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解放 红旗飘扬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共产党好
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说得到做得到
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坚决跟着共产党
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社会主义江山人民保
人民江山坐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
共产党好
共产党领导中国富强了
人民江山坐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
——《社会主义好》歌词节选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1949年11月22日14:30,一个值得桂林人铭记的历史时刻。
  尽管已过去72年,我们还是可以从丰富的史料、个人的讲述中,瞥见桂林解放时的盛况一二。对于一座曾经受“李、白、黄”当局控制20年的城市而言,“解放”二字有着深远厚重的意义。
解放了,天亮了!
  1949年11月22日12时,一阵密集的枪声响彻灵川县甘棠渡。
  “强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一二三师接到指令,向这道白崇禧设立的最后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
  时间拨回6小时前。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一二三师先头部队对严关至小溶江防线发起了猛攻,国民党守军溃不成军。上午8时,先头部队拿下了灵川三街镇,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残敌负隅抵抗,但也深知桂林解放是大势所趋。
  14时30分,在歼灭了敌暂编第一师第二团后,一二三师与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第十一大队,气势如虹地从北门一直开进了桂林城。还在火车站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及银元。一二三师师长江燮元拍了一封电报告捷:“……城内全无抵抗,街上散兵很多,无暇收容。因接头者甚多,但没有组织介绍,身份难以辨别,一般接待。”
  时任桂林中学高级班国文教员的魏继昌,在自传中也曾回忆过桂林解放的历史性时刻:“国民党刚从南门退走,解放军很长的队伍已从北门进到桂林市区。真是秋毫不犯……更可怪的是这样长列的队伍看不出谁是官长谁是士兵……”
  纪律严明又和蔼可亲的解放军自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今年85岁的麻承福,当时也只有13岁左右。在他的记忆中,桂林解放当天,桂林城内没太多战火硝烟,倒是能闻到满街的喜庆味道。“街道上夹道欢迎的,有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大学的学生,也有桂林水电公司组织的工人长队,好多人的。”
  在光明日报社2016年出版的《桂林旧事日志》中这样记载:“(解放时)有几个大学生横过大街,挂起‘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布。一支500人的游行队高举‘民主万岁’‘人民解放军万岁’的标语。”
  黄绍亮是当时中共桂林市城工委副书记。多年后,他在《漓水风云》一书中激动地回忆起了桂林解放时刻:“‘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歌声响彻桂林城上空。由中共桂林地下党组织精心绣制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市中心十字街头迎风飘扬。全市人民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
  桂林城解放几乎“兵不血刃”,与中共桂林城工委、地下党领导的桂北人民解放总队做的大量前期工作密不可分。在临近解放前,由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护厂、护路、护校、护城斗争,全市的基础设施没有遭到大的破坏。  
  解放次日,也就是11月23日,全市商店正常营业,水电供应正常,菜市如常成市,图书馆照常开放。桂林市区及附近除苏桥外的桥梁道路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大街上,桂林城工委的同志组织宣传队,散发《约法三章》。
  11月24日,《广西日报》在桂林出版了“新一号”,并且发表第一篇社论,社论的题目就是《迎接桂林解放》。
  12月16日,一四七师解放百寿(今属永福)县城,至此桂林全境获解放!漫长的至暗时刻已过去,解放了的桂林,天空是晴朗的!
剿匪、复苏:稳定压倒一切
  刚解放时的桂林,经济崩溃、通货恶性膨胀。全市大学、中学、小学师生只有2-3万人,没有大工厂,纺纱才250锭。250锭是什么概念?如果按工厂的劳动定额,一个工人就足够了。最大的印刷厂才20多个工人。城区人口不过10万,失业需要救济的城市贫民约3万。
  剿匪、整顿社会治安、稳定金融、团结各界人士开展建设,成为了新解放区桂林的主要方向。
  
  再见了,光洋

  在1949年12月的《桂林市金融简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解放初期桂林的百废待兴:“(解放前夕)整个广西财政紧缩至抗战前的二十分之一,桂林省立图书馆每月经费仅为1.91银元。临解放前一星期,物价每小时上跃一次。”
  在人民银行桂林市中心支行退休干部谢基煜、在职员工梁莹莹提供给记者的《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人民银行广西省分行1949年成立初期工作回忆录》一文中,清楚地记载道:解放初期,桂林人喜欢用大头银元交易,不要纸票。当时桂林交易市场上流通的银元版本也很多,包括鹰洋、龙洋、大头银洋、船洋,这些杂币直接挤兑了人民币的市场流通。同时,黑市交易猖獗导致人民币贬值。人民币与银元兑换率在一天内从2000:1变成4000:1。
  为此,桂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恢复工作。11月30日,接四野政治部指示,桂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省分行在桂东路开业,主要解决外币流通阻碍人民币计价及物价波动上扬等两大问题。同时,发动银行工作人员上街,打腰鼓、扭秧歌进行宣传,迅速开展金银、外币及存贷款业务,吸纳杂币。12月4日,军管会接管广西邮政管理局、邮政储蓄金汇业局桂林分局。12月5日,废除旧政府6种苛捐杂税。12月8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成立。12月10日,在桂林市建立四个分销处供应民生用品,抑制黑市哄抬物价。织就货币斗争网,严密监视地下钱庄。
  1950年3月,桂林基本实现人民币占领城乡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军报记者高凌霄的记忆

  在解放初期,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尚未肃清,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土匪时不时出来捣乱、打黑枪、散布谣言、挑拨党群关系,甚至扬言:“每个人拿一块砖头,就可以砸平市政府。”
  社会上各种势力暗涌交织,剿匪反霸迫在眉睫。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南下广西工作队队员杨愫回忆,针对不同的敌对势力,工作队采取不同措施。如组织各乡村民兵在解放军带领下围山搜剿,打击山上土匪,让其缴械投降;对隐蔽匪徒则发动相关亲属、朋友规劝揭发;执迷不悟者,送公安劳教;组织自首者参与学习班,讲解政策,要求其交代揭发。
  今年7月1日是党的百年华诞。在70年前的这一天(1951年7月1日),桂林军分区首届庆功大会在市艺术馆喜气洋洋地拉开帷幕。庆功大会一连开了整整七天,表扬和慰问剿匪有功的人民功臣,并且总结过去的剿匪胜利经验。
  青年收藏家蔡宇轩给记者提供了一本1950年的《人民战士报》剪报。剪报的主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军分区部队记者高凌霄。年轻的高凌霄,作为桂林军分区通讯组一员,记录下了这一时刻:“(桂林军分区)于4月底肃清了全区的股匪,最近更彻底肃清了全区的散匪。如期地胜利完成了毛主席所给予的光荣任务!”
  据高凌霄记载报道,开展剿匪后,桂林军分区共歼灭土匪及匪帮“地下军”3.2万余人,其中匪首3640人,保证了境内11个县民主政权的建立。“李、白、黄匪帮20余年来对分区150万余人民的血腥统治已被彻底摧毁。这是伟大的胜利!……”
  “无山不有洞,无洞不有匪”的国民党桂系军阀“老巢”,随着一声声枪响,化作历史的一缕烟尘,消散在了解放新区桂林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