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3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围棋赛中的申银皎。   (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为期17天的北京冬奥会于日前圆满落幕。在这场牵引着全世界目光的体育盛会中,各国运动员们同台竞技,展现了拼搏、信念、热爱带来的无限可能。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庸常碌碌的生活中,在某个时刻,我们所有人都会被体育精神打动——它不关乎奖牌的多少、颜色,而是在于有一群人,他们代表着人类,向那些坚不可摧的天然壁垒、障碍、结界发起一次次冲击与挑战。当执矛勇士铩羽而归,不完美依然很完美。
  今天的《桂林人》,我们选择了两位桂林体育界的人物,一位是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国内技术官员、跨界女孩王一婷;一位是见证并参与了桂林体育发展的老体育人申银皎。前者是“00后”,后者是“40后”。一老一少的体育人年纪相差一甲子,但不变的是在漫长岁月中,对体育运动和体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盐街走出的体育人申银皎:青山明月不见老
□通讯员 秦春晓
  北国早春,一场世界级的体育盛会正在持续。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将五湖四海的运动员汇聚于此,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回望桂林的体育事业,有一位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值得铭记。他就是八旬老人申银皎。从七岁初次接触乒乓球到如今的八十高龄,申银皎的一生可以说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乒乓少年崭露头角
  1942年,申银皎出生在湖南邵东。两岁时,由于日军进犯,父母不得不带着他四处逃难,就这样随着难民们来到了桂林,并在盐街落脚(今天的福棠街)。
  七岁那年,父母迫于生计,将他送到大圩镇,跟着姑爹、姑妈生活、读书。在那里,申银皎学会打乒乓球,痴迷球竟到了忘记吃饭的程度。姑爹说,乒乓球不能当饭吃。怕影响他的前途,姑妈便将其送回到盐街。
  申银皎对乒乓球的痴迷与日俱增。1958年,在梧州举行的全区青少年乒乓球赛上,作为三中初三学生的申银皎一举夺得冠军,从此走上了乒乓球的专业道路。
  1959年,自治区集训运动员准备参加首届全运会。当年3月,全区举行乒乓球选拔赛,申银皎获得单打冠军;搭档陈彦桂获混合双打冠军。在随后的中南五省以及中南和西南三省乒乓球赛中,他和李华骏获男双冠军(集体两次获男团冠军;梁木森获男单冠军,他后来晋升为自治区体委副主任)。由于球技高超,三人还被誉为当时桂林乒坛的“三剑客”。

  青春献给体育事业
  1984年,申银皎主持桂林市体委的工作,一直到地市合并。
  1984年10月,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到桂林考察,申银皎抓住陪同考察的机会,向上级申请支持。但全国这么多地方为何偏偏要给桂林?申银皎拿出了一张王牌。
  20年前的1963年,桂林17岁的王维俭在印尼雅加达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体操比赛中,技压群芳,力夺个人全能、自由体操、平衡木、跳马四块金牌,荣立特等功,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新华社曾播发她“前空翻下”的照片,赞誉其为“体操公主”。申银皎说,“体操公主”的家乡应当有体操学校。听罢,徐副主任当即拍了板,市政府也同时拿出建校专项资金。
  1985年,桂林体操学校动工兴建,有4个培训项目,是全国四所重点体操学校之一。从此,桂林籍的女子体操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桂林体操学校先后培养了十个世界冠军、几十个洲际和几百个全国冠军。
  1986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在市中心的体育场建一个全市人民盼望了30年的体育馆。次年,刚过完春节,体育馆就举行了动工典礼。仅用了12个月不到,一座“20年不落后”的体育馆竣工落成。少有人知的是,为了该馆的建设,身为副指挥长兼筹备处主任的申银皎放弃了新加坡聘他当高级教练的机会,也没去外省学习、考察,被同行用桂林的市井俚语说,是个“哈崽”!

  从赛场内到赛场外
  申银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更是一位好的教练员。一次,他去临桂五通检查工作,看到镇中心小学简陋的举重设施时,不但给他们批了政策允许的款项,还下拨了训练用的器材。当时的民办教师兼业余教练唐运贵,来市里汇报工作时,申银皎还留他下来,在家里吃饭。后来,唐运贵把培养出来的唐灵生、肖建刚等几个举重苗子送到桂林体校,创造了举重界的神话。
  陈夏仁教练因历史遗留问题没解决,在临桂待不下去了,想调到广东的湛江去发展。申银皎知道这件事后,立马找到县领导,帮她解决这一后顾之忧。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夏仁教练在没有跳水池的特殊情况下,竟取得全区跳水“十连冠”的优异成绩。
  1990年,陈教练培养出李婷、李娆两棵跳水好苗子。两姐妹随后也叱咤中国跳水界。
  1984年7月4日,从桂林业余体校起步的杨本培教练带领中国青年摔跤队去华盛顿参加世界青年古典式摔跤锦标赛。我市的邓学文、王文贵获两金,实现中国摔跤项目在世界摔跤史上“零”的突破。杨教练分别得到国家体委李梦华主任和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罗格主席的接见。
  在围棋界,也流传着申银皎的故事。1985年,他把棋手白起一调到市体校围棋队。1986、1988年,白起一获广西区运会围棋个人冠军;1989年,申银皎带领白起一与葵忠阳代表桂林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届“中华杯”围棋锦标赛,获团体冠军,受到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1992年,在第七届区运会上,桂林成年、青少年组获总分第一,以18块金牌的优势,超过南宁,这是广西解放后的首次。因此也引起了区体委的关注。区里找到申银皎,要他到区里当副主任。他说,桂林更需要他,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调南宁的事,被他婉拒了。
  说到这里,参加过区七运会、原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的苏涛感慨不已:1988年以前,桂林羽毛球运动基本上是空白。自从在区七运会上,桂林从南宁市的手上抢到三块金牌后,就实现了逆袭!这和申主任引进专业人才是分不开的——1989年,申银皎不仅将培养出国家队羽毛球杨明教练的覃智强老师从河池调到桂林,还从百色引进田径专业的郭水仕教练。后来,郭教练成为市体校的副校长。
  一次,申银皎偶然看到袁朝晖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刻苦训练,毫不犹豫地立马把他引到室内,将市体育馆闲置的场地,提供给他用。
  在申银皎的帮助下,袁朝晖教练自1996年建立桂林青少年网球队。该队参加广西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共获得80多块金牌;参加历届广西网球公开赛,共获得21块金牌。
  “青山明月不见老,茅舍白云任去留。”这两句诗,也许是申银皎潇洒人生的真实写照。

