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党的二十大[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恭城瑶族自治县

踔厉奋发创佳绩 勠力同心迎盛会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盛“柿”风光
  虎尾工业园区
  工人在燕新工业园区工厂里上班
  平安镇社山村瑶族婚嫁表演
  栗木镇上宅村的田野里,一群群白鹭在悠闲觅食。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本蓝图绘到底,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本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李茂香
  十年时光,瑶乡上空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十年时光,茶江两岸云卷云舒,花谢花开。
  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一切都已悄然变化。
  十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不断实现新跨越,从2012年的66.5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0.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跨上新台阶,分别从2012年的20158元增长到2021年的37855元、从2012年的6473元增长到2021年的16494元。
  短短的一组数字,背后蕴含了恭城十年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这是大美瑶乡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赛道上跑出的“加速度”,更是恭城人民一粥一饭、一屋一檐的幸福感。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大历史时刻,恭城人民用这样一串亮眼数字,表达对踔厉奋发创佳绩,勠力同心迎盛会的自豪之情。

打造特色农业 乡村振兴有“颜”有“料”
  金秋时节,漫步在恭城的田间地头,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20多万亩即将喜获丰收的月柿,把田野山坡装点得绚烂多彩;7万多亩柚子林内,金灿灿的柚子挂满枝头,又让整个恭城洋溢清新的柚香……大美丰收图景令人赞叹,有“颜”有“料”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更是令人沉醉。
  如果说恭城的丰收壮景是“硕果”,那么十年前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则是“种子”。2012年,恭城启动以抓好月柿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水果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这一年,全县新扩种水果3.25万亩,其中优质月柿2万亩,并建立相对连片50亩以上示范点53个。这一年,《恭城月柿生产技术规程》作为广西地方标准获准发布实施,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橘、月柿)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年度验收。
  时间走到2021年,短短十年,原本只是乡野普通水果的恭城月柿早已完成“华美逆袭”。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恭城柿子种植面积已达22万多亩,产量达63万多吨,产值约为65亿元。坚持调优做强特色产业,恭城实施“恭城月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恭城月柿”获评2021年中国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并在同年成功于北京举办恭城月柿公用品牌发布会暨第十八届桂林恭城月柿节明星产品北京推介会。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农遗良品”优选计划获选名单,“恭城月柿”获广西唯一入选“农遗良品”十佳品牌。此前,恭城月柿栽培系统已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从默默无闻到闪耀全国水果市场的“明星”,恭城月柿发展的背后,是恭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1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56万亩,年产量突破152万吨,形成了以月柿和柑橘为主的水果种植格局。2021年,该县3个农业品牌成为第四批广西农业品牌。与此同时,该县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打造“泗柿如意”月柿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一碗茶”休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被誉为“中国咖啡”的恭城油茶,十年间也由原来的大排档、路边摊朝着百亿元产业的目标迈进,目前在全广西已授牌54家恭城油茶“旗舰店”。2021年,该县油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带动6万多人就业。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数字乡村建设是绕不开的主题之一。自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恭城依托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恭城月柿”,通过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以及服务数字化等举措,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种植基地里,果农通过电视大屏幕对种植基地内500亩果树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在该县联合数广和泰公司打造的恭城月柿电商交易平台,不仅果农们可以享受便捷的电商服务,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追溯到农产品的生产信息及服务信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建立恭城月柿区域公共品牌形象。
  为进一步彰显“恭城月柿”的品牌影响力,打造数字化的甜蜜柿业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该县将中国月柿博物馆的数字化升级列入日程。数字化升级后的中国月柿博物馆,不仅成为宣传展示恭城月柿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该县数字乡村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应用,将有助于全面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打造特色农业,恭城农业发展步履铿锵,乡村振兴有“颜”有“料”。广袤的乡村大地,尽情展示各种特色产业丰收的美景,广大的瑶乡农民,也在其中尽情收获甜蜜的生活。

