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全州:“小网格”赋予社会治理“新钥匙”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26日 来源:桂林日报
全州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龙云(左一)讲解网格化建设,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安桂林。
全州县才湾镇邓吉村网格员教村民使用反诈APP。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杨菲梅 今年以来,全州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建引领、政法聚力、网格服务、多元参与、治理有效”的总基调,聚焦基层网格化治理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具有全州特色的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完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夯实平安建设基础,不断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为建设平安法治全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构建政法聚力的法治“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毛竹山村距全州县才湾镇政府驻地10公里,距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10分钟左右车程,总面积约900亩,46户156人,党员12名,设党小组1个。在村党小组的领导下,该村成立了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协同党员群众形成合力,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确保社会治安治理无死角。 党群理事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以党员为核心,建立“一张联系卡”,采取党领民办、群众自治“两种方式”,建立村规民约、民主议事、矛盾化解“三大制度”,紧密结合土地流转、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平安建设“四项工作”,实行广开门路征点子、理事会议定主题、村民大会集民智、集体决策定决议、统一实施抓落实“五步议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全州县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推进网格化治理两项重要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考核,深化红色领航,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澎湃动力。成立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全州县委主要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网格化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整合党政领导、驻点法官、区域检察官、“一村(社区)一辅警”、司法调解员、网格员以及各职能部门党员干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支部下沉一线,把支部建立到网格上,让红色力量充盈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工作者依托网格党支部将党群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让先锋模范的形象进一步彰显。 深化“党建+微网格”服务管理模式,融合多股力量,建立镇级联络群、村级骨干群、党支部(党小组)联片群、微网格(党员联户)群,不断完善镇、村、支部(小组)、户四级联动机制,全面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基石。同时,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检察、法院等政法机关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给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提供必要的司法支持,定期深入网格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营造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在现有县、乡、村三级网格体系基础上,强化党组织统一领导,进一步划分村(社区)分片微网格1337个、村(居)民小组微网格3109个,实现不漏盲区、不留死角。 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红色基层网格员队伍。全州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级网格员,村(社区)“两委”成员按分片管理兼任微网格员,各村(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物业管理人员兼任微网格信息员,整合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等基层力量成立志愿者队伍,形成共建共享、群防群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按照“一网格(微网格)一微信群”模式,全域建立党员服务群和网格管理群。该县构建起了“收集—上报—分流—核查—办理—反馈”网格事项闭环处置机制,采取网上运转与网下办理同步操作的工作模式,变被动处理为主动服务。 如今,全州已经初步实现党建“小鱼”系统、“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和广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四网”融合,3012个视频监控探头、2万多个社会面共建监控探头覆盖全县286个村(居)委。依托网格化大数据信息推送和网格微信群体系,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排查从涉疫地区返乡人员4256人,监测监管居家隔离人员1715人,核查反馈涉疫信息11034条,高标准完成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近期该县接连遭受了“3·26”“4·20”等高风险疫情考验,均实现了疫情零发生,有效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全州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和发扬湘江战役精神,将红色资源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县建立了三支红色基层服务队伍,由政法干警、村(居)“两委”干部、网格员、老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等人员组成,深入村屯,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持续优化基层治安环境。 通过创新“公安蓝”+“红袖标”工作模式,该县建成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红袖标”红色治安巡防队,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持续净化社会环境。结合红军长征纪念公园建设,在湘江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精心打造了南一村红色巡防队,全力服务保障游客安全,维护旅游秩序,成为全州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此外,该县还充分利用好“三官一律”“一村一辅警”等基层治理力量,与网格员联动融合,通过精品党课、法律培训、法律服务等形式走村入户、广泛宣讲,零距离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同步开展禁毒、反电信诈骗、国家安全等各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为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赢得群众共识。 “建立‘红色调解室’,整合人民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组成红色调解队伍,实现了县、乡、村调解联动。”全州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创新“细心看现状、专心听讲述、耐心论法理、公心调和解”的“四心调解法”,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截至目前,该县排查化解纠纷763件,化解率达到98.5%,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动力 “通过以案说法,现场化解纠纷,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人民群众架起‘连心桥’。”日前,在东山瑶族乡六字界村委,全州法院干警以村民关心的相邻纠纷为主题,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宣传邻里之间和睦礼让的必要性,讲解“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性,并辅以生动案件,让村民直观认识矛盾纠纷,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效避免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全州县实行由乡镇党政班子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一村一法官”、区域检察官、“一村(社区)一辅警(民警)”组成的多元联调中心进行调解,发挥网格员深入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和公安、司法部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共同调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排查调处,努力将问题化解在源头。民政、林业、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多元参与,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针对性地对矛盾纠纷进行专业化调处。同时,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效力保障制度,法院等司法力量提前介入,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切实使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防激化。 同时,该县强化党建引领,各自然村成立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以党员为核心,采取党领民办、群众自治等方式,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开展民主议事、矛盾纠纷化解,紧密结合土地流转、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平安建设、美丽乡村等中心工作,广开门路征点子、集体决策定决议、统一实施抓落实,将各项问题消化在村内,化解在基层,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此外,该县还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警务(综治)工作新机制,全县各行政村(社区)全部落实了一名驻村辅警,发挥村辅警“九大员”工作职责,将“一村一辅警”融入网格化管理,在村级设置网格警长,各网格设置网格民警(辅警),协助开展治安管理、纠纷化解、民生服务等工作,形成了“平安共建、平安共享”的良好氛围。 “奋进新征程,新时代赋予了社会基层治理新的要求。全州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全州时‘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重要嘱托,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探索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持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州县委政法委书记蒋龙云如是说。 (图片均由全州县委政法委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