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老人学不会“断舍离”?

“囤囤囤”的背后,或另有隐情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2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因岳母爱囤杂物,我们几乎和她断绝往来
  讲述人:王先生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和妻子会因为一袋旧衣服和岳母断绝往来。
  妻子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授,知书达礼,为人富有涵养。第一次见面,二老得体的谈吐举止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时常开玩笑对妻子说,与其说我当初喜欢她,不如说我喜欢二老。我认为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差。事实也证明,妻子的确各方面优秀,无可指摘,我们相处和睦,感情非常好。
  可是婚后第十年,我慢慢注意到岳母的“囤物癖”越来越严重。我们拿回家的菜,冻起来舍不得吃,导致冰箱里塞得满满的,打开就是一股怪味。逢年过节,拿回去的果子也攒着不吃,最后只能把发霉的果子全部丢掉。这还不是大问题,逢年过节我们一大家子出去聚餐,吃不完的菜二老总会打包回来。打包用的一次性饭盒总会被刷干净放起来,久而久之,厨房里的一次性饭盒、环保袋、塑料袋越来越多,占据了通道。还有喝完的牛奶盒子、各种快递箱子、街上发的宣传单、看完的旧报纸,林林总总把书房堆满了。我们每次说要扔掉,二老都会批评我们不会过日子。“这些攒起来可以卖给回收破烂的,虽然没有几块钱,但废物利用不是更环保吗?”看二老说得在理,我们也不再干预。然而,废弃物已经攒得很多了也没见二老拿去回收站。
  岳父母不仅“省”,还会“捡”,捡别人丢弃在外面的各种东西。有一次,岳母从外面捡了一个大床垫,还有几把椅子,吭哧吭哧搬回家把大家都吓了一跳。“真搞不懂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浪费。”岳母摇头抱怨着,开始洗刷捡来的旧家具。“家里已经有床垫了,放不下了。”我们提醒她,可她宁愿放在客厅里当成地垫也不愿意再扔出去。除此之外,她还捡回了不少旧乐器、旧电器。本来三室两厅挺宽敞,现在被这些杂物堆得没有下脚的地方。
  妻子有“断舍离”的习惯。有一些衣服,或许因为质量、款式的原因,再也不会穿了。她打包准备扔掉,没想到又被岳母捡了回来。“你不穿我可以穿呀。”岳母一件件地将妻子淘汰的衣服放入了自己的衣橱。由于多年不整理不清除,岳母的衣服已经装满了三个大衣柜。
  更要命的是,岳母学会网购后,一面买,一面捡,家里囤积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到去年,我们回去只能坐在一个角落里吃饭。房间也因为东西太多,仅能放一张床。每天,岳母就和满屋子的旧物一起睡觉。因为受不了家里脏乱得像个垃圾场,妻子每次回去必劝父母丢掉一些旧物。每次也因为节俭和“断舍离”的理念冲突而爆发争吵。
  最近一次,妻子实在无法忍受老人囤积捡回来的瓶瓶罐罐,将其扔掉未果,与母亲爆发了激烈争吵。最后老人直言,房子是她的,生活也是她的,晚辈不应该干涉。这句话让妻子伤心了很久,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去了。
  妻子不理解,明明老人生活条件不错,为何还要捡垃圾、囤垃圾?她不止一次地向我表达过她的烦恼:过几十年老人不在了以后,这一屋子的垃圾和旧物应该如何处置?说实话,我也很发愁。

