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桂林故事[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轻工机械厂:翻开我们的“轻”春纪念册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02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桂林轻工机械厂职工正在操作铣床。记者苏展 翻拍
  图②:桂林轻工机械厂青年团员组织到尧山搞活动。记者苏展 翻拍
□本报记者苏展
  黑山苗圃是桂林第一座园林苗圃,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附近也建起了许多的工厂,因为工厂较为集中,后来人们也把这一片称为黑山工业区。
  在这里有许多桂林人耳熟能详的老厂,已经写过的有电表厂、齿轮厂,以及如今依然如日中天的电机厂(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前身)、啤酒厂(漓泉前身)都在这个工业区,还有今天故事的主角——桂林轻工机械厂。

  “我们买国外的产品,是为了以后不再买国外的产品。”
  轻工业与重工业相对,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如造纸工业、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工业等,这些都属于轻工业。之前老厂故事里写过的味精厂、洗涤剂厂、芳香厂、罐头厂这些厂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轻工产品,它们都归轻工系统管。
  轻工系统里像罐头、香料、香水这些产品在当时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很奢侈的东西,生产之初基本都用于出口,卖给外国人,为国创汇。有了外汇又可以从国外买当时国内没有的东西,所以在当时来说,持有外汇,那就是手握通往外面世界的钥匙。
  正是因为当时国家许多轻工产品都出口创汇,以至于在几个工业部中,轻工部与国际的交流是相对密切的一个,轻工部下属的大小工厂用的设备许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手头的资源多,就得把它利用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逢以“备战”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轻工部寻思在全国各个省都建立一个轻工系统的“维修厂”,把从国外购进的这些先进设备平均分给每一个“维修厂”。这些厂最初的定位是“多面手”,可生产,可制造,可加工,可维修。
  当时在广西的选址便选在了桂林,考察了兴安、全州等地后,1969年正式定址市区黑山苗圃附近,建立桂林轻工机械厂(以下简称“轻机厂”)。
  1970年,这座正在建设的新厂从广西轻工厅和各个轻工单位调来了一批业务和技术骨干,同时招进了第一批大学生。当时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这批大学生总共16人,那年24岁的杨韶就是其中一个。“来的时候只带了两个箱子,一个箱子是衣服,另一个箱子是书。”
  “先生产,后生活。”是那个时代的口号,杨韶刚来的时候,厂区还在建设中,即便是“天之骄子”也得参加厂房建设,安装设备,住的都是茅棚房。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杨韶在这里见到了许多他以前想见却见不到的“宝贝”。
  意大利的龙门刨床、法国的大力车床、捷克钻床、日本的镗床、西德的镗床……这些精密的、大型的,甚至特型的加工设备于当时的中国而言都是稀罕物,在当时的桂林“老厂圈”里更是令人“眼馋”的“家伙式儿”。“外汇大户”轻工部将这些资源陆陆续续拨给了这座新建的桂林轻工机械厂。
  这些“宝贝”分配到这里,自然不只是拿来用那么简单,“引进”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再创造”。轻机厂的技术人员需要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掌握每一个技术关键,这样以后才会有可能用上咱们自己国产的设备,现在买国外的产品,是为了以后不再买国外的产品。
  “设备进来的时候,一般只配有一本说明书,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杨韶在技术部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白天参加建设,晚上对着那一本说明书研究这些“宝贝”。描图、测量,搞懂它们的结构与工艺,作为机械制造专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接触到行业里世界最先进的设备,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造出当时广西最大吨位的水压机
  很快,轻机厂就具备了自己动手造设备的能力。1975年,轻机厂打算自己动手造一台“千吨级”水压机。
  水压机是什么东西呢?
  如果要制造大型机械设备,就要先制造出这些装备的基础零部件,乃至制造这些零部件所用的工具,像飞机、轮船、水电站等需要用到的大型零部件都必须要由巨型水压机加工才能成型。所以,水压机又被称作“国之重器”。
  过去,外国对这项技术实施“卡脖子”策略,也不出口机器,连一本说明书都搞不到,如果要用水压机进行生产,只能花大代价请他们代加工,要么只能自己研发。
  那么,“千吨级”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全国有一些地方已经造出了水压机,但大部分吨位都是几百吨,全广西当时最大的水压机吨位是600吨左右。600吨这个吨位就是指它冲压到钢板上有600吨的力。一个解放车发动机的六拐曲轴的模锻需要12500吨压力机,也就是说,如果要造更大型的机械就需要更大吨位的水压机。
  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资源都是由上级分配,企业之间没有激烈的竞争,厂与厂之间都是互相帮忙,只要跟上面打声招呼,图纸和技术都可以无偿给你。杨韶与他的队友们跑遍了全国有水压机的工厂,认真考察和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及性能。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杨韶与同事们见到了我国自主第一台“万吨级”水压机,这台12000吨水压机诞生于1962年,为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填补了“万吨级”空白。
  考察收获颇丰,回来以后,经过反复钻研,2年后,由桂林轻机厂制造的1200吨水压机诞生,将“广西造”水压机的吨位翻了一倍,完成了这一次里程碑式的挑战。

