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版:新春走基层[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社区大家庭 暖心迎新春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1月16日    来源:桂林日报

  拉祜族居民弹起三弦琴。
  社区居民开心选“福”。
  领到奖状老党员很开心。
  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
  社区工作人员和空巢老人一起挂福。
  清秀社区居民参加游园活动很开心。
  杨女士一家在社区领到春联。
□本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春节越来越近了,桂林的年味已扑面而来。这是中国百姓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人们在春节时团聚、感受温暖、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感受绵延千年的心灵共振。连日来,记者走进各个社区,跟随工作人员,来到社区独居老人家里、困难群众家里、少数民族家庭、退休老党员家里……看到了很多让人温暖、感动的画面——帮助空巢老人搞大扫除、为困难群众送去年货、与退休老党员围桌而坐聊聊过去的事、少数民族居民愉快地弹起三弦琴、邻里一起包饺子……一件件暖心“小事”朴实而炙热,给人们带去社会的善意和暖意。

空巢老人家热闹大扫除,老人笑了也哭了
  即将到来的春节,对于家住羊角山小区的85岁老人郭贵秀有点不一样,就在上个月,老人的老伴走了,老人的儿子在外地工作,一时间郭贵秀老人难免感觉孤寂。
  这一天,郭贵秀的家里热闹了起来。“社区的领导们,太感谢你们记挂我了。”社区工作人员和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计量所的党员志愿者们为她带来了油、米等礼品,郭贵秀连声道谢。
  记者注意到老人家里非常干净整洁。她笑着说,以前老伴特别爱干净,屋里总是打理得整整齐齐,老伴走后她也还坚持,就是窗户、天花板这些高的地方,她自己打扫不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当即开始扫地、擦窗户、挂福字……起初老人有些不好意思,但眼前的这些年轻人和她有说有笑、聊起家常,老人渐渐不再拘谨,“指挥”着廖璇、小王、小蒋把窗户旮旯缝都擦了一遍。
  一个多钟头后,郭贵秀老人家里不仅更干净了,还增添了不少过年的喜庆氛围。当大家围着一起拍照时,原本是年轻人争着凑近老人,拍到后面,记者看到老人亲热地把手搂住社区工作人员的肩膀。老人笑着,连连点头感谢,眼里渐渐有了泪花。“大家对我都太好了,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社区工作人员也叮嘱老人:“奶奶,什么时候想找人说话了或者是有什么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质朴的情感最能打动人,让人感受世界的善意和暖意。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困难老人、退休老党员时,他们收获“小温暖”时的笑容、眼泪都很纯粹。建干北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务站医生一起上门为辖区老人做健康体检;在猫儿山社区,工作人员为退休老党员陈有德夫妇送来新春对联,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老人还把家里的老相册找出来,给大家讲起了他年轻时在桂林电科院工作的故事,欢乐填满了整个屋子。

在桂林有了家的感觉,拉祜族同胞弹起三弦琴迎佳节
  桂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吸引着各地各民族群众前来旅游、经商、定居。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少数民族群众也收到了节日的温暖和祝福。
  “你们来了,快请坐!新年快乐!新春快乐!”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辰山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虞山桥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店主居麦·唔斯曼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大家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开心畅聊。
  居麦·唔斯曼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在桂林经营着一家烧烤店。他和前来的工作人员已经是老朋友了——他是共产党员,每周一都会在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的“石榴籽课堂”上课,学习汉语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平日里对于社区里的大小事他就特别热心。在前段时间全州发生山林火灾时,他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同胞连夜赶制了1500个便于携带的新疆馕饼,送到了火灾救助一线人员的手中。他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和他一样的烧烤店生意受到一定影响,但尽管如此,他算了一笔账,过去的2022年还是有4万元的纯收入。“生活在桂林很幸福,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给我营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他说,每逢节日总能收到祝福和慰问,一点一滴都汇聚成了温暖。这也让他更有信心,新的一年生意肯定会红红火火。
  “得知你们要来,我专门穿上了我们家乡的特色服装。祝大家节日快乐!”一进门,大家都被王绍文的热情感染,脸上满是笑容。来自云南洱海的王绍文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拉祜族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拉祜族的人口数为499167人。在桂林生活的拉祜族群众不超过10人。
  王绍文在桂林民族团结示范街经营一家茶叶铺已经有5年多时间了,专门卖家乡的普洱茶。王绍文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他常常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当志愿者,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他说:“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作为一个外乡人,一次次收获的温暖和感动聚集起来,让我在桂林有了家的感觉。”他还拿出了拉祜族的三弦琴,弹奏起了欢快的乐曲。大家围坐在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一顿热气腾腾的团圆饭,邻里情更浓了 
  在辰山社区,每逢节日都热闹非凡,这不是第一次大家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辖区的党员、退役军人、少数民族家庭等又聚在了一起。
  除了从家里带来的特色菜,大家还一起切菜、调味、和馅、包饺子……分工明确,热情满满。退役军人高代俊平日里就热心小区事务,帮着工人一起种花种草,做菜的时候他也不闲着。“我年轻的时候是铁道兵,那时我们在部队就经常包饺子,我手艺可是不错的。”
  回族居民以庆男说:“我年轻的时候还专门跟厨师学过做菜呢,下回我给大家做个回族的特色牛肉饼。”
  26岁的维吾尔族居民古丽带着6岁的孩子也帮忙做羊肉饺子。她笑着说:“包饺子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大家有说有笑,老人小孩齐上手,相互切磋包饺子的技艺,彼此比较着饺子的形状,一会儿工夫,桌子上就摆满了饺子。
  大家一起品尝着刚刚煮熟的热气腾腾的水饺,边吃边话家常,和谐的邻里氛围异常浓郁。居民小曾说,下回她要把家里的老人小孩也一起带过来。
  辰山社区党委书记张云燕告诉记者,听说社区要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大家都很积极。活动不但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还能借此机会,宣传相关的政策。例如,当天来的少数民族同胞多,他们专门普及了国家生育政策并宣传桂林市计划生育家庭关爱保险。

一张特别的奖状,退休老党员们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还没走进清秀社区已经传来人们的欢笑声。上百名老党员、居民、志愿者都赶来社区游园。有书法老师泼墨挥毫,福字就在门前挂了一排,大家随意选取;在投沙包游戏中,投中一次满是喝彩声,队伍排了长长的一路。吸引这么多群众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社区要给优秀党员和志愿者颁发证书。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积极协助社区,一起做好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从用大喇叭在小区里做宣传号召大家下楼做核酸,到现场维持秩序,党员、志愿者的工作让大家感受到了互助互爱的温暖。
  尽管只是一张奖状,心里却是满满的自豪。老兵侯云峰拿到奖状后第一时间就拍照发给自己的老战友,他笑着说:“退伍不褪色,得让老战友们都知道,我还在战斗。”
  志愿者黄曦在现场忙前忙后给大家发放礼品。“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心情愉快、身心健康,家里的年轻人也能安心工作。人老了还能为邻里做点有用的小事,心里很自豪!”
  一个下午,大家手里拿着奖状、提着米、糖、对联……收获满满,笑声此起彼伏,久久没有散去。
  记者在发稿前还接到了很多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马坪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有个困难家庭的孩子,之前特别想要一个新书包,趁着快过年已经给孩子送过去了,孩子特别开心;辖区的低保户白师傅早年丧偶,患口底癌住院8次治疗,近期社区帮他办理临时困难救助,快过年还给他送去了年货……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照亮别人,也会照亮自己,在桂林生活真好。过年了,城市都被这些“光”照亮,每一个普通人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