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党的二十大
[大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阳朔
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金山银山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历史数字报
2022年10月15日
>>
09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党的二十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朔
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金山银山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阳朔广晶镜业就业扶贫车间带动脱贫户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戴宗富 摄
阳朔县生态环保科技园。 夏兆云 摄
葡萄镇喀斯特峰林成功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吴芳魁 摄
舟楫川流的漓江阳朔观莲码头段。 潘文秋 摄
杨堤乡特色产业黄皮果喜获丰收。 黄桉鲆 摄
茄农喜迎丰收。熊晶 摄
阳朔县遇龙河景区公司党支部在遇龙河畔风景区,以生态稻田作“画布”,用彩色水稻作“画笔”,在百亩田园中绘制出一幅“3D五彩稻田”主题画卷,用独特的方式喜迎党的二十大。 刘金有 摄
阳朔新城区新貌。 魏连秀 摄
□本报记者周文琼 通讯员黄启科 陈德鸿 谢次娣 易丽娟
砥砺奋进十余载,阳朔实现了黄金十年的飞跃。一组数据彰显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2012年到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57.24亿元增长到116.66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3193元、8689元增长到44739元、21865元。十年来,阳朔县接待游客量从2012年的1050万人次到现在的2000万人次(2019年数据),旅游总收入从50亿元到现在的289亿元(2019年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65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24.81亿元。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5年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2年群众安全感达98.47%,创历史新高。
阳朔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为目标,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正以更加坚定、自信的步伐迈向新征程,再续新辉煌。
全域党建夯实基础 党旗映红绿水青山
党员服务无盲区。全县创建了58个自治区星级党组织,建设12个先锋联盟工作站、47个旅游红色驿站,建成农村、国企、两新组织等各领域高标准党建示范点86个,延伸打造6条精品党建旅游线路及“一江两河”沿线党建精品点26个。
至此,旅游红色服务从“零散分布”转变为“全域发展”、全面发力。让党旗插在民宿、舞在商圈、红在果园、映在江面、飘在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队、示范岗、义务咨询台、责任区、先锋号“五类党员先锋平台”深度嵌入旅游行业一线“哨卡”,为项目落地、产业发展、行业提升注入红色温情服务,“党旗领航·品质旅游”“党旗领航·情暖民宿”“红色先锋·诚信经营”等品牌亮点纷呈,“党旗领航+”实现全域全覆盖。
全县9个乡镇和114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建成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五务合一”(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管理,拓展建立了村史馆、荣誉室、党建文化宣传长廊、“星级”旅游公厕等特色服务场所,集村级办公服务、党员学习教育、村民议事、群众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成为党员群众和游客想去、常去、爱去的“暖心家园”。坚持全域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做法在全区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推进会上获交流发言。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阳朔县争做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开展“科学保护漓江联合执法行动”,完善以漓江阳朔段为核心的大景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漓江保护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严格禁止露天焚烧,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1天,优良率为96.2%。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断面、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6.33%,成为全区农村社会事业培训班现场考察点。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74.36万亩,完成封山育林8672亩,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建设通过国家核查,完成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对耕地卫片、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动态监测,查处违建房屋18113平方米。杨堤乡荣获新时代中国最美绿色生态小镇称号。兴坪镇大河背村生态修复工程得到人民日报点赞。
城市建设攻坚突破。阳朔县加快推进老城区提级改造,县城所有主干道全部完成“白改黑”提升工程。完成老城区水系亮化工程建设,实现公园夜景照明23万平方米。开展园林绿化美化建设,完成香料厂老旧小区、龙头山风雨长廊改造。持续开展市容整治,大力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级调研评估。
新城区内总里程约42公里的26条干道已全部竣工通车,基础设施配套管网同步下地,山水大桥、朝霞桥、田家河桥完成主拱浇筑,新城区“五纵五横”路网已经形成。新区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加压站、垃圾转运站、应急指挥中心、旅游+“互联网”中心、综合档案馆等17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政务服务中心、武装部新营院、中医院等6个项目完成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创业服务中心项目快速推进,今年内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返还安置区95%的土地已具备安置条件,16个搬迁安置点水电路等服务设施保障到位,土地返还安置区第一期抽签及确权工作已经完成,正开展第二期安置地抽签有关准备工作。
大力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在全区第一批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考评中位列第一档次。高田镇喜龙村成为东南亚驻华使节交流活动参观点,凤楼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鸡窝渡村入选广西30个乡村振兴特色案例,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级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考核。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新型工业加速发展
阳朔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湾企入桂”专项行动,组建队伍派驻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工作。
十年来,不断实施主城区南进、工业区东移战略,完成阳朔工业集中区规划调整工作,福利、金宝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引进生态环保科技园、广晶车镜等一批规上企业。实现了交通大贯通,国道321改扩建、阳鹿高速、高铁站及连接线、兴安至阳朔二级路建成通车,交通运输大网络日趋成熟,成为全国运输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现场会现场考察点。
在福利园、金宝园两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生态食品产业、旅游工艺品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特色工业。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陆续打通园区建设发展瓶颈,推进企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切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桂林广晶镜业汽车配件生产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完成葡萄工业园环保设施改造,完成197个5G基站建设并交付使用,实现县城及乡镇5G信号基本覆盖,信息网络覆盖率全面提升。兴坪自治区级智能电网示范建设竣工投运,旅游示范区数字化电网建设加速推进,110千伏龙城变、110千伏兴坪变、220千伏金葡变稳步推进。
文旅融合不断创新 民生福祉大大改善
阳朔县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方面真抓实干,不断创新,积极推动全县旅游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实现了“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的转型升级,塑造出“画里山水,栖居阳朔”世界一流旅居目的地的崭新形象。十年来,阳朔县的年接待游客量从2012年的1050万人次到现在的2018万人次(2019年数据),年旅游总消费从2012年的50亿元到现在的289亿元(2019年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65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24.81亿元。
旅游大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民生福祉不断改善。阳朔县全面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成为首批自治区级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新建新城高中,建成兴坪初中、福利初中和阳朔镇第二中学、第二小学、第二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等一批基层学校,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县疾控中心投入使用,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区分院即将投入使用。创新开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获首批“数字平安广西建设试点县”。高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达98.47%,创历史新高。
十年来,阳朔县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就非凡。贵广高铁、桂梧高速、新321国道阳朔段相继建成通车,阳朔接连跨进高速、高铁时代。现代农业优势更加凸显,建成特色农业示范区58个,农旅融合效应充分显现。旅游业态更加丰富多元化,“旅游+”战略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呈现产、城、人、景共融新面貌。
当前,阳朔县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为统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民生持续改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阳朔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