合新天地

——秀峰区全力打造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风景优美的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
  桂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育亮主持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评审会。
  秀峰区委书记余捷主持召开秀峰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巩固提升工作会议。
  在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参访团参访交流活动中,台湾排湾族代表表演当地民俗舞蹈。
  百名陆配回娘家活动。
  吃一颗汤圆,团团圆圆。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笔下的田园,让多少文人墨客千百年来倾心向往。而在秀峰区桃花江畔,诗中的桃花、绿柳、晨烟、村童、莺啼、访客,一瞬间就有了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桃花江是漓江的支流。顾名思义,这里桃树成林,孕育了无数人杰,民俗浓厚。鲁家村豆腐、张家村傩舞、庙门前村龙狮、阳太阳故居漓江画派……优美恬静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秀峰区以旅游为先导,在特色文化上做文章,在此形成了“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生态农业”三位一体的高端田园风光旅游度假区。吸引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大量游客来此旅游观光,就业兴业。2019年,鲁家村片区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台交流基地。2023年,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获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复,成为今年全国九个获批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之一。这也是目前桂林唯一、广西第二家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龙宪智 王凯成
山水为媒
打造梦幻诗意对台交流平台

  桂林与台湾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发展潜力巨大。桂林山水在台湾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台湾的课本上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介绍。1987年开始,桂林多次接待台湾知名人士参访并承办两岸重要活动。2011年1月,以“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两岸重要交流活动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在桂林举办。2011年以来,桂林连续12年举办陆配回娘家活动,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个知名品牌。2021年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等台湾知名人士到访桂林。桂林航空有限公司积极引进8名台湾飞行员。广西师范大学目前有8名台湾教师。2020年全国台联首次命名的“台胞之家”联谊站在桂林挂牌。
  桂林也是台商投资的热土,目前在桂林注册成立的台资企业达400多家,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19家,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6家,合同资金28.24亿美元。在桂林的A级景区中,台资企业占了近三分之一。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内有桂林桃花湾旅游有限公司、优生美地、台松特色农业示范园等精致农业、康养旅游、民宿项目台资企业5家。
  日渐频繁的桂台交流,呼唤一个更优质的交流基地的出现。近年来,秀峰区着眼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着力向台湾同胞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讲好“两岸一家亲 桂台亲上亲”的故事,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全力打造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9年,风景区中的秀峰区鲁家村片区被设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台交流基地,为桂台交流提供了又一重要平台。
  2022年,按照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秀峰区依托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规划以桃花江为主线,北到光明山(芦笛岩)、仙人桥(燕山桥),东到桃花江西路,西到阳江路,南到胜利桥(大公馆)、中隐北路,总面积3.8171平方公里的区域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辐射整个辖区。
  2023年,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获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复,成为今年全国九个获批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之一。这也是目前桂林唯一、广西第二家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按照规划,基地以“二区一核一带”为总体布局:“二区”即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文化体验交流传承体验区。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位于交流基地北部、桃花江西岸,以桥头行政村下辖的鲁家、张家、庙门前等7个自然村为核心,以碧宸山庄、和记农庄为扩展的生态观光与农耕体验区、乡村休闲与康养度假区;文化体验交流传承体验区位于交流基地东部、桃花江东岸,以桥头小学、东西巷-王城、李宗仁公馆为核心,以桥头状元文化村、刘三姐大观园为扩展的展现桂林历史文化、抗战文化、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体验、交流、传承区。“一核”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为核心,包含现有的张家村傩文化展示馆,庙门前村阳太阳故居、龙狮文化馆、石涛书画研究院,李宗仁公馆,桂花文化体验馆、民族团结进步展示馆等一系列展馆。“一带”即为桃花江滨水生态景观带,贯穿整个交流基地,由桃花江两岸的生态控制绿化空间构成的滨水休闲绿带。
  基地交通便利,距两江国际机场28公里,距火车南站5公里、北站10公里。基地依山傍水,倒影如画,画里青山,水中乡村,悠然耕种,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田园图,芦笛岩、大岩、飞丝岩、穿岩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依据基地禀赋特点,形象定位为:山水韵·民族风·两岸情,梦幻诗意桃花江,桂台融合新天地。以期在闻名世界的喀斯特地貌上搭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民族风情、山水风光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迭加的对台交流平台。

多方搭桥
倾力保障基地“落地生花”

  在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将风景区建设成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成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窗口,是自治区和桂林市对台工作的重要工作目标。2022年,基地创建项目被列入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重点推进的示范项目和桂林市统一战线十项重点工作。自治区台办、市委统战部、市政协相关负责人挂帅,倾力为基地“落地生花”提供保障。
  秀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创建过程中,辖区积极加强与国台办、自治区台办、桂林市台办及其他县(区)对台工作部门的纵向联系,争取更多指导支持和帮助,加强与景区周边旅游、文化部门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桂林市高校多的优势,深入挖掘整合基地对台文化交流内涵;兼顾风景区内各项目、周边村民及有关企业利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全面推动景区及周边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与台湾相关机构和组织的联系,加强与其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联系,学习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基地多元化规范化发展。
  为保障基地建设有效运转,秀峰区成立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秀峰区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实施方案》,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围绕《总体规划》确定的顶层设计和技术路线图,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
  按照计划,从2022年-2026年,将先后投资3.59亿元,分期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完成桃花江沿江风景环境整治、交流基地主干道景观绿化、片区主要村落环境改造及系列项目建设。将任务细化到各相关部门,确定规划目标与任务“分解落实-节点督办-总结评估”责任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

