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 关注2022桂林艺术节[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一份历久弥新的诗意乡愁

——《花桥荣记》剧评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4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秦丽云
  12月12日晚,话剧《花桥荣记》在桂林大剧院上演。漓江畔的诗意乡愁,再次触动心弦。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花桥荣记》已不再年轻。1970年,白先勇先生取材于桂林记忆的小说代表作之一《花桥荣记》发表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的“台北人”系列小说中。此后,这部作品在海外及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这部作品已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从当晚的剧场来看,《花桥荣记》又是年轻的。让《花桥荣记》刻画的多个角色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的,正是一群年轻人。他们都是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望道话剧社的社员,基本是“95后”及“00后”。
  50多年的岁月荏苒,《花桥荣记》用一碗米粉种下的乡愁,依然令人着迷。当用文字叙述的乡愁被以话剧的形式呈现,历久弥新的,依然是那份诗意乡愁。
  如果想要认识、了解或者是理解话剧《花桥荣记》,那么,对白先勇先生的认识是不可绕过的一环。白先勇先生曾说:“我到桂林,三餐都到处去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乡愁引起原始性的饥渴,填不饱的。”《花桥荣记》所讲述的,就是他心目中那份对故土桂林、对桂林米粉的浓浓乡愁。
  在《花桥荣记》中,白先勇先生把弥漫着历史韵味和沧桑感的情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去表达。不论是为了寻找失散的营长丈夫流落到台北开“花桥荣记”店的老板娘春梦婆,还是流落到台北的曾是官家少爷的卢先生,以及李老头、秦癫子等在台北生活于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广西人,都因花桥荣记的桂林米粉而有了共同的情感联结。可以说,浓烈的乡愁在《花桥荣记》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而这份共有的乡愁,也让这部作品有了跨越时空的直穿人心的力量。
  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望道话剧社排演的话剧《花桥荣记》中,更是通过诗意的话剧语言和诗意的舞台展示,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诗意的桂林、一份诗意的乡愁。“那双筷子还在老家筷筒,那碗米粉还在老家碗中,那扇老门还在梦里打开,那个味道还在老家等我重逢……”当话剧《花桥荣记》的主题曲《回家》在耳畔响起,观众心底涌动的,亦是抹不开的浓浓乡愁。而花桥、漓江、烟雨、桂花,这些本身就带有诗意的桂林文化符号,再次把乡愁晕染得浓烈、深沉。
  不过,当我们仅仅从文学的视角或者话剧本身的视角去解读、去探寻《花桥荣记》这部作品的魅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纵然乡愁是世人心底最亲切、最柔软的共有情感,却会因时代的不同,出现不同内涵。《花桥荣记》中浓烈的乡愁,属于那个故事所讲述的时代中的所有人,也属于现在,乃至未来。正如广西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所说的那样,每一代人对同一个文学作品、戏剧作品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解读。在走进戏剧、走近话剧《花桥荣记》的过程中,他们传承着一份上一辈关于乡愁的理解,也在探寻着一份属于自己的青春解读。他们发出“把这份‘乡愁’化为建设故土的力量”的呐喊,以及去了解、传承和发扬本土优秀文化的初心和实践,正是他们用青春演绎新时代的“乡愁”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迪,而这,也让这份跨越时空的乡愁,更为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