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县区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漠川乡:偏远山区如何闯出“振兴”路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25日    来源:桂林日报

  张紫贵在给藏香猪补充食物。记者刘健 摄
□本报记者刘健 实习生詹耀钧
  兴安县漠川乡福岭村委水口山村,是一个在当地都很少有人知道的村子。不过,真正见识其偏远程度,则又是另外一番滋味。跟着导航驱车前行,记者数次在一个山头和另一个山头之间迷路,蜿蜒的公路上很少见人,也几乎没有别的车辆。几经辗转到达水口山村后,除了望不到头的密林里不时传来簌簌声,便再听不到其他“动静”,让人很难将它和“发展”联系起来。因为过于偏远,水口山村几乎没有真正发展过产业,村里人对“产业”渴望程度非常高。
  在桂林打拼十余年后,张紫贵回到水口山村,背靠森林小规模养猪、种果、经营中药材,以期带领村民共同打下一片产业“天地”。“山区的条件有限,不能像富裕的村子一样轰轰烈烈搞产业,但是山区村子要比富裕的村子多太多了,他们没有条件就不发展了吗?”张紫贵戏称,或许水口山村在无意间找到了“偏远地区”的乡村振兴模式。

  “家庭式”产业模式或破发展局限
  今年37岁的张紫贵是水口山村流行打工潮时较早出去的那批人中的一个。在桂林,他摆过地摊,倒腾过饮食和电器,最终跨入了农产品行业。“2015年,我开始帮朋友卖藏香猪,发现现在生态农业的市场很好,就有了跨入种养行业的想法。”张紫贵坦言,对于村子里没有产业的遗憾,一直都困扰着他,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初步的市场判断,他最终决定回村。
  2020年,张紫贵带着养殖藏香猪的想法回到了村里,因为场地有限,他提出流转村民土地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最终他“拼凑”出了一块山头,并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养殖场。
  和大型养殖场不同,张紫贵的养殖场依山而建,并且根据山坡地势“分割”成了好几块。下午时分,张紫贵敲打悬挂在猪舍附近的一块废铁,上百头藏香猪应声从四面山坡冲下来,围着满满一篓红薯藤欢快地进食。“平常住在山里也挺孤独的,每次看到它们冲过来,都会感觉到有点亲切。”在养殖方式上,张紫贵也追求纯天然的模式,以放养为主,加上收购村民自种的玉米、中草药、萝卜等进行补充喂养。一年的时间出栏,能长到100斤左右。“再过一个月,我这里大猪小猪加起来就可以达到400头,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70万元,市场供不应求。”
  除了养猪以外,张紫贵还在附近山地上种植了7亩红心猕猴桃和7亩中药材。在他的带动下,福岭村集体种植了20亩中药材,全部要经过他的手。“我的产业并不大,投入也可大可小,打过工的村民完全能负担。”张紫贵认为,正是因为他的产业小,所以无形中缩小了“偏远山区”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而且他走的“精品”路线,让产品有了鲜明特色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其他投入。“我利用之前积攒的市场资源和公司、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精品藏香猪,就可以避免大车运输、密集劳动力等多种因素,一家人开一台面包车就搞定了。”
  “在山区,不应该完全依靠大户,只有越来越多人都来做这个事,才有可能抱团取暖。现在只要有人来找我,我就毫无保留提供种猪和技术,这对今后形成品牌也有很大的好处。”实打实的效益,加上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产业模式,让水口山村的其他村民也有了想法,现在已经有不少村民主动和张紫贵接触。“山区的条件有限,不能像富裕的村子一样轰轰烈烈搞产业,但是山区村子要比富裕的村子多太多了,它们就不发展了吗?或者说,真的没有条件发展了吗?”张紫贵戏称,或许水口山村在无意间找到了“偏远山区”的乡村振兴模式。

  “山区模式”仍要有长期“定位”
  1985年,福岭村委水口山村发现了一处山体裂缝,因此被定位为地质灾害点。今后,或许有部分村民将面临搬迁。“张紫贵的尝试也让我们有了蛮多想法,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搬迁上,我们现在应该打下产业的底子。”水口山村村民小组长张征旺分析,就算搬迁,也不可能全部搬出大山,所以产业思路依然值得在全村推广。
  “现在流行绿色食品和健康农业,我们这种方式种养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比较大的优势。”张紫贵表示,虽然如此,但“家庭式”发展也决定了他们的农产品不可能走向更远更大的市场。从这个方面来说,“山区模式”仍要经过长期发展,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
  山区属性决定了要走“稳”的路线,至少前期,村民的热情决定了产业是否能真正落地。“一盘散沙的话,称不上产业,也会很快‘熄火’。”福岭村支书梁德林认为,就算是“家庭式”发展最终也应该达到某种“市场效果”。
  “下一步构思,就是利用我的市场资源打造土特产点,专门销售我们村的‘品牌’农产品,让种、养、卖循环发展。”张紫贵说。他坚信只要将根扎进了泥土中,偏远山区也能发展成“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