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
该不该打回去?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9月14日,《都市日报》转发了一条微博获得了26万人次点赞。微博的内容是,广西一家庭中,三岁姐姐吃饭时被一岁弟弟先后打两次,到第二次的时候,爸爸鼓励姐姐打弟弟一个耳光,并告诉她无论是谁,别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哪怕是弟弟。弟弟觉得很委屈,哭了起来。爸爸趁机教育弟弟:不能随便打人,哪怕是和你关系再好的亲人。
就是这样一条微博和视频,引发了父母们的大讨论。有的人支持爸爸的做法:“这样的方式很棒,不仅仅是反对家庭暴力,也是反对校园霸凌。很多胆小的孩子,被欺负了都不敢还手。”“说小孩子不懂事,姐姐要让着弟弟的,永远不教育弟弟,弟弟怎么能长大?”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一岁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拍和打的区别。如果家长不好好引导,未来就会种下“以暴制暴”的“因”在孩子心中。
事实上,姐弟、姐妹、兄弟、兄妹之间发生争执甚至打架的情况,在二孩家庭中并不少见。那么,遇到类似的情况,大人该如何处理?对于一孩家庭而言,“心肝小宝贝”在与其他小伙伴相处的时候,被欺负了,该不该还手?既不想让孩子一味忍让,又不愿意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这时候该怎么办?本期《亲缘》,聚焦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道题目——
女孩被弟弟欺负,父亲鼓励“打回去”获赞无数
视频中,三岁的女孩坐在桌旁和父母一起吃饭。突然,弟弟跑过来打了姐姐一下。女孩没在意,继续吃饭。结果没过多久,弟弟又来打了姐姐。这时候,爸爸对姐姐说:“打回去,抽他一耳光。”在父亲的鼓励下,姐姐真的打了回去。弟弟委屈地大哭,爸爸严肃地对他说:“无论是谁,不能随便打人。”
就是这样一条视频,在《都市日报》转发后,得到了网友们的无数点赞。《育学园》特别开辟了相关话题,也收到了数百条留言。网友们热切地分享着自己的观点。一方认为,父亲的做法值得称赞,虽然不是“上上策”,但是也是妥当的。因为一岁的孩子,虽然不会言语表达,但家长不应该任由他通过攻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案例中的姐姐,年纪也才三岁,为什么要求姐姐让着弟弟或者去跟弟弟讲道理呢?还有网友认为,说“三岁后才懂事”的,大人如果不教育,孩子到了三岁也不会自动懂事。
另一方则认为,首先,案例中的弟弟年纪太小了,才一岁。也许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弟弟通过拍打,来表达想和姐姐玩耍的意图。结果却在爸爸的引导下,被姐姐打了一耳光。这样会给弟弟造成心理阴影。家长一面教育孩子打人不对,一面让姐姐打回去,这就是“以暴制暴”。
孩子受委屈,到底该不该还手,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曾经面临的棘手问题。在知乎上,“孩子被打,该不该还手”相关话题多达上百个,相关回答更是数以万计。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婚姻与家庭》杂志曾经在各大媒体平台做过一项调查。在收回的近2000份答卷中,近八成的家长说自己孩子被其他孩子打过,近六成的家长支持孩子“打回去”。支持“打回去”的理由也很简单,“打回去”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会让孩子建立一种信心,即“我是有能力保护我自己的”“我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权利”。
在采访中,桂林网友“舒舒”表示,自己是“打回去”的坚定支持者。在他小的时候,由于性格比较内向,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受父母教育影响,“舒舒”一直觉得打人不对,他也尝试着和欺负他的孩子讲道理,但收获到的是更变本加厉的霸凌。终于,在一次被欺凌后,“舒舒”选择了反击,把欺负他的孩子的头打破了,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而“舒舒”也从中得到了一个经验:“如果被欺负的孩子一味忍让,其他孩子会一直试探、僭越底线。很多时候,‘打回去’是让对方知道,他们欺负的这个人并不好惹。”
但“打回去”的方式毕竟存在着局限性。有不少没有选择“打回去”的家长,他们更多是担心孩子反击后带来的后果,比如把他人打伤,或者让孩子养成暴虐的习性,等等。一位家长表示,在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单纯的以暴制暴只能制止住一次的恶行,并不能让施暴者明白背后的道理,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是非观。
“打”或“不打”,专家这样说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也反馈说,自己鼓励孩子“打回去”,但孩子下不了手,每次都只会哭着跑过来告状。“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合适”。也有家长说,即便告诫过孩子不能随便打人,孩子在欺负他人后也遭到了反击,但孩子还是会打人,“根本没什么用”。
