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党的二十大[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守护市民健康 点亮世界级旅游城市生命之光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加快高质量发展综述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4日    来源:桂林日报

  ▲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菅志远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
  ▲大内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李滨教授在为患者进行肠镜检查。
  ▲集皮肤美容、整形美容于一体的医美中心。
  ▲桂医附院漓东院区主体结构于今年9月19日封顶。
  □本报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李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党委带领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制度优势。
  十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建设“一流专科、一流医院”为抓手,努力突破发展空间的瓶颈,朝着建设区域领先、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砥砺前行。
  十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内涵建设为中心,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据统计,医院门诊服务人次从2012年的100.8万增长到2021年的184.5万,住院服务人次从4.66万增长到9.73万,手术从1.47万台(次)增长到4.09万台(次)。2013年,医院还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2022年,医院获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坚持党建引领 跨越发展有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覃克强接受采访时说。
  十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准公立医院发展方向,谋划改革发展体系,不断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的全面领导深度融入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基层一线的“神经末梢”,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
  医院党委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清廉医院建设等为契机,结合“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信息化建设、提高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等措施,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医院党委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堡垒组织,只有组织健全、作风过硬的党支部才能更好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学科是开展医疗服务的基础,打造优势学科是塑造医院品牌的重要途径。”覃克强说,医院党委严格落实“把支部建在科室上”的相关要求,坚持以支部统领学科发展,把党组织和学科建设深度融合,使党支部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坚强动力。
  近年来,医院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立7个党总支和88个党支部,开展“创优争星”“强基固本”“弘德善医,党建先行”“党建品牌创建”等系列工程,打造一批“党建强、业务精、服务好”的标杆党支部,其中1个党支部获评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4个党支部获评桂林医学院新时代党建“双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截至今年10月初,医院共获评广西高校五星级党支部9个、四星级党支部12个、三星级党支部19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院党委切实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全力守护市民健康,派出3名专家担任市疫情救治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指导我市各医院及6个医联体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大力支持桂林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完成疫苗接种超过38万剂次,健康体检中心疫苗接种点、秀峰区(清华园)大型临时接种点分别获得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满意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称号。截至今年10月初,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已完成核酸检测量达140多万人次。
  与此同时,医院还积极支持国内其他地区抗击疫情,先后派出近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香港、上海、海南、贵州等地,以及广西区内的百色、北海、防城港、崇左等城市开展疫情防控。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用辛勤和汗水,为群众筑起了防疫的白色长城,弘扬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强化学科建设 夯实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建设‘一流专科、一流医院’目标的重要支撑。”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汪丽燕说。
  十年来,医院以创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为契机,科学谋划、苦练内功,加强学科(专科)建设,逐步形成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医、教、研实现全面发展。
  医院获评为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西胃癌早诊早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儿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肿瘤内科等5个学科获评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产科、生殖医学科等7个学科获评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肾内科、儿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消化内科、产科、内分泌科、妇科、血液内科、皮肤科、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创伤外科、老年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等22个专科获评为广西临床重点专科或重点建设、培育专科。目前,医院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的数量在广西医疗系统名列前茅。
  汪丽燕介绍,医疗技术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医院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一直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安全为中心,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医疗技术管理新途径,大力开展新技术,更好地守护群众健康。
  十年来,医院开展了消化道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热消融术、经皮肺肿瘤消融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术、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神经性疼痛的射频消融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试管婴儿等近200项新技术。在这里,无数患者经过优质高效诊疗后恢复健康。
  开展“内培外引” 打造人才新高地
  “人才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是技术发展的关键。”覃克强说。
  十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内培外引”工作,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职工继续深造,职工考博考研报考率、上线率和录取率逐年提升。自2017年医院实施“博士化工程”以来,累计已有99名职工考取博士;至2022年,已有两批14位博士在医院政策支持下完成学业回到工作岗位。他们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将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
