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堤乡
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前排左二)、乡长宾焕兴(前排左一)与村民共同谋划乡村建设。 朱宁 摄
为受灾地区运送物资。 黄桉鲆 摄
特色产业黄皮果让果农喜笑颜开。 黄桉鲆 摄
航拍新农村一角。 廖学斌 摄
杨堤旅游码头提质增效(杨堤乡政府提供)
□本报记者周文琼 通讯员黄桉鲆
秋天的杨堤,漓江水还是那么绿,江岸边渐渐成了童话中的样子,山里的色彩丰富了起来,绿色、黄色、红色,五彩斑斓,村庄藏在风景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堤乡守住漓江底色不变,大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发展产业促农增收,使得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1.2万杨堤乡干部群众用满满的干劲、勤劳的汗水,浇灌出扎扎实实的获得感。
脱贫路上一个不落下
阳朔县杨堤乡山多田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十三五”之前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超过10%,全乡有建档立卡户436户1389人,脱贫攻坚中杨堤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下桃源村的蜜蜂养殖户叶德华就是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叶德华45岁,家有4口人。跟她一起生活的奶奶今年已经100岁了,39岁的弟弟身体有残疾,只有5岁孩子的智商,12岁的儿子正读初中。
在养蜜蜂之前,叶德华的生活很窘困。“我2011年离婚了,那时孩子才1岁。2013年我自己的父亲也走了,家里的劳动力就剩下我一个人。”她洗衣煮饭,照顾孩子、老人和弟弟,种了玉米、沙田柚、黄皮果,多年中她记不起哪怕有一天的时间不是在劳碌中度过,而这也只够她一家勉强维持生计。家里住的老瓦房“到了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她说,她流过的泪水不值一提,让她恐惧的是对未来心里没有底气。直到2017年,当地政府为她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养起了蜜蜂,生活才有了起色。
叶德华清楚记得,2017年春天里的一天,县里的扶贫干部给她打电话。电话中对方告诉她,经过多方研究,她适合养蜜蜂,能帮助她快速掌握技巧和取得经济效益。叶德华害怕被蜜蜂蜇,但也鼓起勇气养起了8箱蜜蜂。
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她养了20箱。县里的养殖技术员还定期到她家里来给她提供技术指导。当年秋天,取出的蜂蜜因为品质好,很快就销售一空。
2019年她的养殖规模扩大到30箱,最多的时候一年取蜜500公斤。按照160元每公斤的价格算,最多的时候一年通过养蜜蜂能获得近10万元的收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叶德华通过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2017年脱贫了。2014年只盖了一层房子,2019年加高了一层。2020年装修好后,添置了新家具。
记者在叶德华家看到,百岁奶奶精神矍铄,她帮着剥玉米给鸡吃。墙上贴着不少奖状,那是叶德华孩子在学校获得的奖励。叶德华的弟弟得知家里要来人,此前还按照姐姐的吩咐把家里打扫了一番。普通的家庭里,洋溢着普通人的幸福画面。
实际上,叶德华的变化是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朵浪花,是杨堤乡贫困村脱贫的缩影。每一户脱贫户都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帮扶,在这过程中当地政府用了心更用了情。
当前,杨堤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已为脱贫人口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助85人,申报雨露计划47人次共计6.63万元,发放产业奖补资金96.10万元;1—9月累计发放低保金137.14万元、五保户补贴58.83万元、残疾人补贴15.61万元。建档立卡户从事公益性岗位78人。全乡贷款129户,贷款金额538.3万元,贴息金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种”下致富希望
杨堤乡辖杨堤、中南、土岭、浪石、浪洲、唐家、地水7个村委会及杨堤居委会,共38个自然村。杨堤乡积极做好富民产业文章,几乎每个村都有特色农产品。“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优势产业人有我优”是杨堤乡近年来农业产业的真实写照。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杨堤乡的黄皮果果农又收获了一个丰收年。黄皮果是杨堤乡的传统产业,因其肉厚多汁,清甜可口,甜度高,果香浓郁,口感好,还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的功效,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当地气候、土壤非常适宜黄皮果树生长,村民们种出来的黄皮果卖相好,果肉品质优良,吸引各地收购商争相前来收购。近年来,杨堤乡因地制宜推进黄皮果特色种植,种植面积超过了1000亩,亩产能够达到1000公斤以上,使小小黄皮果产生了更大的经济价值,实现村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沃柑也是杨堤乡重点打造的产业。
2015年沃柑种植刚兴起,沃柑苗还“一苗难求”。而此时,12000株沃柑苗种在了杨堤乡唐家村150亩土地上,种下沃柑苗的同时也在村民心中播下了致富的希望。
2017年,唐家村采摘第一批沃柑,以12元每公斤的价格售出,村民都笑开了花。
