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发现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弥香山水间的六峝茶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尹文军 文/供图
  图①:月牙山张宝题诗摩崖石刻。
  图②:张宝笔下的《漓江泛槎图之月牙远眺》。
  图③:六峝地区与竹海伴生的野生茶树。 刘玉 摄  
  其实我在6年前就邂逅了六峝茶,蒙忘忧谷主刘玉馈赠手制的礼品六峝茶,向来不喝茶的我,转手就送给了同行的朋友,终致缘悭一面。直到前段时间刘谷主相邀品茗,向我们推荐他兴安华江老家的六峝茶,我很客气地说“初次品尝,这茶不错”,谷主一翻白眼:“比我上次送你的好喝?”我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才想起自己当年错过了一次好茶。
  谷主向我们简单介绍:华江为漓江发源地,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乡亲向有制茶传统,也有“贡茶”传说,可惜的是相关的历史记载现在很难见到了。我一听,解除尴尬的机会来了,赶紧说也许我可以试试。谷主微微一笑:“那查证文献资料的重任可就交给你了!”
道人也解游人渴,为我新煎六峝茶
  喝茶品茶我不在行,但查史料我还是小有心得的。一查之下吃了一惊,这六峝茶,果然大有名堂啊!
  先看月牙山小广寒旁的一方《登月牙山远眺》摩崖石刻:
  峭壁巑岏俨月牙,高亭极目望无涯。
  螺峰远近堆千点,雉堞回环锁万家。
  玉笋瑶簪山似画,丹枫紫桕叶如花。
  道人也解游人渴,为我新煎六峝茶。
  这位将六峝茶的大名铭刻在桂林山水之间的,是清代嘉、道年间的著名画家张宝。张宝好游历,足迹历十数省,自绘所见名胜,系以诗词,积百幅成《泛槎图》六集,其五有《漓江泛槎图》十二幅,这件摩崖刻诗,亦为“月牙远眺”一幅的题画诗。
  说到张宝,他于道光七年(1827年)游桂,不仅留下诸多画作,并在诸山间留下多方石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叠彩山石刻“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诗。作为一名知名画家,将桂林山水入画入诗,并与山水名画家荆浩、关仝的作品类比,这样的评价是很有影响力的,这句诗虽然距今不到200年,却已经成为咏叹桂林的名句,为人称道并被反复引用。
  张宝在欣赏、摹画桂林山水的同时,将六峝茶入诗,说明这个产于兴安山区里的茶叶,在当时的桂林已为主流。历史上桂林的茶叶生产和消费非常普遍,雍正《广西通志》卷31载:“茶,各州县出,而临桂之刘仙岩、兴安之六峝、全州之清湘特佳。”清代张心泰《粤游小志》记载广西的茶品:“广西如临桂之刘岩、全州之清湘,皆出茶,而最著者兴安之六峒。可消食,与云南之普洱仿佛。”“粤西人嗜之颇笃。”从这点来看,六峝茶不独在桂林,在广西名头也不小。
龙井何如六峝香,三碗依然故态狂
  六峝茶在广西的名头,可是经过广西“一把手”认证的。乾隆四年(1739年)秋,时广西布政史杨锡绂为两广总督马尔泰送行,回程经过城西十里两路口的广福王庙,并写下一诗:
  秋报功归广福王,停舆古庙坐回廊。
  一杯顿解相如渴,龙井何如六峝香。 
  好家伙,一下就把六峝茶拔高到龙井的地位了,估计这位藩台大人实在是太渴了。两年后,杨锡绂升任广西巡抚,可能仍念着当年六峝茶的好,于乾隆八年题奏重修了广福王庙。能得到广西“一把手”的品尝和赏识,可见六峝茶无论是档次还是品质都应该是不错的。
  号称“两粤文人之冠”的全州人蒋良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史料长编《东华录》。他在京与清朝宗室爱新觉罗·敦诚关系不错,把六峝茶作为家乡特产送给敦诚(身为全州人,没送全州清湘茶,说明六峝茶的确更好),并赠诗一首。这首诗没传下来,不过敦诚依韵和了一首七律,却留下了六峝茶的若干信息:
  蒋千之良骐(又号螺峰)编修赠六峝茶小诗寄谢叠前韵
  篛裹筠封出故乡,六峝山下晚云黄。
  岂因内翰小团月,早为南丰一瓣香。
  蟹眼沸汤鸣石鼎,松风如雨落山房。
  久辞水厄缘多病,三碗依然故态狂(坡翁有“枯肠未易禁三碗”之句)。
  从首联来看,六峝茶的包装“篛裹筠封”,均是竹制品,的确很有华江的地方特色。第二句中的小团月又称小龙团,为宋时名茶,制茶为圆饼形,上印龙凤图案,岁贡皇帝饮用,将茶类比小团月,说明赠茶的确如普洱,为团饼状。第三句“鸣石鼎”,是说六峝茶需煎煮,与张宝诗中的“新煎”相洽。第四句就夸张了,敦诚本来因身体原因不能多喝水,但面对“内翰小团月”的香气,完全失去了自制力,忍不住大饮三碗,还搬出苏东坡的名句作借口,六峝茶显得面子十足。
  既然地方大员和皇亲国戚都对六峝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不禁略微有些憧憬,会不会还有更高级别的品茶人,比如——皇上?