深挖文化
铸就两岸共同记忆

  东西巷、王城中山纪念亭、中山纪念碑、中山跸节处、李宗仁故居、抗日救亡日报社、骝马山抗日防御工事、侯山坳抗日遗址、德智中学抗日旧址、甲山村地母庵……在基地所辖范围内,抗战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堪称丰富。
  依托这些资源,秀峰区着力将基地构建成为集自然风光、传统文化、美食、民俗文化交流、产业融合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为一体的两岸交流展示平台。着力打造以传统傩舞、特色舞狮、传统美食、变脸、经典诗词诵读为主题的对台文化交流套餐。深挖和运用抗战文化资源,以两岸同胞共同的抗战历史文化为纽带,积极开展两岸抗战历史文化交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铸就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打造大公馆-桃花江休闲绿道-鲁家村-碧宸田园综合体-芦笛三村-桂花公社为主线的乡村振兴展示路线和逍遥楼-状元廊-广扇苑-讲古堂-厚博坊-王城为主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路线。开展“壮族三月三-两岸一家亲·祈福宴”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以多层次、全方位的两岸交往交流,让台湾同胞身临村里社区,在最短时间以最密集的方式,感受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感受桂林桃花江文化旅游风景区的鲜明特色,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在情景交融中实现心灵契合,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作贡献。

活动载体
架起两岸交流“连心桥”

  基地创建两年多来,各级交流活动陆续在此举办,实现了为两岸交流架起连心桥的初衷。秀峰区也借助基地,打造了以“一村一校一馆一社”(“一村”即桥头村,“一校”即桥头小学,“一馆”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一社”即桂花公社)为支撑的四个交流平台。通过丰富的、频繁的交流活动,如今的基地已经成为桂台民俗文化汇聚地、桂台产业融合发展地、桂台美食文化交流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
  以豆腐特色文化和傩舞特色文化为核心,桥头村逐渐形成桂台民俗文化汇聚地。在桥头村7个自然村中,鲁家村豆腐文化远近闻名,有400多年的传承史,用古法制作的豆腐脑、豆腐鱼、煎豆腐、炸豆腐等豆腐制品堪称一绝;张家村傩舞文化也传承数百年,自成体系,形成独具魅力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堪称中国傩舞的“活化石”,该村被确定为桂林傩舞传承基地,建设了傩文化广场和傩文化展示馆。基地依托鲁家村豆腐文化特色、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和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品牌,提档升级集豆腐文化体验、观光摄影、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民俗休闲游宜居乡村。依托张家村传统傩文化特色和桂林市傩舞传承基地品牌,开展传统傩舞、特色舞狮、中华经典文化作品诵读、桂台一家亲秀峰读书会36场次,传统文化体验活动23场次,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推进桥头村成为桂台民俗文化汇聚地。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核心,桥头小学逐渐成为两岸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传承地。充分挖掘桥头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曲艺)传承基地品牌优势和良好基础,在中华传统节日、六一儿童节等特殊节点,深入开展两岸青少年线上线下民族文化、体育、艺术、美食交流活动。建设台湾民族花卉体验小基地,增加台湾元素,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纽带,增进文化认同,增进桂台青少年感情,桥头小学与台湾花莲县和平小学交流成为常态,两校师生平时、节庆或有线上交流或有视讯联系问候,双方期待疫情过后再次互访。
  以美食文化和产业融合为核心,桂花公社逐渐成为桂台美食文化交流地、产业融合地和营销汇聚地。在桂花公社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工业+文化+旅游+研学+高端伴手礼”为一体的旅游消费新地标。举办以桂花糕、凤梨酥为代表的桂台特色旅游食品交流活动,讲述桂花故事,挖掘桂花价值,传播桂花文化,树立桂花品牌,展现桂林桂花的独特魅力。开展康养文旅、精致农业等参访考察活动,促进桂台文旅大融合、产业大发展。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系列展览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建设和维护张家村傩文化展示馆、庙门前村龙狮文化馆等一系列展馆,依托庙门前村石涛书画研究院和漓江画派著名画家阳太阳故居,弘扬中国书画及漓江画派文化,建设和维护好阳太阳广场、阳太阳雕像、阳太阳故居和画家部落,展示打造桂林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新形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和精神核心,传递华夏儿女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营造两岸一家亲浓厚氛围。
  基地创建两年来,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接待中央、自治区以及各省市党政考察团450多批5万余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余万人次。接待台湾参访团14批1000余人次,包括全国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广西特色营、百名台师看广西、百名陆配回娘家、百名台胞台属贺中秋在内的大型活动均参访交流基地,真正成为往来互动密切、交流特色鲜明、合作成效显著、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图片为秀峰区委宣传部、秀峰区委统战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