2019年沃柑价格为8.4元每公斤,2021年为6.4元每公斤。如今,唐家村沃柑种植超过500亩,带动周边村屯种植800亩,产生经济效益约350万元。沃柑种植成为了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和名片。
近年来柑橘类水果种植趋于饱和,但是杨堤乡的农民把沃柑种出了名气,果品质量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占有优势,农民的沃柑不愁卖,一批农民种沃柑富了起来,更成为了“土专家”,发挥带动作用,积极传授种植技术,使得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目前,杨堤乡已经打造了唐家沃柑基地、浪石上龙黄皮果基地、杨堤下桃源砂糖桔种植示范点,形成8000余亩黄皮果、沃柑、砂糖桔、夏橙、沙田柚等水果种植示范区,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成为了当地群众主要收入来源。
立足生态优势,杨堤乡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近年来又兴起了土鸭和蜜蜂养殖、鹰嘴桃和金槐种植等特色农业。
为持续做强农业产业,杨堤乡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农业科技到果园活动,重点抓好金桔、砂糖桔、沃柑、黄皮果等果树管护技术的培训,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教授农户种养技术。
2022年,杨堤乡实施14个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包含10个农田灌溉水利沟渠修建项目和4个第一书记经费项目。上半年投资700余万元,完成16条农田灌溉水利沟渠修建,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杨堤乡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党建引领、风貌提升、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为载体,全面融入全乡中心工作,绘就了全乡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和美画卷。
按照突出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的要求,近年来杨堤乡乡村风貌和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设了浪洲里村、中南村等一批精品村庄,16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和漓江沿线人居环境风貌改造,形成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整村风貌,一改过去村庄脏、乱、差现象和通行不畅的问题,实现村庄道路畅通整洁,展现散居村寨新风貌,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富产业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杨堤村村民喜欢散养鸭子,鸭子饿了吃虫子,渴了喝溪水。土鸭产出的鸭蛋个头特别大,蛋壳呈透亮的绿色,营养丰富,口感特别细腻。可蛋好也愁卖,杨堤土鸭蛋此前基本在本地销售,效益低。为帮助村民拓宽销路,杨堤村驻村工作队员周末回家后,做起了土鸭蛋推销员。他们自费购买土鸭蛋带给单位同事以及亲朋好友品尝,还把杨堤乡党委拍摄的土鸭蛋推介视频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大力宣传推广。一番推介后,杨堤村3位驻村工作队员的微信消息响个不停,订单也如雪片一般飞入杨堤村,曾有一段时间土鸭蛋“一蛋难求”。
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案例比比皆是,在灾情中更显担当。
2022年6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地水村委会地水洞村发生严重内涝。汛情发生后,杨堤乡党委政府干部职工、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及村“两委”干部在走访排查中发现,地水洞村年过八旬的留守老人唐自嫂及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唐桥来因出行道路被洪水淹没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于是他们冒着倾盆大雨,翻山越岭,穿过积水山路,克服内涝困难,为两位老人送去面包、面条等生活物资,解决了被困老人的燃眉之急。
杨堤乡党委下辖27个党组织,其中农村党组织23个、两新党组织2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2个,有党员404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全乡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大家利用党课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充分发挥模范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全乡各族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悠悠漓江水诉说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说,勤劳团结的1.2万杨堤乡群众,正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精神面貌,书写着在团结中奋进、在和谐中前行、在蓬勃中崛起的新时代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