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我们会继续坚守,一直到战胜疫情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1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监控点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居民们购买的物品按楼栋分拣好后,再一一送到居民家门口。记者唐艳兰 摄
□本报记者 周文俊/文 唐艳兰/摄
  “我们这里是高风险区边上,来这里必须要带上医用的N95口罩,否则感染风险高。”11月22日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临桂区凤凰西路延长线管控区的临时指挥点,临桂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林杰拿着小喇叭,用沙哑的声音叮嘱记者。
  临桂区凤凰西路延长线居民区是桂林市本轮疫情“零号病例”出现的地方,也是最早管控的区域之一。李林杰从13日晚接到通知赶来,陆续带领镇、村干部与临桂区公安、卫健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管控工作,已经连续奋战近10天了。
  该管控点目前共有7名工作人员,每天约有40名志愿者前来支援。他们每天负责这里265栋2100多名居民的上门核酸采样、生活物资配送、垃圾收集和清理、特殊病人管护等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各项工作。记者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登记居民配送物资、电话流调等工作,一片忙碌的景象。

6天6夜没回家,声音“说”到嘶哑
  “6天6夜没回家了,晚上就在镇政府办公室住。说实话,非常想念家里6个月大的孩子。”采访中,李林杰比划着“6”的手势,清楚地对记者说。
  最开始负责管控时,他并没有想到防控形势会变得严峻,但随着防控的深入,想到家中还有妻子、岳母以及年幼的孩子,害怕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环境会给家人带来感染隐患。于是索性把铺盖搬到了办公室。这样一来,除了电话视频外,已连续好几天没有见到家人了。
  采访中,尽管是面对面,但李林杰仍要时不时拿起小喇叭来喊话现场协调工作。“这段时间一直‘说’个不停,前两天喉咙就开始肿痛了,声音也嘶哑了。”李林杰告诉记者,他现在尽量都用喇叭说话,可以减缓一些疼痛。
  在管控期间,居民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李林杰便和工作团队把居民组织起来建立微信群,安抚居民情绪,及时处理大家的需求。他还把自己在管控期间见到的感人事迹和场景编辑成短信,发到微信群里,与大家共勉,争取大家的理解,共克时艰。
  “一位护士妹妹跟我讲,上个礼拜支援外地,现在已经大半个月没回家了,还未断奶的小女儿在家哭喊得撕心裂肺,家里人都劝她不干了。但是她看到身边的医生都还在坚守,她说她也要坚持下去。”李林杰一边将短信展示给记者看,一边念着短信,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上门为居民送物资 老师志愿者累得“快晕倒”
  “快过来,谭老师快晕倒了。”21日下午2点多,在凤凰西路延长线管控点,一名工作人员见到瘦小的谭勤勤老师摇摇晃晃,赶紧招来同事一起扶着。
  原来,谭勤勤和何萍两位女老师第一天过来当志愿者,负责管控点的居民食品上门配送,没想到“差点累晕了”。
  “主要是第一天当志愿者没有经验,工作时间有点久,又没有吃饭,人就有点晕,已经没事了。”22日上午11点左右,谭勤勤和何萍在配送完居民生活物资后,刚刚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边扯着外套扇着满身的大汗,一边回忆起头天的情景,爽朗地说。
  谭勤勤和何萍告诉记者,她们是临桂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这几天学校发动老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很多老师一样,她们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在当志愿者的第一天,她们穿上防护服,用三轮车拉着居民购买的食品,分拣好以后,再拿着一袋袋、一包包食品爬上楼梯,送到居民家门口。上上下下来回爬楼,这让两位女老师“一下子有点吃不消”。一直到完成配送任务,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才慢慢恢复过来。
  “今天学校发动了14名老师来这个点,我们和男老师一起配合,就轻松多了。”何萍说,当前是桂林抗疫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老师她将继续参与抗疫,尽自己一份力量,助力全市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市民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她告诉记者,管控点每天配送两批居民所需物资,他们完成配送任务之后,还要赶回去给学生们继续上课。
  “我们会继续坚守下去,一直到战胜疫情。”采访中,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