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开放市场 放飞“个体”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周文俊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一句顺口溜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个体户的生存状况。
  然而,4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桂林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个体户”发展到私营企业、再到股份制企业,以及成立集团公司形成规模,一步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私营企业数达7.6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8.12%;个体工商户达21.33万多家;两项合计实体总量超过28.94万家。民营企业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超过了70%,提供了8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吸纳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缴税139.67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总额的73.68%。
那一年我当起了个体户
  “我记得那是1980年7月25日,我揣着老母亲给的200块钱到县书店仓库选购图书,准备把书摊摆到桂林去,因为市里人多肯定要比县城好卖。”41年后,书店老板秦小六仍然记得那个旭日东升的早晨。那一天,他从临桂县五金厂的正式工人变成了一名从此与书籍打交道的书商。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书商”这么好听的名字,和许多当时出来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人一样,他们被统一称为“个体户”。虽然彼时“个体户”还有些受歧视的味道,但当秦小六用200元进的三大包书在乐群菜市摆了一天就卖掉两包,当天就赚了12块钱并且两个月不到就还清了向母亲借的200块钱时,他心里早已打定主意,就算当“个体户”累点辛苦点,也要把这一行好好干下去。到1984年,秦小六按照工商部门要求,办好经营书店的各种证照,成为桂林市第一批个体卖书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冰河解冻,春风拂面,全国上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桂林,许多市民特别是工人等陆陆续续搞起了经营,一个个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蓬勃发展。
  “1979年,我在文明路口摆起补鞋摊”“1979年,我家开了‘良友’米粉店”“1983年,我开了家6张床位的个体客栈”“1985年,我们开起了洗衣店”……在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百姓记忆(桂林1978—2008)》一书中,许多“个体户”回忆改革开放之初干个体的经历,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也反映出了个体经济在“解冻”后的迅猛发展势头。
  “我是桂林市第一个个体出租车经营户。”1985年,全市第一辆个体经营的出租汽车开始在桂林街头出现,“老司机”荣振平从桂林市红星化工厂停薪留职“下海”后,“一不小心”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说起当“个体户”的经历,荣振平还遭遇了不少“坎坷”。当他去买汽车时,因为那个年代买车需要单位证明,销售员不敢卖给他,全靠当时卖车的负责人比较开通,说了一句“改革开放一切都会慢慢开放,卖吧”,他才顺利拿到汽车钥匙。但是,到车管所上户时,对方也从没有遇到私人上户的情况,办理手续的警官犹豫了半天才最终在车的使用性质上填写“个体”两个字。随后,等他到运管处办理出租汽车手续时,由于他们从未帮私人办理过,没有权力审批,于是他又辗转找了市政府、市经委,最终才在一个多月后,正式成为全市第一个办理个体出租汽车营运证的人。
  “那时候,一切都是崭新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些崭新的事物变成现实,才有了我的今天。”荣振平感慨地说。从工厂工人到“下海”开出租,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他靠着一辆出租车供儿女念完了大学,让他一家人生活得很满足知足。
一份报告激活一池春水
  1979年,一份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报告提出:“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个体户,这一来自于人民的探索创举,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和支持,激活起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池春水,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
  说起桂林的个体经济发展,“小香港”是无法绕开的地方,它的每一个印记都浓缩了桂林个体经济发展的历史。
  为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原桂林市工商局投资12万元在正阳路、依仁路一带建成了使用面积900多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场,经营成衣、食杂、缝纫等的101户、522位从业人员成为市场内的第一批业主,这里也成为市民口中的“小香港”。此后,工商部门又陆续投入资金扩大市场。1990年,“小香港”摊位达到322户,全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到1998年12月小香港商业街拆迁前,个体业主达到800多户,从业人数2000多人。到2000年1月1日,小香港地下商业街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到20108平方米,铺面860间,是桂林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最大地下商场。
  “那一年,我们在小香港当起了个体户。”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何敬玲的母亲便在“小香港”摆起地摊加工成衣来卖。当年,无数的个体户在这里摆地摊、开商铺,是桂林市民气息最旺盛的商业网点之一。何敬玲兄妹随后都在“小香港”做起了个体户,并最终有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回首桂林市非公经济的发展,市委统战部非公经济科科长胡建波认为,大概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个体工商户的主要构成包括返乡知青和城市待业青年、“下海”职工以及一些“洗脚上岸”的农民等,他们主要从事服装、百货、餐饮销售等一些小型、大众化的服务业。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桂林非公经济进入从少到多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转业军人、国有中小型企业负责人等体制内“下海”人员成为非公企业家的主要来源,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非公企业涉及行业领域更加广泛,涉及领域不仅在技术和资本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优势,还涉足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医药、工业制造等,并迅速占领了国企在改革后退出的市场领域。
  进入2002年后,桂林民营企业由低向高迈出转型升级步伐。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呈现高学历、高技术、年轻化特点,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形成第三次创业潮。民营企业家二代开始接班,表现出了较宽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市非公经济由大到强迈向新发展阶段。我市非公经济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模式,在发展新经济方面走在前列。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鼓励下,出现第四次创业潮,涌现出了“80后”“90后”新一代企业家,开创了新的经济业态和经营模式。
桂林民营企业逐步走向世界
  可以说,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也是一部非公经济的成长史、壮大史、腾飞史。
  从最初的无证商贩到合法个体工商户设点经营、联户经营、创办私营企业、企业改制,再到开设集团公司形成规模;从小食品、小商品、服装等“零敲碎打”式经营,到现在不断延伸到房地产开发、文化旅游、教育卫生、金融服务、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40多年来,桂林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桂林三金、桂林福达、桂林国际线缆、桂林力源、智神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以及“三金”“俏天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国驰名商标。许多企业从桂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据《百姓记忆(桂林1978—2008)》一书资料显示,1977年,桂林市个体工商业寥寥无几,当年桂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全市商贩、小手工业、小修理服务业共57户,另有无证经营者216人;到1980年从1月开始对全市城区、街道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登记发照工作,当年已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212户、1251人。
  到2020年,在广西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桂林有9家企业上榜;制造业100强中,桂林有11家;纳税10强中,桂林有2家;15家最具竞争力民营企业中,桂林有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