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县区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廖淑芳:用五份工作打开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门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韦吉阳 林延昌 文/摄

  当幸福来敲门时,生活的所有答案自会揭晓。门后的人生百态汇聚成洞开屋门的勇气,便迎来了新世界。
  农民、民宿老板、公益性岗位、导游、服务员,五种职业集于一身,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于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去想象自己的日常,当然也很难想象。“当然不是一天同时做这么多事,只不过是村里的发展给了我这么多选择,让我们通过勤劳可以实现梦想。”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竹壮寨村民廖淑芳提起过去的贫困生活,仍会泪眼婆娑,不过对她来说,伤感只是回味往昔的“佐料”,如今身兼五份职业,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踏踏实实做事的日子更加充实,也更加让她幸福。
  一场大火让她和家人失去了栖身之所
  2017年,龙胜金竹壮寨发生了一场大火,村内十余间房屋化为灰烬,其中就有廖淑芳的家。提起那场火灾,廖淑芳仍记忆犹新。“我妈妈卧病在床,火起来以后,我老公去救火了。我抱起妈妈就往外面一个嫂嫂家跑,在她家安顿好妈妈后,又跑回去抢了一床被子出来。但火太大了,我回到嫂嫂家时,他们也要撤离了。所以我拿背带像背小孩一样背着妈妈在马路边看着大火一直烧。”
  提起那场大火,廖淑芳仍不免有些泪眼婆娑。2015年,她家被评为了贫困户,那座木房子是一家五口唯一的栖身之所。“我一哭,我的妈妈和孩子也跟着哭,后来我只能等他们睡着了再偷偷哭。当时政府给我们在路边搭建了一座帐篷,还给了被子、油和米,我们就这样生活了将近一年。”
  失去栖身之所对于廖淑芳来说无异于“天塌了”。“当时很多人给我们捐赠衣服,有些都是全新的。我女儿蹦蹦跳跳去拿了很多衣服回来,看到她那么开心的样子,我都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难过。”有了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起码衣食无忧。其间,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但廖淑芳仍然感觉到无比的迷茫。“以后该怎么办?一家人怎么‘重新’生活?”
  重新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廖淑芳没有丝毫头绪,也找不到答案。“感觉身上轻飘飘的,当时就觉得没有踩在实地上一样。”
  彼时,金竹壮寨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失火的阴影不仅笼罩在廖淑芳一家人头上,仍有许多像她一样处境的村民渴望走出“困境”。
  身兼五职的生活无比踏实
  金竹壮寨地处龙脊景区内,不少村民都曾从事过导游的职业,廖淑芳就是其中一员。“我家里种了5亩罗汉果,早晨起床以后就去干农活,一直做到9点。回来吃完早饭,换一身衣服就去景区等客人。”游一趟黄洛、平安、金坑等地,来回要4个多小时,按照游客人数收费100元到200元不等,主要工作就是介绍民族文化、梯田等等。“要介绍些什么都熟悉了,但不是每天都能等到客人。”
  2018年,政府给金竹壮寨失火的家庭补助了17.5万元,保险公司赔偿了3.8万元。廖淑芳没有犹豫,打算用这笔钱建房。“之前想过做民宿,但家里没有钱,房子条件也不好。”有了这笔钱以后,廖淑芳在旧房原址上建起了一栋2层木楼,并留出了3间客房。“我经营的普通民宿,装修不是很好,也相对便宜。”
  从廖淑芳家的客房看出去,一片片种满罗汉果的梯田尽收眼底。得益于多年从事旅游事业的经验,拿到补偿的村民几乎都选择了打造民宿。一时间,金竹壮寨成了颇有名气的“民宿寨”。
  一边干着农活,一边从事导游,同时还经营民宿。廖淑芳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想要忙起来,只有这样才感觉到充实。”因为价格相对便宜,廖淑芳的民宿生意不错,每天都要打扫卫生、洗被子。同时,务农和导游也舍不得丢掉。“游客不是每天都有,反正有时间,我就想干活。”自家活儿干完以后,廖淑芳还去周围较大的民宿当服务员。“多少工钱无所谓,但只要能赚钱,什么活儿我都愿意干。”
  在金竹壮寨,经常能看到廖淑芳穿梭的身影,她也成了村里最“忙”的人。不过在她看来,村子的环境变化才是最重要的。“我以前也很勤快,但除了当农民和导游外,在村里找不到事情做。现在村里能做的事情多了,其实大家都这么忙的。”诚然,如今的金竹壮寨里,“挽起裤脚种田地,放下锄头做导游”的多栖农民已经成为了“常态”。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游客数量较往年有所降低。廖淑芳也因为积极参加村屯建设和管理,被村委聘为公益性岗位护路员。“每年有三千多元的工资,很喜欢这份工作。”在廖淑芳看来,疫情总会有过去的那天,游客也会回到龙脊,通过她的管护能让村子保持好的环境。“总不至于这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一场疫情就荒废了。”
  幸福来敲门
  叮咚……支付宝到账30元。现在,廖淑芳在自家民宿外开了一个无人售卖点,经营矿泉水、土特产、手工艺品等等。游客在村里渴了,可以自己打开冰箱,扫码支付。在地里干活的廖淑芳腰里的手机时常传来到账信息,于她而言,这是最美妙的声音。
  “鞋垫、手串都是我自己闲暇时候手工做的,大家都很喜欢。”廖淑芳告诉记者,从无人售货点开设至今,没有一笔逃单。“游客的素质很高,有很多都成了非常熟悉的朋友,经常有广州的朋友要我邮寄土特产给他们。”
  随着金竹壮寨被越来越多人所知道,廖淑芳感觉到身边的变化越来越多了。“以前游客都是听我们准备好的介绍,梯田是什么样的,我们有什么历史等等。现在,游客喜欢参观我们的生活,了解我们习俗。同样,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讯息,还有很多新鲜事。”廖淑芳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年纪稍长的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现在不仅能说普通话,还能和外国游客“比划”两手,虽然经常互相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但场景颇为有趣。
  如今,廖淑芳和丈夫在村里种植了两千多株罗汉果。她也在自己的五份“职业”中忙得不亦乐乎。“早就脱贫了,现在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有机会也想出去‘走走’。”
  当幸福来敲门时,鼓起勇气洞开屋门,新生活似“迎面而来”。廖淑芳告诉记者,她在和游客聊起龙胜美景和美食的时候,游客也会向她讲讲自己的故乡。“我今年48岁了,想去广东,吃早茶,看看港珠澳大桥。当然,最想带女儿去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