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民生福祉 蒸蒸日上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周文俊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桂林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事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卫生: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群众能看病看好病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病重的群众进到医院后,因为费用等原因,又直接被拉回家去了。”说起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1985年进入桂林市人民医院工作的该院心脏中心主任伍于斌,对群众在大病重病中看病难仍记忆犹新。那时医疗行业缺医少药,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器材和药品依赖进口,药费和器材费等长期居高不下,让一些群众在大病重病面前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伍于斌表示,随着此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许多医疗器械及药品国产化后,费用“断崖式”降低,加上医保体系建立,群众当年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如今已经基本“一去不复返”了。
  改变正是来自1985年。这一年,被称为我国“医改元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要求医院在“以公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200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医改工作,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发展道路。
  桂林市医改工作也随着国家政策深入推进。特别是2016年9月启动第四批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后,通过理顺医院管理体制、补偿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运行效率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广大群众不仅能看病、看得好病,更能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保是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推进和完善,到2020年,桂林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常年保持96%以上。其中,群众到二级医院住院就医,医保目录内报销可达75%,到市三级医院住院就医,医保目录内报销达60%,到自治区三级医院住院就医,医保目录内报销达55%。同时,各种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层出不穷,为群众提供更大的就医保障。
  从早期群众看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等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从曾经的“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村串巷,到如今互联网医院专家可以实现数千里之外远程会诊;从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艰难看病,到如今“家庭医生”签约并上门服务;从当年很多群众“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的看病难,到如今以城乡医保为主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卫生领域的巨变,正在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守护着桂林千家万户的健康安全。
  教育:教育质量从参差不齐向优质均衡发展
  “现在的校园太漂亮了,与我刚到学校的时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芦笛小学执教的以琴老师,回想起自己刚工作时到校园的情景无限感慨。
  以琴出身于教师世家,一家连续四代有8人投身教育事业,她自己从小立志做老师。师范学校毕业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服从分配到芦笛小学任教,这一干就是25年。
  “那时候的芦笛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教室是二层楼,但是房顶是瓦盖的,年久失修,上课时不时有木条掉下来。”以琴对往事还历历在目,每逢下雨天,校园就内涝,道路也坑坑洼洼。
  学校迎来的新发展机遇是在桂林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彼时,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起了综合办公楼、教学大楼等,完成了电气线路下地工程、危房拆除工程、操场硬化工程、厕所改建工程等多个项目,大批现代化辅助教学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建立完善了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十多个专用教室。学生在教室里面能够共享网络教学,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的校园、宽阔的操场、设施齐全的专用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今,像芦笛小学这样的变化,在桂林市城乡中小学里都能看到。
  “教育事业的变化,在我看来是教育质量从参差不齐不断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的过程。”从事初中教育20多年的中学老师周四妹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读书,周四妹记得那时候教师资源、教育设备等奇缺。在广大乡村,很多小学都是聘请读过初中或高中的人员担任代课老师,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幼儿教育。
  2014年,我市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设施不断进步,教学差距不断缩小。至2020年,全市1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国家认定。在此基础上,2021年我市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旨在推动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异,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在教育资源和教师队伍方面,据市教育局资料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20年,我市有中小学校(幼儿园)1888所(不含教学点),专任教师5.35万人;中职学校24所,专任教师0.22万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三年毛入学率分别达99.2%、101.07%、111.5%。
  住房:从“有其居”到“优其居”
  让人民有房住、住好房,一直是党领导人民的不懈追求。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桂林通过持续深化住房体制改革,让广大市民群众实现了“有其居”到“优其居”的深刻变化。
  “房改前,桂林市民住房基本都是等着单位分,住房条件和质量主要看单位效益好坏,但普通职工住房面积普遍是30平方米左右的一房一厅,大家自主购房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弱。”说起当年住房情况,桂林市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那时职工人数多、房子面积小,房子供应紧张,常常是一大家人“蜗居”小小房子。
  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桂林的商业房地产行业开始萌芽,并兴盛于上个世纪90年代。80年代初期,桂林市房地产管理局及一些企事业单位陆续兴建了一些4至6层的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主要分布在滨江北路、龙隐路、七星路、丽君路、骝马山、西山南路南巷、铁西、瓦窑、三里店、交通路以及城区的一些留空地段或危、破房地段。这一时期的住宅建设,主要是在城区或近郊见缝插针,较为分散。
  从1983年开始,市内相继成立了一些房屋开发公司,全市房产开发开始起步。这一时期建筑的特点由分散转向集中、由个体转向群体,改变了过去见缝插针、杂乱无章建房状况,已先后成线、成片地开发居民住宅小区。不过,虽然此时已建成的铁西小区、篦子园小区、九岗岭小区、清风小区等早已提出商品房概念,但直到1991年,90%以上的住房仍然还是由单位集体购买后分配给职工居住,很少有商品房由市民直接个人购买。
  1988年,桂林市被列为自治区首批住房制度改革城市之一,吹响了“房改”的号角。但在摸索的前几年,我市的房地产行业市场化一直不够彻底,在1990年以前,全市只有6家房地产公司,商品房住宅小区也仅10余个,每年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总额不过2000万元。
  1994年1月,桂林市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在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开幕,成为当年度桂林最吸引眼球的会展,数千市民以及各方人士前往参观。《桂林日报》在报道中提到,当时全市的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已达113家,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得益于“房改”的深化、收入的提升,以这届房地产交易会为拐点,桂林的房地产业在1994年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蓬勃期,桂林房地产行业开始“起跳”,住房消费真正进入普通市民生活的视野。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成为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开启了城镇住房制度触及根本的改革序幕,桂林房地产业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个人购房比例从该年起逐年提高。
  一方面,房地产更为市场化,另一方面,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保障住房的措施。1994年11月,为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的建设,我市成立了市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心。1995年桂林被列为全国首批“安居工程”试点城市,陆续修建了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直接向桂林市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出售。
  从2008年开始,社会性保障住房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当年,我市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对全市城镇化进程和全市城镇住房困难家庭进行重点保障。据统计,2008年开工建设以来,我市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共建设591个项目(含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累计分配入住41916套。其中,政府投资保障性租赁住房31886套,分配入住30824套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入住率96.67%;累计发放租赁补贴14205.433万元16633户。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77117套,累计基本建成44240套。目前,已有20多万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