  第一批尝试“跳出”工厂的人
  那个年代的人以进厂成为工人阶级而感到光荣,如果能分到大厂,出去和别人谈起都特别有面子。
  当时的工厂有的是属于国家工业部直管,有的是归自治区管,还有的是市属厂。轻机厂一开始属自治区管,它的业务也主要面向全区,因为轻机厂的设备比较齐全,除了为全区轻工系统提供零件加工、维修等服务外,它还是广西唯一能生产制糖设备的厂家,同时还能生产造纸机、食品机械。能进这样的厂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1200吨水压机被生产出来的1977年,20岁的袁小明从插队的乡下回城进厂,他被分到了轻机厂,全家人都为之感到高兴。
  “新工人集训三个月。集训队的工作很苦,好在我们这些人都在乡下锻炼过,不然真的吃不消。”袁小明记得,当年集训队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厂宿舍区的板房挖地基。
  所谓板房就是房间天花板是预制板,房间隔板也是预制板,不用砌砖墙,当时在建筑上是新生事物。地基做好后,四层高的大板房很快竖立起来了,这是轻机厂第一座单元配套有独立卫生间的住房。
  到了正式分配工作,袁小明被分配到热处理班组。这个班组不大,一个男师傅姓黎,负责带袁小明,一个女师傅姓吴,带一个女徒弟,还有一个小师傅姓范,单干。
  师傅之间有着竞争,在技能上谁也不服谁,各干各的活。他们的竞争又影响到徒弟,黎师傅拿出看家本领要培养袁小明成高徒,吴师傅也使出全部招数培养她的女徒弟,并且在工作上一争高低。每当两个师傅争执不下时,小范师傅就充当和事佬。那个时代的工作氛围就像那个时代的标语一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厂里的业余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车间的年轻人在厂团委和车间团支部的组织下,到尧山去看映山红,到漓江边搞烧烤,跳过欢快的集体舞,唱过时尚的流行歌……不过,厂里规定学徒三年不能谈恋爱,谁谈就处分谁,轻则延期学徒转正,重则除名。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在偷偷地谈情说爱,一纸规定拦不住青春似火的年轻人。
  轻机厂规模不算大,但却五脏俱全,该有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计划经济之下的工厂对当时许多人来说就是一个“舒适圈”,它就像一栋坚不可摧的大厦,大厦里面的人远离外面的风雨,被保护得很好,进来的人很少想要出去。而袁小明却不这么想,他想考大学。
  那些年,工作之余袁小明都在看书,他有一个大学梦。但黎师傅希望袁小明一门心思学技术,今后接班,为此两人没少为此对峙。
  1979年,我国广播电视卫星教育(就是人们常说的“电大”)蓬勃兴起。电大创办初期教育的主要对象正是“文化大革命”中被耽误学习的广大在职职工、学校教师和城市知识青年,主要任务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走出传统校园。
  1983年3月,桂林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开设经济管理电大班,进行了第一次招生。轻机厂分得一个名额。经过厂里研究,最终推荐袁小明去考试,他在被推荐的人当中考取了第一名,终于圆了自己多年心心念念的大学梦。
  离开工厂脱产学习前,工友们给袁小明送了笔记本,笔记本上写道“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实现四化贡献力量”。在那个进厂最“热”的80年代初,他是最先尝试跳出“舒适圈”的那一批人。

  翻过青春一页
  轻机厂能做的产品很多,而比较主要的一个产品就是制糖设备。广西盛产甘蔗,糖业发达,当时许多糖厂用的制糖设备都来自轻机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轻机厂能生产日处理1000吨的全套制糖设备,年均产量1400吨左右,产品大概有七成销广西10多个糖厂,三成销往湖南钱粮湖糖厂、湖北鄂南糖厂、江西泰和糖厂以及福建、云南、四川等省的糖厂,有时还会出口几内亚、卢旺达、马里等国家。
  1986年,袁小明电大毕业回到厂里工作,一年后,国家出台政策“五大毕业生”支援乡镇企业可转干。“五大毕业生”指的是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和夜大学(分别简称电大、职大、业大、函大和夜大)的毕业生。袁小明响应号召去了乡镇企业。1989年考入市直机关。
  同样的1989年,自治区将轻机厂下放桂林市,市轻工系统对各厂领导人员进行了调整,43岁的杨韶被调到了一所新建的啤酒厂支持该厂发展,这个厂也就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漓泉啤酒厂。
  那个时期,无论人们是主动或是被动,他们开始离开那个生活了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小社会。当然,有人离开,也有新人进来,但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计划经济的大厦开始动摇,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已经来袭。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都由国家安排,生产什么东西,生产多少,用什么工具,用多少,都是一笔一画写在计划本上,企业只需要按上级给的计划指标生产供货,只要货做出来就有人拉走。改革开放后,国家改变了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实行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不再下达生产计划指标,企业要自己去根据市场变化做规划,找订单。
  轻机厂的发展一下子迷失了方向,而它身上之前看似不起眼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
  最初轻机厂的定位就是“多面手”,麻雀小,五脏全。但是这也意味着特色不够鲜明,没有特别能打的招牌产品。似乎做什么产品都可以试试,但做什么产品都不是最出彩的那个。
  那上面讲的制糖设备呢?
  要知道当时虽然广西盛产甘蔗,但基本集中在气候温暖的南部城市。榨糖属于季节性生产,10月份甘蔗成熟,糖厂就得开始加班加点。所以,与之配套的制糖设备与技术支持就应尽可能地减少时间、空间的距离,而轻机厂当初却建在了广西最北的城市——桂林。
  桂林的甘蔗种植相比而言太少,所以桂林的糖厂也很少。在计划经济时期,这距离远一点也没关系,反正生产出来,指定哪个糖厂买就得买。但进入残酷市场竞争以后,客户不会舍近求远。加上隔壁广东企业的强力冲击下,轻机厂的日子开始每况愈下。2003年,柳州市华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承债式整体收购桂林轻工机械厂。这本承载一代人记忆的“轻”春纪念册也就此翻到了最后一页。
  工厂虽然一去不返,但许多职工仍然居住在原本的宿舍区。与许多老宿舍一样,历经几十年风雨,这里的老房渐渐变成了危房。到2016年,桂林国投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桂林轻工机械厂生活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启动,这片“老破小”迎来了新生,项目至2019年竣工,受益群众达16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