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乡村奋斗者
[大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博士带着家人去驻村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历史数字报
2023年02月22日
>>
03版:乡村奋斗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士带着家人去驻村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22日 来源:桂林日报
开学前,黄保持带着女儿上山锄地,培养感情。
黄保持(中)特意让记者拍了一张“全家福”。背后是他们居住的村委楼房。
在全州县凤凰镇大坪村委,黄保持在整理文件资料。
黄保持与村干在湘江边讨论项目建设事宜。此前村里“广西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获批,并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
黄保持与村干在一面文化墙前讨论有关红色文化项目建设的后续工作。
在大坪村一块“智慧地”中,黄保持(右二)正在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开栏语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在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的宏伟战略中,桂林近几年倾心倾力,让广袤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了,农村美了,农民富了,乡风文明了……变化的背后,与一群人的坚毅奋斗息息相关。他们有的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的是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00后”……每个人不同的阅历,夹杂着不同的情感,有着千差万别的故事,但脚踏实地的努力,全身心投入的付出,都凝聚着共同的初心:扎根乡土干事业!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策划报道《乡村奋斗者》,通过聚焦奋斗在乡村的各种典型人物,探寻桂林乡村振兴中的温暖故事,彰显桂林乡村巨变的内核力量。
□本报记者刘教清 秦丽云 李忠波 通讯员唐海梅 文/摄
他是全屯走出来的第一个博士。
他也是单位奔赴乡村的第一个博士。
1985年出生的黄保持是广西天等县驮堪村桐屯人。四年前,勤奋好学的他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如诗如画的桂林,成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专任教师。
两年前,黄保持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去驻村。
消息一出,全校震惊。当他来到全州县凤凰镇大坪村委当驻村工作队员时,当地百姓也备感意外:博士驻村,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更出人意料的是,就在黄保持驻村一周后的2021年4月底,他把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接到身边,目的就是想安心工作。
来自农村,服务农村。带着这样的想法,黄保持驻村时有股拼劲:身着朴素衣服,走村入户,对全村的党建、土地、教育和产业等进行立体式的调查分析;不会开车,就靠骑电动车和两条腿,成功实施了智慧农田项目;维修灌溉渠、修缮教学楼、修建产业路……他样样都亲力亲为。
大坪渡口位于大坪村头,原是水陆交通要津。1934年11月,红一军团涉渡而过,为后续中央红军大部队强渡湘江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因此大坪渡口被誉为“红军强渡湘江第一渡”。正因意义特殊,黄保持与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村干多次研究后决定,在村里推行“红色项目”。
材料上报后,与县里打造红色旅游强县的意图不谋而合。2022年1月,大坪村“广西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获批,并得到了中组部400万元的扶持资金,令人刮目相看。大坪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唐志勇说,大坪村“蜕变”的背后,“黄老师功不可没”!
一件件实事的步步推进,让黄保持整天忙碌得像个陀螺。去年秋季他把女儿送到镇上幼儿园上学。妻子陆薪芳是同校的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她只好经常来村里探望。2022年10月17日,他们喜添“二宝”。但黄保持仅在医院陪伴妻儿5天,就匆忙返岗。谈到这些,陆薪芳忍不住落泪:“每次产检,看到别人都有老公陪着排队呀、拿报告呀,但这些都得我自己来。我也希望他能陪在我身边,可党培养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哪怕脱一层皮,我也要支持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因为对大坪村的真挚感情,黄保持给“二宝”取名叫“黄大坪”。
从一名高学历的高校教师,到“拖家带口”去驻村,“黄博士”有何感想?2023年2月8日,黄保持坦言,他从农村来,懂得农村,想回馈农村,也想给广大学子树立榜样,更想让更多的农村人奋斗成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