六峝风致不减,桃源兼产贡茶
  清代龚锡绅是六峝本土文化人,他的《听之草堂诗集》中,收录了与知县侯光职的六十首唱和诗,诗中多涉六峝茶(唱和诗如此高产,且以六峝茶为主要内容,看来是好茶友无疑)。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端午,龚到县城以茶叶馈侯,侯酬以六角竹扇;侯亦两至六峝与龚品茗论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人在深山太古家,嫏嬛福地拥高牙。
  诗情热极须消渴,领取清风漫煮茶。
  先生家六峝,水秀山清,代有文人,风致不减,桃源也。兼产名茶,曾入贡。
  侯光职于诗后注释,六峝山清水秀,为世外桃源,所产六峝茶曾经作为贡品。也就是说,六峝茶在道光之前,还真“孝敬”过皇上。不过这个“曾”字就很玄乎了,到底是什么时候,会不会只是个传说?
  好在立在华江乡千祥村的一块旧碑,为入贡提供了佐证。这块《永禁官差勒索茶笋竹木等项碑》,其实是块劣迹碑,记载了乾隆年间数起兴安地方官府欺压六峝瑶民的不法事实。这块碑已经被毁于特殊历史时期,所幸从事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工作者们于1958年曾录其文,并收入了《瑶族石刻录》一书。书中所载碑文有这样的记载:“嗣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四月十一日奉社水巡司林,票取贡茶一千七百斤。峒头目十人,每名下派买细茶一百七十斤。”这块碑碣就很明确了,至少在乾隆年间,六峝茶曾经是贡茶,而且贡茶是细茶,这与侯光职所述“曾入贡”可互相印证。
  中国是茶叶大国,历代朝廷对贡茶都颇为讲究,贡茶的发展为中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代茶业进入鼎盛时期,六峝茶能够成为广西代表茶跻身贡茶行列,说明其品质至少已经达到了中国名茶的“标准线”。
始安产茶自六峝,肯与蒙顶争珍奇
  进贡朝廷的是细茶,不过在普通百姓中间,流行的则是相对较粗的六峝茶。清代广西古文五大家之一、活跃于道光年间的彭昱尧,写有一首《六峝茶》诗,对茶的品质颇下笔墨:
  始安产茶自六峝,质粗味厚冲而夷。
  穷岩深邃饱雨露,所秉敦笃刊浮靡。
  破除烦渴功等耳,肯与蒙顶争珍奇。
  我生嗜好本淡泊,美者自美吾何知。
  砖垆石铫汲湘水,腐肠煎涤醒诗脾。
  颇类山中玉川子,一瓯松韵风飔飔。
  彭昱尧虽是平南人,但长时间寓居桂林,为“杉湖十子”之一,他对六峝茶显然是比较了解的。这首诗,形容六峝茶质粗味厚,平和朴实,与之类比的是另一款中国名茶“蒙顶茶”。当然,作者的本意是借茶抒怀,自己生性淡泊,与六峝茶是绝配,就如“茶仙”卢仝一样,隐居山中,不事功名,唯爱美茶相伴。彭昱尧在岭西五大家中才情最高,却也是唯一没有入仕的,只能顾影自怜,以深邃敦笃的六峝茶自拟,把五次会试不中形容得如此清新脱俗。
  以上为六峝茶写诗的,有地方大员,有皇亲宗室,有古文家,有画家,不过这些都是外地人,都没有到过六峝茶的产地。清代乾、嘉时期桂林的本土诗人朱依真,被袁枚推为“粤西诗人之冠”,曾亲至华江六峝地区,写下了“六峝即事”:
  野鸟当檐如款客,青山隔树欲窥人。
  芦帘寂静茶烟细,领略熙皥太古春。
  这首小诗我是比较喜欢的,冲淡、平和、静谧,与彭昱尧诗反映的特质相呼应,而且不经意间契合了六峝茶的一个特点“茶烟细”,意思是煮泡六峝茶时产生的烟气凝聚不散。2002年《兴安县志》描写六峝茶冲泡“揭盖后,汽水上冲,久久不散,形似凤尾,缭绕而上,一屋清香,嗅胜于喝”,似乎在为这位“粤西诗人之冠”作了精确注解。
家非素封莫敢购,跻身华产八大茶
  有这么多大腕级的人物站台,六峝茶已不仅仅是“粤西人嗜之颇笃”,口碑和销路早就冲出了广西。光绪《武冈州乡土志·商务》记载了当地的物资输入情况,其中有:“粗洞茶,产粤西华江六峒,陆运本城五千五百斤。”武冈也产茶,其茶“较安化产稍逊”,但每年也向汉口输出红茶和花香茶。六峝茶仅以粗茶品质,就能远销湖南,并在当地占一席之地,可见影响不小。衡阳人谢彬是著名的旅游家,写有《丙辰粤桂观兵》,他于1916年由桂返湘,途经华江六峝地区,特别提到“吾乡所日用之六洞茶,亦率产自六洞溪流域”,说明六峝茶在湘南一带是主流茶品。
