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牢记重托 感恩奋进 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03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上接第二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桂林市第二水源、桂林新区湖塘水系中期补水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长塘水库等一批新建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漓江补水提升工程,构建水安全保障新格局。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供水保障、山洪灾害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建成一批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样板县。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压煤、增气、优电、纳新,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推进全市城乡用电“一张网”,加快绿色智能电网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覆盖率。落实“气化广西”工程,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力争实现县县通天然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打造桂北“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适度发展水电、清洁煤电,提高清洁能源保障水平。 (二)全力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嘱托,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桂林。 全力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巩固拓展漓江“三统”改革成果,持续打好“四治”组合拳,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全力将漓江打造成为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级生态环境保护样板。全面构建史上最严的管控体系,持续完善“行政执法、司法联动、纪检监察、法规管控”法治保护体系,对违规采石、“四乱一脏”等行为“零容忍”,牢牢守住漓江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实施全流域水体治理,加强漓江水生态工程建设,让漓江永葆清澈、碧水长流。全面实施山林保护修复,深入开展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山体、岸线、洲岛生态修复,打造漓江百里生态长廊。全面实施品牌提升利用,加快建造高端特色游船,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及票制票价改革,打造沿岸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全面建立完善直接惠及群众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跨省上下游横向补偿,解决沿岸群众后顾之忧,激发保护生态内生动力。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漓江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提高漓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国际合作。 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完善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一批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重点领域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规范化建设,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积极推广工业园区、乡镇、村庄污水处理公司化运行模式;全面开展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重金属污染防治,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率。抓好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快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培育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政策,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 (三)全力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湘江战役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美丽山水间永续传承。 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保护利用、研究发掘、价值提升、传承弘扬一体推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品牌。高标准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规划建设,加快“三园三馆”整合提升,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强长征湘江战役文物和纪念设施保护修缮,持续开展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深化与长征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打造全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大力弘扬湘江战役精神,深入开展“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推进抗战文化等遗存遗址保护,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工程,弘扬时代新风。加强诚信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加强文化业态创新,提升特色文创产品供给水平,加快桂林山水画产业化,发展壮大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影视拍摄、文博非遗、数字创意等产业,繁荣文化演艺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竞争力。 (四)坚持共建共享,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始终铭记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全面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保障不同群体发展机会公平。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人员就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发展体系。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实现有需要的学生校内课后教育服务全覆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加快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推动桂林师专升本、桂林医学院和桂林旅游学院升级为大学,支持驻桂林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上规模提质量。 全面推进健康桂林建设。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疫情救治机制,强化定点救治医院等基础建设,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建设国家医疗区域中心,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拓宽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全面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政策形势变化,大力发展普惠托育、现代养老、健康支撑等服务体系。完善多元化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体系,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关键一招,着眼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激发改革发展内生动力活力。 加快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创新政务服务“一码通办”,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大力推行“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打造桂林政务服务品牌。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更多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推出一批便民利民“微改革”,打造简易快捷、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继续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加快行业准营进程。整合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力争做到“一号响应”,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高效联动。健全完善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推动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建立相应推进机制,强化规划、项目、政策统筹实施。健全完善产业振兴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和直接融资改革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改革集成,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林业、供销、水利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打造双循环区域节点城市。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融入“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格局,重点打造北联主阵地,高水平建设湘桂经济走廊,全力打造东融新高地、湾区“后花园”,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区域性生产、物流、服务、消费、分配、卫生健康、科教中心,提升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六)全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法治桂林,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地方立法,创新完善监督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强化代表建议督办,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支持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主义组织协商,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协作,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做好宗教、民营经济、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海外统战等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全面推进法治桂林建设。贯彻落实法治中国、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机制,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强化各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创建“网格化+智能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七)建设高水平平安桂林,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高水平平安桂林,不断巩固发展团结、稳定、安宁的大好局面。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筑牢维护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机制,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水平。 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和食品监管能力建设,打造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维护社会稳定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进信访积案专项治理,打造矛盾风险预测、防范、处置、引导的全周期链条。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开展重大涉稳问题化解攻坚,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营造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及桂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深化政治巡察,高质量完成六届市委巡察全覆盖任务,加强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二)旗帜鲜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抓好意识形态专项巡察、专项督查和述职评议等工作,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健全完善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加强互联网舆情管控,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大力选拔重用实干担当的猛将、闯将、干将,建设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管理、激励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深入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工程,实现县乡村基层党建达标率100%、自然村屯党组织达标率100%,以组织振兴引领服务乡村振兴。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作、上下联动的城市党建新格局。加强机关、国企、学校、公立医院等行业党的建设,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覆盖。严格发展党员标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永葆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督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惩处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贯通协同,不断拓展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有效性。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抓好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具体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积极开展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行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做深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同志们,“十三五”成就鼓舞人心,“十四五”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昂扬的斗争精神、更加饱满的奋斗激情,牢记重托,感恩奋进,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桂林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