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桂林故事[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李商隐在桂林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2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大美昭州
      钟义参 摄
  图②:今日昭州,大美三江口
      黄俊霖 摄
  图③:李商隐画像
     (图片源自网络)
  公元847年农历三月初七,被贬谪的给事中郑亚离京,赴桂林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使。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著名诗人、骈文家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词造诣自不用评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构思新奇、风格秾丽的奇句,从唐代一直口口传诵至今。
  可惜造化弄人,李商隐大半生都陷入了“牛李党之争”,郁郁不得志。一方面,他时常喟叹命运的颠簸无常;另一方面,流离失所、身体羸弱、仕途失恃,又给了李商隐无穷尽的创作灵感。
  在桂林的一年时间,李商隐创作出了32首诗歌。其中五律诗歌的造诣已经日臻成熟,达到了一个巅峰。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夹城之夏
  这是大中元年的三月初七,春寒料峭。
  一年前,唐宣宗即位,开始大力整治前朝宰相李德裕的“李党”相关人物。被视为“李党”的给事中郑亚自然也受到牵连,于是被调离京城,派往桂州,也就是桂林,任桂州刺史兼桂管防御、观察使等职。
  接到任命后,郑亚随即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兴许是念在郑亚和自己是荥阳老乡的桑梓之情,或是在秘书省干得并不称心,或许是家里实在是需要钱,李商隐痛别刚刚分娩了二胎的妻子和刚刚中了进士的弟弟羲叟,一步三回头地告别长安南下桂林。
  郑亚和李商隐赴桂路线是先陆路再水路,经由邓州(现今河南邓县)、襄州(现今湖北襄阳)、荆州(现今湖北江陵),乘船过洞庭湖后抵达潭州(现今湖南长沙),再到桂林。一路上走走停停,遭遇了凶险的大浪、洪水,终于在五月初九日抵达桂林。
  初到桂林,远离长安,岭南的奇异风土人情让李商隐感觉到了新鲜。“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李商隐提笔,几乎是用白描和实写的方式,记录下了初到桂林的景象。
  在桂林总得有一处安身之地。李商隐随后就在诗中透露了些许:“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夹城,在唐代莫休符所著的《桂林风土记》中有所记载。它的具体范围是:“从子城西北角二百步,此上抵伏波山。缘江南下,抵子城逍遥楼,周回六七里。”李商隐所居住的夹城,一说是在独秀峰西侧,一说是在叠彩山东南麓紧邻江滨处。总之,在夹城的寓所里,李商隐总算是安定下来了。
  暂时落了脚的李商隐,开始仔细地打量起了四周。李商隐依旧用自己最擅长的诗歌方式,记录自己对桂林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日常所思。
  “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在家中就能听到清脆的鸟语,可以闻到花香,想想看就颇有一番景致;“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可以看得出李商隐的寓所附近有池塘,塘中还有文人喜爱的莲。“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也许李商隐平常无事的时候,会独倚夹城中的高楼远眺。家中的采光可能并不是很好,黄昏时候隐隐透入霞光,更有一番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阴翳之美。
  桂林的春夏之交多雨。在一次久雨放晴后,李商隐在夹城上的寓所写下了名篇《晚晴》。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以宏阔的视野来书写微小的命运,由物度己,由己度人,颇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大格局和对苍生厚重的人文关怀。这句神来之笔,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并引用至今。

  挂在深树的晚实
  春去夏清,李商隐在桂林的生活和工作渐渐走上正轨。作为掌书记,李商隐要负责起草文书,上传下达,写作量是很大的。从董乃斌所著《李商隐传》和李商隐留存至今的遗文来看,在桂林期间,李商隐所起草的文书达到了70余篇,其中除了上呈朝廷的表状,还有各类官场上的往来之作,还有代郑亚写给“牛党”的书信。
  入秋,郑亚派李商隐代表自己到江陵去问候荆南节度使郑肃。早在郑亚和李商隐赴桂途中,郑肃就予以款待,所以这次行程是一次回礼。李商隐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提上了礼品和桂林的土特产,向北出发。
  郑亚对李商隐是有欣赏和倚重的情怀在的。不然,他也不会在之后几个月,把治理昭州(现今平乐)的重任派给李商隐。就在几个月前,昭州的刺史不知所终。于是按照唐朝的制度,是要由观察使派专人摄守顶缺的。李商隐就这样当上了代理郡守。
  古昭州当时仍是一派“野蛮生长”的状态,不仅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多民族混居的局面也很复杂,官民之间的矛盾不时爆发。从李商隐的《异俗二首》中可窥见一斑。爆发的疟疾、忙于生计和苦于奔波的平民,让李商隐悲伤之后又奋发。多年无辜地受党派之争所牵连,命途多舛的他迫切地想在昭州干出一番成绩。他甚至勇敢地发出了“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这样的豪言壮语。