市社会福利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组组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员肖睿辰说,在本文的案例中,弟弟打姐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很难说哪一种是更优解。但父亲的做法有可取之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学上的说法,1岁的孩子还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充分理解道理。因此让被打的人还手回去,是告诉孩子“这样不对”的最直接的方式。到2-3岁,家长就要逐渐培养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能力,比如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像通过用力打别人来引起别人注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不可取的。
肖睿辰表示,在二孩家庭中,家长与其竭尽全力地引导孩子们和平相处,不如放宽心接纳现实。因为两个孩子天生就是竞争关系,他们竞争的是资源分配,是父母的关爱与关注。因此,无论家长怎么处理,都将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两个孩子都会认为父母偏心了对方,从而感到不公。所以,家长要看两个孩子之间是大矛盾还是小矛盾。小矛盾的话,家长要做的更多是尽可能地终结二孩纷争的过程,不必太纠结于细节和结果。大矛盾的话,家长再酌情介入。两个孩子互相竞争的情况会随着孩子进入更成熟的年龄段自然终止,如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他们更多的是转向于关注自己的内心和事情,慢慢缓解了与姐姐、哥哥,或者弟弟、妹妹之间的天然矛盾。
而除了家庭内部矛盾,孩子还会面临着“小社会”的纷争。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二孩、三孩家庭的孩子,都避免不了与其他孩子接触。当其他孩子欺负自己孩子的时候,家长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要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教育孩子要“打回去”必然就要承担打人的后果以及会让孩子产生“以暴制暴”想法;让孩子不还手的,必然就要接受孩子未来可能成为一个隐忍的人的可能。家长要视事件的严重程度以及孩子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一些小事,孩子选择不还手,家长就要及时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多与他们沟通,平复他们内心的委屈。家长矛盾了,孩子就会跟着矛盾。家长不能一方面要求孩子不还手,一方面又要求孩子成为一个很有魄力、很有主见、很强势的人。“要学会接受孩子不符合我们期待的那一部分。”
供职于我市某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多年的李老师则分享了一个案例。一次,在讨论校园霸凌时,一个孩子表示,面对可能存在的校园霸凌,他选择的既不是“打回去”也不是“忍下去”,而是尽可能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结交更多的朋友。“当朋友多了,支持我的力量就更大了,敌对的情况就相应减少了。”这个孩子的回答让李老师赞叹不已。李老师建议说,平常孩子和家长可以多从影视作品、书籍、杂志、身边的案例来寻找“打”还是“不打”这个问题的答案。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做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熟悉类似的场景,并给孩子传授预防暴力教育。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在面临被欺负的场景时,他们可以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各种资源,比如身体的力量、向朋友、老师寻求帮助等等,合理地处理暴力的局面。
同时,家长也要根据孩子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来采取相应的方式。比如很多男孩子小时候喜欢通过推搡、拍打来表达对女孩子的喜欢。女孩子可能不习惯而产生了“他打我”这样的认知。但男孩子后来释放出来的友好,很快就能让女孩明白他并非真的欺负她。这时,如果家长只观察到前半段,马上介入阻止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交流,甚至是很紧张地批评男孩,就会导致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一般而言,6-11岁是孩子社交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要学会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协商、合作,处理社交上的一些小矛盾。有时候,家长常常替孩子出头,或者“小题大做”,也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遇事不决的个性。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处理,而是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来寻求保护。当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就要教他们分清楚霸凌、恶作剧与开玩笑之间的界限。很多孩子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最好的朋友是在霸凌自己,而霸凌他人的孩子,很多时候也会以“开个玩笑而已”来掩盖霸凌的本质。家长要视情况而决定介入与否、介入的程度。
