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去年全村1/4的家庭收入超过60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
恭城黄竹岗屯:从野柿树中读取“致富密码”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12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月柿种植大户正在护理果园。
黄竹岗屯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与兰洞水库形成美丽的景观。
□本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兰洞村委黄竹岗屯是一个水库移民村,在边远山区,过去十分贫困。近年来,当地村民靠山吃山,造林种果发展月柿产业,昔日的边远穷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新农村。2021年,全村48户家庭年收入超过60万的有12户,家庭年收入最低的也有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黄竹岗屯村民自力更生、发展产业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边远山村富起来了 从恭城驾车到黄竹岗屯需要大约40分钟,进入村庄还需要经过一段被当地人称为“五层楼”的盘山公路。山高路远,好在一路畅通,天气好的时候天空湛蓝,仿佛云朵就在你手边,伸手就能抓到一朵。雾气大的时候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般,这里的山林美景让人陶醉。而进入村庄后这里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气的村门楼,山林间点缀着一栋栋小洋楼,鲜花从窗台“倾泻而下”,像极了旅行名片中的场景。村内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的花圃用栏杆围起来,村里有干净的公厕、会议室、烧烤区,球场也铺设了塑胶……这一切都在提示你,这是一个富裕的村庄。 确实,黄竹岗屯共48户人家、250多人,月柿是村里的主要产业,村里有近3000亩月柿,人均约12亩。据村民介绍,一亩月柿的纯利润约为1万元,2021年,该村家庭年收入超过60万的有12户,年收入最低的一户也有15万元,家家户户都住小洋房,家里至少有一辆小汽车,村集体经济依靠生态公益林管护、集体茶园、集体果场等收入达到34万元。
探索农业产业曾屡败屡战 其实,黄竹岗屯的变化也充满传奇性。 黄竹岗屯是水库移民村,因兴建兰洞水库于1967年搬到既不通电又不通路的黄竹岗。村民李强碧回忆起当初迁入黄竹岗村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是腊月里,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李强碧一家人却要搬家,路程约1.5公里。他当时9岁,只能挑一些小凳子。他们家是第一个搬到黄竹岗屯的,那年过年跟以往很不一样,山里只有他们一家人,所以静悄悄的。过完年村里其他人才陆续搬来。 安置初期政府补助有限,生活十分困难。那时候全村仅有水田60亩,人均只有0.26亩,没有多少耕地和作物、不通电、不通路。“亩产不过百公斤,收入不足百把元,一日三餐杂粮饭,一年四季布衣裳,黑夜采光松明火,白日劳作鸟兽伴。”这是当时村里的真实写照。 黄竹岗屯的村民为摆脱窘境大胆探索,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村里先后种过生姜、山楂、板栗、油桃等,但是他们的经济作物大部分不是因为“水土不服”而“夭折”,就是因为市场销路不好而成了“绿化树”“肥地草”…… 李强碧印象中有件事很深刻。上世纪80年代,村里人听说麻竹效益不错,当时的平乐有专门收麻的工厂。黄竹岗屯大面积种了麻竹,经过了两年多终于有了产出,可是收麻的厂却倒闭了,村民欲哭无泪。
三千亩月柿成就“杮业路” 李强碧说,搬到黄竹岗屯前村里也有人种柿子。“那时候村里有小孩拉肚子,大人就给孩子吃点柿饼,拉肚子的毛病就好了。”他说,搬到黄竹岗屯后也有村民种柿子,但最开始只是为了做些柿饼用于充饥。在李强碧的记忆中,黄竹岗屯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月柿的。 村民发现山上的野柿子长势很好,又没有病虫,适应性很强。他们把山林间的野柿子树进行嫁接,培育出适合本地的优势月柿品种。最初是几个村干部试种了十几亩月柿,到1996年全村有150亩月柿,2000年扩大到了500亩,再到现如今的近3000亩,村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树。月柿产业改变了这个穷苦的小村庄。2016年,黄竹岗屯实现了脱贫。2021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村支书李健华也是村里的月柿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黄竹岗屯的月柿多年来在市场上一直走俏主要有气候、土质、管理上的优势。 由于处在山林中,气候较平原地区更凉爽,特别适合柿子种植。山上都是沙石土,透气不易积水,也适合柿子生长。再加上村民移民前就种月柿,管理技术有一定的经验累积。 黄竹岗屯的月柿以销售鲜果为主,由于品质好,收购价格一直比一般的柿子每公斤要高出4到6毛钱,且供不应求。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村里通往外面的道路修通,大大方便了人们生产、出行。 据驻村第一书记阳书明介绍,村里的月柿产业依旧还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受地理条件影响没有应用滴灌技术,还是依靠人工施肥打药,农民比较辛苦。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目前,村里所有通往果园的路都已经通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果园修通了产业路。下一步,村里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尝试在果园里铺设运输轨道,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