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胡逢超
  时间虽然湮没了战争的腥风血雨,但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展现出的伟大长征精神,是留给桂林人民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如今,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得到妥善安放或就地保护,遗址修缮保护、纪念设施建设工作全面完成,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桂北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描述的是1934年发生在湘江边的那一场壮烈战斗——湘江战役。
  87年前,发生在桂北大地上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也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87年后,这场战役留下的遗址群,仍在述说着红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史诗,成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和展示地。
  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担任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大将,在《最后一道封锁线》一文中这样写道:“在天然的地形和人为的困难的条件下面,七八万人的行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走过来,又一次证明了红军无坚不摧和其本身之牢不可破……我们在战略上是完全胜利了。”
  原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之子李亚滨感慨地说:“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永远铭记革命英雄的不朽功勋,让英雄的精神发扬光大,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
  朱德元帅的外孙、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将军说:“希望把纪念设施维护好、利用好,代代传承,让子孙后代了解我们的共和国来之不易,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从弱小到强大的。”
  回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长征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而湘江战役则被誉为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一战,也是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数万红军将士以生命赴使命,用信念铸起了不朽的丰碑。
  青山慰忠魂,阔步新时代。在87年后的今天,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和伟大精神早已镌刻进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并激励人们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穿越历史的烽烟,时间改变的是这座城市的面貌,留存的却是不竭的精神动力。近年来,为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发挥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丰富桂林红色文化内涵,全市各级各部门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充分保护发掘红军长征过桂北遗址(遗存)。
9个月高效完成湘江战役纪念设施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曾多次高度评价湘江战役。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等13位领导同志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
  桂林市委、市政府严格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批示与中央批准的工作方案和总体规划等要求,围绕“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的建设理念,本着庄重肃穆、简朴节约的原则,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专家和各界群众齐心协力,日夜奋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技术难、天气坏等困难,一手抓申报设计、规划、建设报批等,一手赶调资金、组建队伍、及时落地。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切期望。2019年8月20日,历时9个多月,桂林市高效完成了以“一园两馆”为重点的68个湘江战役纪念设施建设,形成了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为代表的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并向公众开放。2019年12月,中宣部将湘江战役3个纪念园等设施命名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纳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湘江战役3个纪念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整个项目的体量和工程量,正常的建设周期应该是2年。但是我们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了建设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短、连续降雨等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项目主要负责人、时任全州县县长周政英回忆起项目建设的历程时说,“为什么我们能够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为什么我们能创造奇迹?靠的就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曾经,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如今,湘江战役遗址群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和展示地。
  这些红色遗址(遗存)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据统计,今年以来,湘江战役纪念三园(馆)累计参观人数达326.83万人次,其中仅5月份就接待参观人数近100万人次。
红色文化踏上“新时代长征”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魂就丢了;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质就变了。”87载薪火相传,桂北各地正在用实际行动赋予长征精神更多实质,让长征精神得以永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全州县凤凰和平红军小学校园里,琅琅读书声清脆悦耳。作为广西为数不多的红军小学之一,该校注重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校内每一面墙、每一幅图都可见红色文化育人的影子。
  距离凤凰和平红军小学1公里的凤凰嘴渡口,即是湘江战役中红军抢渡湘江的四大渡口之一。红军在抢渡湘江战斗中付出巨大牺牲,当年民间流传“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至今仍妇孺皆知、广为流传。
  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周运良是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的讲解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既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持续输入,也要进一步锤炼讲解能力、向参观者高质量输出。”他说。
  “这次总书记的到来,对我们继续做好湘江战役历史遗存的保护工作是莫大的鼓励,更是我们继续从事党史教学研究的动力。”市委党校教授黄革新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丰富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一定要把湘江战役这个主题党课讲得更好”。
  桂北的一山一水,都有道不尽的红色记忆,青山绿水间传颂着一个个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
  今年“五一”期间,位于兴安县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人群中,碑园内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馆长尹汤怀声情并茂地讲述着87年前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许多参观者沉浸其中。
  今年是尹汤怀担任湘江战役讲解员的第25个年头,尽管已升任馆长,45岁的尹汤怀依然坚守在讲解一线。“我努力让自己的讲解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泪点,让更多人听后能有所收获和启发。”尹汤怀说,自己一定奋力走好红色传承的“长征路”,“这条路应该是一辈子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把红色资源保护好、红色文化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桂北大地的红色文化踏上了“新时代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