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之美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钱续坤
之所以突然想到算盘,缘于一场学校晚会上的猜谜活动,其谜面为:“一校分成两院落,两个院里学生多;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在科技相对发达的电子时代,让一批稚气未脱的青少年来揭晓这个谜底,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门,并且绝大多数孩子对“算盘”这个过去常用的计算工具是一脸茫然;即使像我这样算是涉世较深的中年人,也是一时思维阻塞而不曾想起。
算盘,又作祘盘,亦称珠算盘,是我国古代创造发明的重要成就之一,人们常常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既然算盘拥有如此高的地位,那么其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历史渊源上。算盘是由最早的“筹算”(运用一种竹签作为筹码来进行运算)逐步演变而来的,其发明者至今尚无法考证,不过它的使用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就曾写过一部《数术纪遗》,其中著录了14种算法,第13种即称“珠算”,并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数学家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至于“算盘”这个名称的出现,史学家大多认为源于元代学者刘因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书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此外,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的正面柜台上就赫然画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当然,有关算盘的历史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在工作闲暇和茶余饭后慢慢求证或细细品读,也算是美事一桩吧!
算盘之美,其次美在它的形制构造上。算盘的规格一般呈长方形,结构由框、梁、档和珠组成。其四周为“框”,中间的横条称“梁”,从上边贯穿横梁至下边的小棒叫“档”,亦名“杆”;其上的珠子书面语为“算珠”,俗称“算盘子”。学习算盘,首先必须熟悉算珠的相关常识,即梁上的两颗珠子每颗都表示5,梁下的五颗珠子每颗都表示1,此乃其一;要懂得如何采取十进制“进位退位”,这是其二;其三,运算时一定要分清“个十百千万”的对位。只要对这三个常识熟记于心,能够准确读数和掌握进退位的方法,就基本解决了算盘加减法的技术问题,至于熟练程度或技术高低,则靠自己的思想悟性与练习程度了。相对而言,算盘的乘除法就要复杂得多,学乘法必须熟记全部乘法口诀,了解“留头乘”、“破头乘”、“彻尾乘”等方法技巧;学除法必须背熟九归口诀,同时在“商除法”、“扒皮除法”、“归除法”等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有可能全面提高脑、眼、手的协调速度和配合能力,达到敏捷快速、得心应手的地步。
算盘之美,还美在它的民俗寓意上。自古以来,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打得一手好算盘,是求职谋生的基本条件。算盘总是用来算钱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它通常被人们用来寓意“招财进宝”,成了“财路亨通”的象征;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在嫁娶中,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必须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的“六证”里,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安宁、广茂财源。此外,婴儿“抓周”的物件里一般也少不了它,寓示小孩长大以后能够神机妙算。至于“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等民间俚语,“会计的算盘——天天打”等歇后语,以及民间戏曲、宗祠楹联、生活饰品等各个领域,都能见它的影子,可以说,算盘在过去曾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饮食起居里,形成了独特的算盘语言和算盘文化,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在2013年12月把珠算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当年这些耳熟能详的珠算口诀,早已随着电子时代的迅猛发展被人们遗忘在了脑后;曾经无比辉煌过的算盘,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绝大多数中老年人的心中,那拨打起来“噼里啪啦”的算盘,永远都是充满韵律、富有美感的,因为它总能让我们想起与之相关的一段往事,寄予与之相关的某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