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湘江战役 精神永恒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张苑
  回望87年前发生在桂北大地上的那一场生死之战,其背后诠释出的“湘江战役精神”早已跨越历史的时空,融入桂林的每一寸山水之中,并化作深深的感恩与不竭的动力,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桂林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他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深深感怀这场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
  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1月25日,悉知蒋介石布防重兵,要将中央红军剿灭在湘江以东地域的意图后,中革军委紧急下达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作战部署。
  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桂林灌阳新圩、全州脚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五个昼夜的顽强战斗,最终成功突破湘江天堑。而这时,中央红军已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习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诠释湘江战役以及中国革命得以成功的奥秘。
湘江水的低吟诉说——一场向死而生的“伟大奇迹”
  桂林兴安县的界首镇境内,碧绿的湘水流向远方,岸上的灌木密集葱郁——这条原本波澜不惊的河流,却因87年前发生在此的一场惨烈战斗而闻名于世。
  关于湘江战役,我们从许多文章、书籍、媒体报道中都能找到详细的记述。翻开《中国共产党桂林历史(第一卷)》,里面客观而详细地记录着那一段壮烈的历史——
  1934年5月,临时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准备将中央红军主力撤出根据地。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领导机关共8.6万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向西南方向突围,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长征出发后,一个月内,红军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这时,蒋介石谋划出全歼中央红军的企图:依托湘江天然屏障,构筑第四道封锁线,包围红军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形成一个“口袋阵”,将被追击进入广西的红军压缩在湘江以东、龙虎关以北的全县(今全州)、灌阳、兴安三县三角地域内,再扎紧口袋,迫使红军进行决战,并依仗其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在红军硬闯湘江这道“血网”时将其全部歼灭。为实现这一企图,蒋介石调兵30万参加桂北湘江战役。
  中央红军在湘南足足走了20天,作出进军广西渡过湘江的准备时,敌人已经基本部署就绪,只等红军去钻他们的“口袋”。这时,中央红军已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这样说。这是中央红军进军广西首先面临的抉择。
  11月23日,中央红军决定:坚决打击尾追之敌,迅速开辟西进越过湘桂边界、进入广西抢渡湘江的道路。抢渡湘江、打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11月25日,中革军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下同)发布命令,坚决打击尾追之敌,进入广西抢渡湘江。发现红军从全灌兴三角地带西进意图后,国民党的军队迅速发起进攻,湘江战役正式打响。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主力在灌阳、兴安、全州分左右两翼阻击追兵,确保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安全渡江。新圩—光华铺—脚山铺,构成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
  在这场战役中,中央红军掩护部队在三个阻击地域苦战五昼夜,确保党中央和红军大部队从全州、兴安间抢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以湘江为屏障重兵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这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也是长征中红军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仗。红军将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抢渡湘江的生命通道。
  “湘江战役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江战役不仅成功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更重要的是为之后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干部和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浴火重生,迎来伟大转折。
湘江边的点滴行动——一份植根于心的“红色情怀”
  87年前的湘江战役,在桂北大地早已积淀成为悠悠红色情怀。这情怀犹如一缕飘带,一端系着湘江河畔的历史片段,一端系住了每一位桂林人的心。
  “敌人追击到身旁,无畏红军过大江;天似未亮胜似亮,火光照亮江两岸……”走进位于全州县才湾镇才湾村,一位七旬老者望着眼前平静的湘江水,清唱起了当地的渔鼓调。说起87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战斗故事,当地村民几乎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
  “从懂事起,我就每年来这里扫墓。红军的故事,我们听父辈们讲了很多遍。红军替我们打江山、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一定要记住他们……”年逾古稀的村民蒋石林告诉记者。蒋石林所在的村子,就是湘江战役中三大阻击战之一的脚山铺阻击战的发生地。当时,蒋家的祖辈在砍柴时发现了散落在自家山场里的七具红军遗体并就地合墓掩埋。从那以后,蒋氏家族便世代守护红军墓,直至今天已有80余年。
  和蒋石林一样,几十年来,许许多多桂林人用自己的朴实行动延续着这份“红色情怀”。
  如今,在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的发生地——全州县、灌阳县、兴安县都建起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每座纪念设施每天都迎接着成百上千的游客前来参访拜谒,回眸历史,告慰忠魂,汲取力量。
  “当年参与和见证湘江战役的人在不断老去,英雄的故事不能没有人传唱,我们有责任把湘江战役的故事传下去。”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馆长尹汤怀二十年如一日在讲解员的工作岗位上,诠释自己的这份红色信仰。他说:“红军烈士们都很年轻,他们为了信仰,为了理想,不惜流血牺牲,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将永垂史册,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
  在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90后”讲解员胡雅馨每天接待着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尽管同样的故事已经讲了无数遍,但她每次都全身心投入,认真而饱含深情地讲解。因为在她看来,一个个悲壮的故事背后,传递出的是一种精神,是永远值得回望与传承的。她说:“每次我含着泪讲解完这些故事,看到许多参观者眼睛里也时常闪动着泪光。我想这份感动,一定会化作深深的感恩与前进的动力!” 
跨越时空的感怀——一股激情昂扬的精神力量
  “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参观时曾这样坚定地说。
  87年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如今的中国已阔步走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但,历史从未被遗忘,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和伟大精神,早已镌刻进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并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湘江战役精神是一种‘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