李老师指出,打人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和同理心。纠正孩子打人的这个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同理心引导法。首先,充分聆听孩子的理由,认可他的情感。比如询问孩子:“我感到你很生气,为什么打他?”同时设置“隔离区”,让孩子站在“隔离区”内,反思自己犯的错误。“隔离思过”的时间段不必太长,几分钟即可。然后帮助孩子梳理这次事件的原因,明确告诉他们,打人的方式不可取,除了通过打人解决还有更好的方式。在孩子面前,家长情绪要保持稳定,声音坚定,态度坚决。最后,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以后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办法来处理,让打人事件变成一个教育事件。
链接
既不想让孩子被欺负,又不想让他们学会暴力,不妨试试这些招
1.让孩子看上去“不好惹”
通过锻炼、学习防身术,让孩子外形健壮起来。通过建立自信、从容、大方的仪态,让孩子看上去“不好惹”。但这个方法并不是对每个孩子都奏效,有的孩子即便学习了武术、跆拳道,也仍旧会被欺负。无论是性格上还是外形上的“不好惹”,其实都是向外界摆明一个态度,即“我有底线,触犯到我的底线,我是会还手的”。
2.游戏模拟,掌握反抗力度与技巧
告诉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当别人恶意攻击我,我是可以反击回去的。当别人没有欺负我,我绝不主动欺负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抓住一些契机引导孩子通过游戏模拟的方式,来练习反抗的技巧,掌握反击的力度。比如孩子从学校回来,谈及某个同学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这时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展情景模拟游戏。父母可以扮演欺负他人的孩子,孩子扮演被欺负的一方,然后由孩子来找到在这个情境下的各种解决方法。比如,孩子可以大声呼救,叫老师、同学、路过的人来帮忙。也可以通过肢体的反击,比如推开对方的手,用肘部挣脱等,不断找到既保护自己,又不过度伤害到他人的度。
3.父母适当介入
无论孩子打人,还是孩子被打,父母都要适当地介入。儿童心理行为学上认为,3岁以内的孩子打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懂得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3岁以上的孩子打人,多半问题出在幼儿行为和教育欠缺上。这时候,家长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再不予以纠正,频繁攻击他人的孩子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家庭暴力倾向。同样,如果是孩子经常被他人欺负,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多留意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状况,当孩子无法靠自己解决的时候,家长要适当介入其中,比如直接跟学校、老师、对方家长反映。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少家长在得知自己孩子被打后,下意识地说:“那你怎么不打回去?”这样的反问,把孩子的思绪再度带到了不好的回忆当中,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加深了“不打回去就是懦弱”的错误认识。因此,父母应当接纳孩子的做法,然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再和孩子聊聊这件事,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以爱赋予孩子面对冲突、解决问题的勇气。
再次,家长介入冲突后,难免会和对方孩子的家长接触、沟通。这里也有几个小技巧。首先,被打一方的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得知孩子受伤后,父母们的第一个反应是愤怒,第二个反应是挫败。挫败感来源于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家长的失态,很容易把孩子之间的冲突变成大人之间的冲突。其次,在沟通时,尽量就事论事,抓住问题的核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底线。比如,“以后请你的孩子不要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再有下一次我会让学校对你的孩子进行处分”。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视孩子的情绪决定让他一起参与进来与否。孩子可以通过观察父母的交流、沟通模式,来获得未来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记者韦莎妮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