  跨界女孩王一婷: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御风而行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本届冬奥会上,有一位桂林籍女孩的身影。作为雪地赛场的技术官员,她在赛场上以自己的方式圆了冬奥的梦。

  跨出“舒适圈”的甜酷女孩
  从体操运动员到双板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温暖如春的南方到冰天雪地的北方,“00后”桂林女孩王一婷纵身一跃,完成了2000公里的地理跨界,也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2007年,4岁的王一婷因身体条件优势,被选入桂林体操学校。在之后的8年中,王一婷作为专业体操运动员,日复一日地在皮垫、蹦床、单杠、空翻中度过。而对于运动员而言,意外永远会在下一秒出现。一场小事故,中断了王一婷的体操之路。由于术后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休整了一年的王一婷陷入了体能下降、体重上涨的困境。练体操渐感力不从心,未到15岁的王一婷,不甘就这样终结自己的运动生涯。2017年,在看到一份跨界跨项目选才的文件后,王一婷作出了一个决定:加入国家队,成为一名双板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王一婷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桂林基本难见冰雪。从南到北,从夏季项目跨界到冬季项目,对于王一婷而言充满了未知的快乐,也伴随着重重挑战。由于长期练习体操,王一婷的肌肉记忆已经停留在了体操上。以空翻为例,即便在练习体操时已经给王一婷积累了很多空翻经验,但真正到滑雪运动上,腾空、起跳、空翻、转体的角度和技巧仍有很大差别。
  就这样,王一婷从一个成熟的体操运动员回到了双板“小白”,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王一婷直言,和体操运动相比,雪上运动显然更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体操运动员摔下的时候还有保护垫,而雪上运动员下方只有雪。尽管奥运冠军谷爱凌说“柔软且颗粒状的雪在我的雪板下流过的时候,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只有同为雪上运动员的人才能理解那都是疼痛换来的诗意。
  河北是王一婷长期训练的地方。远离家乡的王一婷,在这里看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雪。白皑皑的山坡,是她在繁重的训练之余的精神慰藉:“南方人对雪,总是有一种执念。”
  王一婷说,自己身边的朋友亲人都曾经对她的跨界感到惊讶。在大家看来,一个基本没见过雪的南方人去从事雪上运动本身就很具有挑战性。加上从夏季运动跨到冬季运动,也给王一婷带来了专业上的难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雪训练不到半年,王一婷便斩获了全国双板自由式坡面障碍技巧专业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美的冬奥
  2022年,一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松树迎客,折柳寄情,恢弘精美的开闭幕式、高科技的专业场地、主办方的热情好客,中国人的浪漫正通过冬奥会传递到了全球。
  在这场四年一度的盛会中,有王一婷的身影。冬奥会前夕,本来就是专业运动员出身的王一婷,当选为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云顶赛区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的平整。
  自由式滑雪属于技巧性比赛,对场地的平整度要求极高。如果场地内有积雪或者雪块,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滑行速度。而没有速度,就产生不了高度,空中的动作就没办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因此,这是一项外人看来简单,但业内人士却极其重视的工作。尽管冬奥会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创造的新型造雪机、压雪车以及其他高科技技术,但很多细节之处仍需要专业人员打磨。
  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赛道,每逢比赛的日子,王一婷和团队就得清晨5点起床,6点准时上山。在漫天风雪和微熹晨光中,王一婷要将头一天推雪拆下来的围栏重新搭建起来,然后穿上雪板到赛道里滑行,直到将雪地里的棱滑平整。当所有运动员完成第一轮比赛后,王一婷和平整员们需要到场地里滑行推雪。在冬奥会期间,他们是没有轮班和午休的。
  让王一婷印象深刻的是,2月13日清晨,冬奥会上降下了虎年的第一场雪。雪上的气温是零下20℃。飘飘洒洒的雪无疑给平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王一婷和其他十二个平整员冒着严寒,整整用了四天,才将自然降雪彻底清除。
  但冬奥会也给王一婷带来了毕生难忘的记忆。我国的冰雪赛场得到奥委会和各国运动员的交口称赞。澳大利亚冬奥会代表团团长杰夫·利普舒特在媒体前不吝赞扬地说:“这里的大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场地设计非常完美!”“传奇单板王”肖恩·怀特也在社交平台上对U型场地作出了高度评价:“雪的状况很棒、很干,很结实的雪,我认为这就是U型场地看起来如此完美的原因。”
  由于要随时平整比赛现场,王一婷在雪地上近距离地见证了许多奇迹的诞生和传奇的落幕。这一届冬奥会也是“传奇单板王”肖恩·怀特的告别演出。看到一代偶像告别赛场,王一婷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冬奥会落幕后,王一婷也要回到大学里去继续深造。2020年,她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上运动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关于未来,她坦言还没有设定方向,但基本上也与体育有关。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个下雪的日子,都要畅快地御风而行。
  不设限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