  据统计,2012年至今,医院在职职工从1800多人增加到33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从260人增加到730多人,博士从35人增加到145人,硕士从196人增加到614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年来,医院引进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为临床诊断提供技术基础。其中,核医学科配置“肿瘤检查神器”PET/CT;放射科配置多台3.0T核磁共振、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机、乳腺钼靶机等;超声医学科等科室配置各类先进的彩超机60多台;消化内镜室配备先进的胃肠镜系统8台;放射治疗科配备多台直线加速器和后装治疗机;体检中心配备门类齐全且先进的各类体检设备;医美中心配备蜂巢皮秒激光、热玛吉、超塑无创减脂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一大批技术过硬的专家团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为医院建成强大的优势学科群奠定坚实基础。“有疑难杂症就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共识。
  实施“内调外扩” 提升就医体验感
  由于备受群众信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每年接诊量巨大。然而,医院地处市中心城区,建筑面积不到7万平方米,空间布局极为拥挤,成为制约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排队长”“住院难”也影响了市民就医体验。
  在此背景下,医院坚持“内调外扩”的总原则,不断创新举措,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2016年以来,医院整体更换信息系统,一批多功能自助机投入使用。2017年,智慧医院上线应用,经过几年完善,从2020年以来,患者只需微信关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智慧医院”小程序,便可在手机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线上缴费、在线咨询、查询检查检验报告、慢病续方、出入院手续办理等,实现用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全流程就医。
  在解决患者“住院难”方面,医院先后开设日间治疗专区、日间手术中心、共享病房等;通过开展日间手术,推行快速康复理念,实行“全院一张床”床位调配机制、主诊医师负责制、多学科综合诊疗等举措,极大提高病床使用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从2012年的10.1天缩短至2021年的5.9天,更多需要住院的患者得到及时住院治疗。
  一项项创新改革措施还得到国家卫健委、健康报社的高度认可——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十年来,医院还着眼于向外延伸空间。2017年,医院开始筹备漓东院区项目建设。2020年12月底,项目正式开工;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3年底投入使用。
  2020年9月,医院在桂林医学院东城校区打造的环境和设备设施一流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投入使用。2021年,临床实验中心、广西肝脏损伤与修复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数字医学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神经系统疾病大数据智能云管理重点实验室、广西神经鞘脂代谢相关疾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高端医美中心等陆续在东城校区投入使用。
  在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医院还将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下沉。2017年以来,医院与3家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民营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其中紧密型托管型三二一医联体2个。5年来,共向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派驻专家200多人次,开展医疗、护理和管理工作,并有针对性提供帮扶,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影像、心电、病理、会诊等服务,在区内率先开展5G门诊业务,助力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医联体考核中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其中,紧密型医联体单位灌阳县人民医院、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还多次获国家卫健委奖励和自治区卫健委红榜表彰。
  教学硕果累累 科研谱写新篇章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医院的教学工作与医疗工作同等重要。”汪丽燕介绍,医院每年负责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影像医学专业、儿科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等20多个专业近240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桂林医学院留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每年培养毕业的临床本科生有400至600人。
  十年来,医院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临床医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广西优质本科专业;内科及外科获评广西教育厅重点学科。病理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内科学课程、外科学课程及病理学的临床应用课程获评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医院连续9年组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和华南赛区特等奖2次、一等奖2次。
  2014年以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毕业32人。2015年桂林医学院获批博士点建设单位,2022年附属医院获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医院还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共36个学科方向培养点);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0人。十年来,累计培养1000多名临床硕士毕业生。
  2014年,医院获得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目前共有25个专业基地。2018年,医院获得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基地资质。2021年,医院外科规培专业基地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在住培教育方面,医院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住培工作核心,不断探索住培模式,成效明显。近年来,医院住培生多次在国家级、自治区级住培生技能竞赛中获奖,多名带教老师在国家级、自治区级住培评优评先中获奖。
  十年来,医院在科研方面持续发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逐年增加,获得的各类科研奖项越来越多。医院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桂林市漓江学者等拔尖人才10多人。
  十年来,医院职工承担国家、省(区)部级课题近40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50多项;获科研奖励80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近20项。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医院学科建设发展,临床医学学科还入选全球ESI前1%学科。
  丰硕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坚实的科研平台支撑。十年来,医院在高质量建设科研平台方面狠下功夫,2015年,医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目前,医院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4个,厅级重点(含培育)实验室6个。
  十年间,一个个闪光的业绩熠熠生辉,烙印下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人员辛勤耕耘、自强不息的奋斗足迹,见证了他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荣光。
  大医精诚。在医院党委带领下,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将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不懈改善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医教研全面协同发展,努力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建设健康桂林作出新的贡献。
  (本版图片由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