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旅游开放 走向世界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啊,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本报记者 刘健
  早在1973年,中国政府就将桂林列为24个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使之成为中国旅游开发的“先行者”。当时,很多外国政要到桂林访问后,对桂林山水风光流连忘返。1978年,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桂林乃至中国的旅游业从此开始走向市场化。   
  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成为“大桂林”之后,再次开启了桂林旅游的“新时代”,桂林旅游更加丰富多彩。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桂林发展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桂林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旅游开发的“先行者”
  “桂林山水甲天下”,鬼斧神工的天赐景致让桂林发展旅游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一曲既出,山水入魂。当时,每年到桂林的游客并不多,人们多半只能从诗词和图片中感受桂林。著名诗人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59至1961年间的《桂林山水歌》,是人们向往桂林山水的真实写照。
  从1971年起就在桂林从事外事工作长达20余年的马勇老先生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他所在的外事小组负责接待工作,对外开放初期,自行来桂林的旅游者还不是很多,主要是应邀前来的外宾。
  他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桂林对外开放后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元首是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当年9月,我们接到外交部礼宾司和广西革命委员会外事小组的通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及夫人、随团外国记者、机组人员共90人,将在副总理邓小平的陪同下于10月15日到访桂林。”接到通知后,大家又惊又喜,同时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据《桂林晚报》刊登的《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之城(1973年)》一文记载:当时的桂林,城市建设差、卫生环境脏乱、物资奇缺,而且接待外宾所需的宾馆、车辆、游船等基本条件都很差,再加上对外开放之初,市民的开放意识和礼宾常识、礼貌礼节等还有欠缺。种种问题累积在一起,接待工作困难重重。为了解决接待问题,消防、园林等部门都行动起来,桂林向南宁、柳州、北京等城市请求支援,借来了各种设备及物品,在多方帮助和协调下,终于顺利完成接待。
  对外开放之后,桂林接待了不少各国元首和重要人物。同时,外国游客和华侨、港澳台同胞中以旅游观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团体也在逐年增多。当时的外国游客主要来自亚洲、美洲和欧洲,其中来自日本和美国的游客最多。
  “我所访问过的大小城市中,没有一个比得上桂林美丽,漓江太美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桂林时说:“桂林山水美极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甚至为了多看看桂林的山水,在桂林停留时间大大超过了计划时间,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改革开放,桂林旅游迎来春天
  在对外开放初期,桂林的接待能力相对低下。1973年时,全市仅有榕湖饭店1家涉外饭店,248张床位,大、小旅游客车10辆,漓江游览木船3艘,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不足200人,曾有人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来到桂林睡地下”来形容当时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到桂林的游客日渐增多,桂林乃至中国的旅游业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百姓记忆》一书中,记载了那个时候游漓江的场景。1982年,家住在訾洲边上的莫初德组织了几个朋友,凑了2900块钱买了条机动小货船,跑起了水上运输。
  “1983年的一天,一个导游带来12个外国客人,说是想租我们的船游漓江。那时旅游还不怎么发达,漓江上也没有多少条游船,让我们有点担心的倒是安全问题。但在漓江上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心中还算有数,我们也就接了。”文章中,莫初德这样描述当时接待的过程,来的12个人是散客编成的,有英国的、法国的还有美国的,导游说这些人想看些原汁原味的东西。莫初德和同伴把船清理干净,临时找来些靠背椅、折叠椅,就这样从象鼻山出发了。
  “10多名外国客人坐着货船游漓江,据我了解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当时船上很简陋,也没有午饭供应,客人自带干粮,有的带有矿泉水——那时街上还没有矿泉水卖,只有酒店有卖,那是他们从酒店买的。一路上,客人被两岸美丽的风光吸引,兴致很高,不时发出惊叹声。”文章讲到,这一趟,莫初德和同伴向每个客人收了50元外汇券。这也让他们看到了漓江游览的潜力。
  随着游客日益增多,桂林山水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攀升。1982年,桂林成为国务院确立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4年之后又被列为“七五”期间全国7个旅游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1985年全国十大风景名胜评比活动中,桂林山水名列第二,仅次于万里长城……
  至1990年底,全市拥有涉外饭店32家、旅游汽车620辆、游船118艘,还有38家旅行社,涉外旅游的直接从业人员1.5万余人。1980年至1990年,桂林国际旅游收入22.29亿元,10年共创汇13.27亿元外汇人民币,是全国唯一旅游创汇超过外贸创汇的城市。
  1973年至1990年,桂林共接待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共356万人次,城市居民人均接待人数居全国之首。
  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成为“大桂林”之后,开启了桂林旅游的新时代,从市区延伸至城郊,从城郊辐射到各县的全面旅游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国际旅游胜地扬帆起航,桂林旅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进入新世纪后,桂林加强和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先后与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建立旅游合作联盟关系。2005年,桂林接待入境游客人数首次突破了百万人次,成为全国8个接待入境游客超百万人次城市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杭州、桂林、苏州),位于同类城市前列。
  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4年,桂林入境游客突破200万人次,桂林获得“2014年度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等称号,同年桂林成为我国首个境外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地级市。
  对外开放以来,桂林先后获得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中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漓江景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首批“全国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城市、美丽中国之旅十佳山水城市、最佳国内旅游城市等诸多荣誉。
  2018年,桂林接待游客突破一亿人次大关,旅游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广西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其中桂林吸引入境过夜游客达到274.70万人次。随着桂林高速公路、高铁、航空迅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不断升级,桂林旅游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