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振兴有“面子”更有“里子”
  工业兴则经济强。
  过去的十年间,在振兴工业之路上,恭城因地制宜、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迈出了属于自己的矫健步伐,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面子”“里子”都够“硬核”的工业振兴大局。
  多年来,在探索工业振兴之路上,恭城一直奋力前行。2012年,恭城重点扶强壮大矿产、建材、农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全县规模企业总数达2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34亿元。2016年,恭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功被列为商务部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与此同时,该县认识到当时全县绝大部分工业企业还是资源型的传统产业,自动化、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企业相对落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发展方向必须及时扭转。接下来的两年里,“调结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结构性和技术性调整成为恭城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任务。2019年,恭城工业贸易组多次赴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考察工业企业、产业集群并与投资商接洽,通过实施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争取并落地一批优强企业、项目。至此,恭城工业发展征途上,有了更美新风景。
  目光聚焦当下,“生态”成为恭城工业的代名词。近两年来,恭城依托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全县工业朝着高质量、绿色化方向迈出铿锵步伐。目前,该县规划建设了千亩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促进恭城油茶、恭城月柿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此外,该县大力开发生态工业,引进新能源企业入驻开发风力资源,燕子山、西岭、园石山、门楼、低风速5个风电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并全网发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
  当找准了路子,发展就成了必然。2021年,恭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8.33亿元、6.3亿元;成功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达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7.9%。此外,恭城还狠抓“三企入桂”签约项目和在建招商项目的推进建设工作,2021年以来完成“三企入桂”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28.8亿元。在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之路上,恭城工业振兴,真正实现了有“面子”更有“里子”!

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瑶乡振兴新乐章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地方最和谐。
  恭城位于广西东北部,距桂林市区108公里,北邻三湘,南望梧粤。全县总面积2139平方公里,辖6镇3乡,总人口30.56万人,居住有瑶、壮、汉等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8.79万人,占全县人口61.6%。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民族繁荣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民族团结之花在瑶乡大地常开长盛,谱写了瑶乡振兴新乐章。
  如果你曾经来过恭城,或者曾在恭城生活过一段时间,你会深切地感受到洋溢在这个美丽县城里温馨的民族团结气息。在人员密集场所、在重要交通路口,各种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广告、永久性标语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板非常显眼。“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已成为当地百姓的一种自觉。当你闲暇时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当地电视台和各类主流报刊媒体以及统战、民宗网站,大力宣传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及在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用鲜活生动事例讲好恭城民族团结故事,让民族团结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各乡镇、各村屯、各社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不断丰富着百姓的生活,也增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 
  民族团结不仅在于形式上的表达,更在于文化上的精神联结。在恭城的众多中小学,每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授民俗文化及民族舞蹈技艺,大力推广有瑶族特色的校园长鼓操等,已成为校园活动中的“标配”;该县组织专人编写乡土教材等,更是让散发着恭城文化魅力的传统文化得以大力弘扬。此外,该县借助“三庙两馆”景区开展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举行开笔礼、成人礼、经典诵读等活动;该县职教中心“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大力弘扬民族工艺(恭城油茶)文化传承”,并获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这些,正是恭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个缩影。最终,以“忠孝仁义”为内核的恭城文化精神深入人心,并在保护多样性中增强时代性、包容性、共同性,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恭城亦是硕果累累。多年来,恭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32个,其中1个集体荣获国家级表彰、4个集体荣获省部级表彰、4个集体荣获市厅级表扬。2017年,该县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荣誉称号。
  如果说各种荣誉仅仅是外在的,那么更多可感可触的物质成果,则让恭城各族人民切实实现了改革发展红利的共享。“十三五”期间,恭城共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300多万元,完成屯级道路硬化项目122个,为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该县大力培育瑶族特色村寨,2个村屯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村屯被命名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以瑶乡为底色、以团结为内核,恭城的民族团结之花锦绣绽放。
  无论是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还是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最终的指向则是让所有百姓安居乐业。为此,恭城有着属于自己的“维稳”良方。一直以来,恭城注重世居民族之间的融洽相处和“三支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关系监测,“三心三治一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成为全区先进经验。此外,该县先后获得“广西平安县”“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誉称号,平安镇北洞源村、桥头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县成立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省界、边界无民族矛盾纠纷,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团结一家亲。
  回首来路,瑶乡感恩奋进,阔步新时代;展望未来,瑶乡踔厉奋发,力创新佳绩。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代昌表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接下来,恭城全体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奋斗者的姿态、奋斗者的雄心、奋斗者的毅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朝着“美丽恭城、健康恭城、文化恭城、富裕恭城、幸福恭城”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创造恭城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为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