  李商隐的前半生饱尝各种郁郁不得志之苦。李商隐的家族早年兴旺,但数百年后早已式微。从高祖辈开始,李氏几代早逝,孱弱的体质竟一直传了下来,无一高寿。李商隐的父亲,甚至将高寿的祈愿藏在了孩子们的名字里。“商隐”来源于“商山四皓”的典故,既希望孩子能够有辅佐帝王之才能和境遇,又希望他能够像“商山四皓”的四位长者一样长寿。
  可惜命运总是无巧不成书。李商隐屡试不中,并非没有才华,而是出身“衰门”,自己又不愿意像当时的达官贵族的孩子一样,去走关系,导致李商隐在26岁的时候才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漫长的苦读后,李商隐终于谋到了一官半职。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将其招入幕下,并许配了自己的女儿给李商隐。这段婚姻是李商隐卷入“牛李”党派之争的开始。
  在随后的数年,李商隐或在授官考试中被除名,或被远调,或因为政见不同被排挤,总之就是一路坎坷一路艰辛。在赴桂林前,其实李商隐已经很接近政治和升迁的中心了,眼看着重振衰门有望,但因为武宗的中毒身亡,宣宗即位后大肆打压“李党”人士而化为泡沫。
  如今,李商隐远离政治中心,在5000里外的岭南。可是不幸还是像一缕幽魂,紧紧地缠住了他。正当他想在昭州施展拳脚时,郑亚也因为两党之争再度被贬谪,前往循州。于是李商隐再次“失业”。
  几度沉浮,欲求不得,总倒在临门一脚,让李商隐不得不对命运产生了埋怨。从备受郑亚信任,以为能实现人生抱负,欣欣然写下“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到《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中的“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桂林终究没有成为李商隐的再度起飞之地。李商隐以樱桃自况,“晚实”被鸟啄食的情景正如他始终怀才不遇的情境。
  命运不幸诗家幸。李商隐虽然仕途不顺,但在诗歌的造诣上却是逐渐炉火纯青。在桂林,李商隐留下了32首诗。这些诗歌体现了李商隐极高的文学造诣,其中名篇、名句层出不穷。后人还专门将“李商隐寓桂诗”作为课题来研究。尤其是在桂林期间,李商隐创作了大量的五律诗歌,如《桂林》《晚晴》《思归》等,数量接近20首,占李商隐一生五律诗歌的1/3。
  在李商隐前往江陵的途中,他曾经在舟上逐一将随身携带的诗稿一一阅过。走马灯似的大半生在眼前晃过,一生中意难平的事也逐一闪回。纵使能诗会文,名扬天下又如何?李商隐愤愤地想,甚至动了焚掉诗稿的念头。但终究还是按捺下来了。在浮世中,唯有一纸一笔、一豆一灯,能成为他抵住洪荒乱流的支柱。
  孔雀万里归
  大中二年三月至四月间,李商隐辞别桂林,踏上北归之途。
  面临着生计的压力,李商隐曾经向旧友令狐绹求助。结果令狐绹也因两党之争对其有成见,并未答应。李商隐只得另考职位,当上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没过多久,李商隐回到长安。
  此番离去,李商隐带上了一样很珍贵的纪念品。他郑重地邀请好友来观赏,还和大家以此为主题对诗唱和。全诗如下: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屏风临烛釦,捍拨倚香脐。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没错,这首诗的名字正是《和孙朴韦蟾孔雀咏》。而李商隐从桂林带走的是当时并不多见的孔雀。
  没有人知道李商隐是从何处得到的孔雀,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将孔雀运到千里之外的京城。诗中的“三梁”,正是桂林代称。阳江,在桂林原文昌门三石梁附近汇入漓江,故古诗中常以“三梁”代指桂林一带。
  离桂一年后,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赏识,前往徐州任职。这仿佛又为李商隐点燃了一丝希望。然而不幸再度来临,仅一年有余,卢病逝于春风之中。李商隐再度失去依靠。
  五年后,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也病逝春天。
  孔雀尾巴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复凋,与花萼相荣相衰。李商隐终究没有像这傲气的孔雀一样,“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更像是这雀尾,随着历史沉浮而沉浮。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李商隐死在公元858年,45岁。他奋力一生,也没有打破萦绕在李氏家族上方的早亡魔咒,更没能重振家门。但是他的才情和诗文却比他留在人世间的呼吸要久远得多。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诗句中,感受到他在文字世界那肆意驰骋的自由与不羁,那种不可言说的、带着脆弱的美丽和神秘。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曾是寂寥金烬暗,端午消息石榴红”;“一窗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并非诗句晦涩难懂,而是李商隐有意将自己的种种经历以文字封藏。后人要想读懂诗中和诗外之意,得经过层层解构、释义,甚至加以各种揣测,然后找到诗人埋下的似是而非的“彩蛋”。
  在历史厚厚的风烟和飘忽迷离的诗句间,没有人能真正还原真实的李商隐。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我们隔着一千年,在同一个地方,赏着同样的山水、清风、朗月,也曾为馥郁的桂花、高洁的莲而一见倾心。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