  江西也是六峝茶的外销地,民国《吉安县志·民事志》记载了古时的饮茶习俗:“贫人多饮水,即有茶,其叶粗,盖土产无佳品。或龙井、香片、珠兰、毛尖、六峒、普洱,皆来自他省,家非素封,莫敢购也。”六峝茶在江西一举跻身高端茶品行列,没点身家的人都买不起。
  年事实上,光是江南已经不能容纳六峝茶的名气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奉天华产商品陈列所成立,主要展出中国各省的名优特产:“故凡本国天产品、工艺品,无不汇萃陈列,类别区分,榜其价值产地,签其性质能力,以供人民观览,俾商知所求,而工知所劝。”“采取品物之宗旨,天产品以产额富饶、有益国计民生者为主,工艺品以制造精良、可销中外者为主。”在陈列商品清单中,茶叶属于“天产品”,这其中有名有姓的茶叶只有八种,分别是江苏碧螺春,浙江龙井茶,广东古劳茶,广西六峝茶,福建武夷茶,湖南君山茶、溆浦茶、安化茶。广西的商品名单中,包括了米、棉、药材、竹木、藤器、肉桂油等十八个大类,仅六峝茶是列出商品产地的。如果说,前述古诗将六峝茶与龙井、蒙顶之类的名茶类比,可能还有艺术夸张的成分,那么在遥远的东北,六峝茶与碧螺春、龙井茶等中国名茶相提并论,这确是令人称奇的事实。
  民国时期,六峝茶声望不减,1935年田曙岚著《广西旅行记》、1941年张先辰编《广西经济地理》、1949年广西通志馆编《广西通志稿》等诸多刊物都对六峝茶进行了介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桂林桂东路、桂西路、中南路等规模稍大的食品杂货店,都会在门外亮出诸如“京果海味,六峝细茶”的招牌,以招徕、吸引顾客。《广西经济地理》载桂林西乡所产茶峒茶分粗、细两种,细茶品质较佳但产量不多,推测兴安六峝茶的生产情况应该类似,其细茶或作为贡品茶进贡朝廷,或作为高端茶行销市场,而粗茶则是清代民国流行广西乃至湘、赣的主打茶。至于六峝茶所属的茶类,按《粤游小志》记载,与普洱相仿;而敦诚诗云“内翰小团月”,亦如普洱呈饼状;朱依真“茶烟细”的形容,也与陈茶相契合,清代六峝茶应属于黑茶类。
林花谢春红,只有香如故
  遗憾的是,这样一款曾经声名远播大江南北的好茶叶,近几十年来却口碑日渐湮没。据了解,华江的竹产品近年来占据了主导,成为兴安县的支柱产业,农民为了多种毛竹,砍掉了不少茶树,这就影响了六峝茶的产生,而当地落后的茶叶生产技术,也成为其制约因素。
  遗憾之余,我也非常好奇,六峝茶为何能为地方大员、皇亲国戚、著名古文家、画家、诗人所推崇,甚至成为乾隆时期的贡品茶?这排面,妥妥的是广西第一名茶啊。至于茶的真实品质,以我不甚内行的品鉴能力,刘谷主手制的六峝茶,在汤色、香气、口感等方面,已经毫不逊色于我喝过的一些高端名茶。而且它生长在漓江发源地猫儿山附近,高山云雾缭绕,竹海清溪包围,生态条件是非常优良的。但六峝茶在生长、生产、加工方面究竟有何特点,这我完全外行,只有找机会向刘谷主讨教了。他多年来在六峝茶的生产、制作方面投入颇多,手制的六峝茶已经小有名气,作为六峝茶的传承人,我想他对这些应该是最了解的。
  关于“六峝”的名称,本文中出现了“六峝”“六峒”“六洞”等不同的写法,在最后作一个解释。“峝”与“峒”在古文字上是相通的,以目前我所掌握的文献来看,但凡清代雕版印刷的史籍,显示的都是“六峝茶”,张宝题于月牙山的摩崖石刻,以及他的“月牙远眺”题画诗,用的都是“峝”字,兴安华江地区在各方志典籍里也多作“六峝”。到了晚清和民国以后,铅印开始流行,为精简铅字,“峒”字取代了“峝”,不再有“峝”这个铅字,甚至还出现了“六垌”和“六洞”的写法。从还原历史的角度出发,“六峝茶”显然是更准确、更贴切的名称,但本文的引文仍尊重原作,对“六峒”“六洞”加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