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版:总书记,我们向您汇报[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市卫健委

上下同心 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4日    来源:桂林日报

  龙杏华副市长(左二)在桂林医学院检查指导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现场。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蒋平华(前排右二)在灌阳县大型临时疫苗接种点指导疫苗接种工作。
  桂林市支援百色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工作队领队、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张朝阳(左二)在百色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桂林援沪医疗队出发仪式。
  桂林市支援百色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工作队(部分人员)。
  市卫健委举行刘岳龙先进事迹报告会。
  桂林理工大学新冠疫苗接种点现场。
□本报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吴荣涛
  过去一年,当全球疫情波涛汹涌,国内疫情持续反复并已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严峻形势,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出现零星、散发的不利情况。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关键时刻,桂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和540万广大人民群众,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与病毒打擂、与时间赛跑,坚决巩固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桂林速度 成功处置疫情应急事件140余起
  4月20日,随着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并出院。标志着自3月17日起桂林市出现的本轮新冠肺炎疫情,经过34天的努力,所有确诊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实现“清零”!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疫情的影响,象山区、临桂区、荔浦市、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连续出现输入性阳性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沉着应对,市卫生健康等部门及广大医护工作者迅速行动,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赢得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而在过去的2021年,桂林也多次面临疫情发生的风险。所幸,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我市各有关部门果断出击,成功处置多起有可能暴发疫情的关联事件,一次次将风险及时消除。
  4小时完成核心流调,16小时完成250人的密接排查、3567人的第一次核酸采样及检测。这是2021年8月3日处理烟台市一新冠确诊病例在桂林活动关联事件时,桂林交出的“答卷”;
  集结市内10家医院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11个小时采集样本70635份、23个小时全部完成检测。在处置2021年8月7日阳朔县报告的一份新冠肺炎核酸可疑阳性标本事件中,整个过程速度之快,创造了披荆斩“疾”的“桂林速度”;
  去年12月5日晚至6日凌晨,当一名非法入境的阳性感染者及友人驾车“潜”回桂林并在临桂、秀峰、七星等城区到处“逍遥”,引发了严重的疫情防控风险,让整座桂林城市再度陷入“恐慌”。
  危急时刻,桂林市立即派出疾控、医务、公安等人员,星夜兼程开展流调、核酸检测、封锁或管控小区等应急处置工作。至12月6日24时便累计排查了相关密接人员62人、次密接246人,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酸采样和管控措施,采集相关环境样本36份,对阳性感染者、密接活动轨迹区域开展消杀;12月7日凌晨采集并完成检测核酸样本24309人份,结果均为阴性。
  为消弭风险隐患,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去年12月8日,桂林市对疫情防控进行“提级”,陆续派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桂林医学院二附院等广大医务人员,对临桂、秀峰、七星、象山等城区多个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最大程度地斩断疫情传播链条,消除安全隐患。
  “仅2021年,我们就处置新冠疫情应急事件145起,平均每月10起。”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事件包括病例相关调查、密接次密接追踪、同时空人员排查、涉疫物品追踪、非法入境人员调查等,顺利完成俄罗斯外长访华、2021中国—东盟“两会一节”、第六届中国(广西)—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全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桂林市“两会”等90余项重大活动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

  常抓不懈 持续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成功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除了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强大抗疫“战斗力”,也得益于我市持续高效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断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络,从源头斩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条。
  “现在做核酸检测已经非常方便了,直接在镇上采样,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得结果,非常好。”前段时间,临桂区五通镇居民李先生准备外出务工,按要求先要做核酸检测,对于在镇卫生院就能直接做核酸检测,他觉得非常方便。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我市按照“快、严、实”要求,持续推动建立和完善核酸检测机构、发热门诊、疫苗接种点等防控设施,初步形成了市区各大公立医疗机构和每个县都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多数医疗机构建有发热门诊(哨点诊室),以及二级以上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覆盖全部乡镇的疫苗接种点的良好格局,不断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2020年4月,我市部署在市直主要医疗机构、各县(市、区)及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全面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面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41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2个新冠病毒城市检测基地,新增12台移动检测设备、78台基因扩增仪和39台核酸提取仪,单日单样本最大检测能力达到24.1万管;大规模核酸检测时,按“10混1”混采单日可完成240万人核酸检测。同时,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全市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动态监管工作。据统计,仅2021年全年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58.74万人次,完成进口冷链样本检测66037份。特别是在2021年8月和12月,分别在阳朔县和七星、秀峰、临桂等组织开展的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实战中,成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有效提升了全市疫情防控应急处突能力。
  “外防输入”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为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防控,我市组建起包括“公卫、公安、大数据局、政法委”的市、县(市、区)两级流调网络,联合流调队伍近1500人,持续强化精准流调能力;同时,对集中隔离场所(点)等重点部位,严格落实“一点一院一专班”制度,全市设置集中隔离场所107个,累计隔离人员10050人,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低烧发热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之一。为有效排查感染隐患,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我市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与管理。目前,全市大多数医疗机构建有发热门诊(哨点诊室),21家定点发热门诊完成标准化改造,105家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设置了发热门诊(哨点诊室),一旦发现发热患者有相关症状,可第一时间报告和应急处置、第一时间将疑似患者和“病毒”隔离,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哨点作用。

  构筑免疫屏障 3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达91.66%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构筑人群免疫屏障、预防新冠肺炎出现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染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
  我市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人数、剂次数排在全区前列,据统计,截至4月21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达1114.52万剂次。其中,其中接种第一针437.39万剂次、第二针427.32万剂次、第三针249.81万剂次。3岁以上人群接种率91.66%。
  我市老年人口数量多,老年慢性病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还是非常高,而老年人接种疫苗获益明显,我市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发挥网底作用,积极联系服务辖区老年人群体,接种单位开辟“绿色通道”向老年人提供接种服务工作,全市稳妥、有序、安全、规范开展老年人接种工作,截至4月21日24时,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9.55万人,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79.35%,接种三针新冠病毒疫苗的60岁以上老年人也已达52.71万人,降低老年人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风险,有效保护老年人身体健康。

  逆行出征 6000余人次“白衣天使”驰援抗疫
  “我志愿到上海市支援抗疫!” 4月18日上午, 325名医疗队员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庄严宣誓,逆行出征,从桂林北站奔赴上海市,将主要负责起方舱医院诊疗、护理、采样、消杀、院感防控等工作。
  而在此前的4月15日,已派出中医医疗队员39人紧急驰援上海。“桂”人出征,共同守“沪”。勇敢出征的桂林医疗队员们,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赞扬。
  在守护好桂林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时,我市还多次派出工作队员奔赴区内外开展支援行动。
  从2020年初的“武汉疫情”,到2022年初百色市疫情,再到3月开始的上海市疫情,在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的危难时刻、在广大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惧病毒肆虐、不畏艰险挑战,一次次挺身而出、勇毅前行,他们化身白衣战士,在防控一线执甲战斗,与时间赛跑、以病魔鏖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据统计,2021年以来,我市先后派出6000余人次医护人员,陆续前往支援广西防城港、东兴、崇左、百色,以及上海等地,开展核酸采样、核酸检测、护理、诊疗、消杀、流调、院感防控、卫生监督等各项工作。
  其中,今年初发生的百色市疫情,仅2月5日至10日,我市便陆续派出2655名医疗队员,深入广大偏远山村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等工作。在支援上海市抗疫中,已分两批派出364名医疗队员并投入到紧张工作中,为全区乃至全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桂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