让老人“断舍离”有多难?
  王先生的疑惑,在知乎上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解答频道。因老年人囤物、恋物而诱发的家庭矛盾并不少见。
  一位求助者称,他家老人酷爱囤物,从几十年前的旧报纸、杂志、棉被、尿布,到各式老旧家具、破烂的电风扇钟表,无一不囤,最后堆得家里仅有一条一人宽的过道。晚辈们因为无法忍受宁愿出去租房住。
  更有甚者,连装修时的各种建筑垃圾、边角料都不扔,直接堆放在阳台。有的老人,还极度缺乏安全感,家中电、水、煤气等设施损坏后也不愿意修理,总害怕修理工会顺手牵羊,把自己囤积的东西拿走。不少晚辈也试过偷偷丢掉老人家的东西,但无一例外都被老人捡了回来。
  老年人为何“恋物”?心理学上普遍认为,这与上一辈人的经历、习惯和认知有关。老年人普遍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岁月,加上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物资也不是很充裕,基本上都要凭票限量购买,因此在老一辈人脑海中,早早就埋下了惜物、储备的观点。
  但事实上,随着囤积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可能都想不起来、找不到这些东西,更别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比方说,几乎很多人都有一个抽屉,里面装满了旧物,不再用的旧手机、各种充电线、票据、信件、用了几页的笔记本。明明知道自己也许“永远不会再用”却舍不得丢,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囤积强迫症”,也叫囤积障碍。它是一种因知觉到物品的需要却难以丢弃、难与物品分离并导致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精神疾病。成人囤积强迫症发病率约在1%-3%,在老年人、低收入人群中较为常见。
  “囤积强迫症”的症状有:过分执着于过去用过的物品,即便拥有的时间很短,也不愿意丢弃(比如说一张卫生纸,用过了还要反复再利用);当舍弃一样物品时,会非常痛苦,不断说服自己,找理由将它们留下;无限制购买或者是四处收留一些自己用不着的,便宜的东西;住所拥挤或凌乱,大量囤积物品,堆积如山;常常需要家庭成员强制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囤积强迫症不经干预和科学治疗,会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个19世纪80年代发生在美国曼哈顿的故事。一对科利尔兄弟,他们与外界彻底隔离,弟弟每天深夜出门搜集各类废弃物,直至将家里堆砌成为一座垃圾场。为了防止盗贼偷他们的“宝贝”,两人还在屋内设了各种陷阱和机关。某天,弟弟不慎被机关绊倒,被130吨垃圾砸死。哥哥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也很快被饿死。由于案例过于极端,医学界后来索性用科利尔兄弟的名字命名囤积症。
  BBC也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无法停止——停不下来的囤积狂》。纪录片里展示了三个囤积障碍患者的日常,三名患者都是独居者,并且家中堆满了各种物品,以至于家里成为废旧仓品库,不得不从后院翻入房间。因为囤积了过多物品,房间数年没有打扫,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在苏州市,一位姓孙的患者的囤物癖也登上了媒体。孙姓患者租了小区内的车库,专门用来囤放捡来的垃圾。他和老伴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不下5000元。据他说,自己捡垃圾并不为了钱,单纯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患者的囤积癖给整个小区带来了困扰。几年下来,街坊邻居、社区工作人员不停地为他清理垃圾,但不到一个月车库内又堆满了垃圾。
  值得注意的是,囤积强迫症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有可能与脑部损伤有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王树青介绍说,有神经心理学家发现,这种“病态”的收集癖是有其脑机制的,例如2005年在Brai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一些病人在前额叶损伤后会开始出现这些囤物的情况。根据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有注意、记忆、执行功能及自我控制等认知损害。严重囤积物品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的症状之一,或是脑病征兆。
  王树青表示,一旦发现家人有不正常的囤积行为,尽早就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老年痴呆患者会对整个家庭乃至邻居、社区造成影响,因此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式可能会更适合他们。

帮助老年人“脱敏”,
耐心、陪伴、合理的方法不可少

  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过分的囤积和节俭,不仅于身心无益,还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说了很多次了也不听”、“偷偷扔了又捡回来”,在年轻人“断舍离”和老一辈“囤积”的拉锯战中,彼此都很难真正地说动对方。
  要想帮助老年人逐渐缓解囤积强迫症,专家建议,要加入一些耐心、陪伴以及运用合理的方法。
  广西丽沙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伙创始人、心理咨询师舒畅表示,老年人的囤积习惯并不是一天养成的。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老年人囤物的意识和习惯,都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办法分清楚“节俭”、“收藏”、“恋物”的界限。作为子女、家人,应该首先予以充分理解。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物资匮乏,所以获得并保留物品的欲望与生俱来。尤其是老年人都是苦过来、饿过来的,囤积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抵御风险,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还有一点常常被忽略的是,由于老年人逐渐老去,加上孩子们的关心和陪伴都是“走形”不走心,他们逐渐感到自己“不被需要”。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将个人价值投射到物品上去,捡垃圾、捡破烂回来修理,以寻求实现点个人价值。因此,子女们要做的是每次回去,放下手机,真正地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听他们诉说烦心事、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让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被关注的感觉,转移他们对物质的执念。
  还有的老年人,可能在儿时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念念不忘的一个玩具、一件衣服,等到老了有能力满足自己愿望的时候,受补偿心态的驱使,他们就会买很多类似的回来或者收集相关的物品。作为家人,要尝试着换位,多一些理解,同时与老人们一起正视心理上和病理上的问题。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治疗手段,来帮助老年人逐渐缓解囤物强迫症。如认知行为治疗法、脱敏治疗法、培养兴趣爱好转移等。
  比如,大部分囤积强迫症患者对物品往往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执着和感情。如果强制性地扔掉,往往会得到他们强烈的抵抗。切记不要争吵,甚至是未经过允许直接丢弃他们的物品。大规模的清理,只会导致老年人经受更多的痛苦和焦虑,从而变本加厉。这时候,作为家人,可以试着让他们做出取舍,协助他们将物品分为“坏掉/没有用/暂时用不着”几类,鼓励他们舍弃一些。并且让他们看到,在放弃一些物品后,生活并没有太大差别,反复强化这种暗示,老人就能够在一次次舍弃中逐步脱敏。
  对于囤积强迫症较为严重的老人,家人不妨首先持开放的态度。比如,在家里单独开辟一个空间,放置他们收集的东西。有些老人喜欢夜里出门拾荒,家人要首先保证老人的安全,可以先从说服老人不再出门拾荒开始,发动亲朋好友,收集好瓶瓶罐罐给他们。再逐渐在日常生活中灌输“断舍离”和整洁房间有益身心的观念。在囤积物品时,建议家人问老人一些问题,如“总有一天还会用,是真的会用上吗?”“这些东西真的喜欢吗?对生活真的有意义吗?”“舍弃它们生活真的会有所不同吗?”
  鼓励老人多参与社交、文化娱乐活动,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当精神有所寄托时,老人对物品的欲望和执念就会得到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