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群众不脱贫,我就不撤离!”

——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恭城瑶族自治县庄埠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段宗元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5月19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文新军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自治区担当作为干部、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脱贫攻坚贡献奖、广西勤廉先进个人、桂林市第六届道德模范……这一系列荣誉是对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恭城瑶族自治县庄埠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段宗元的褒奖。
  段宗元,曾经是军队一名优秀基层军官,在部队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主官。2008年转业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2015年派驻恭城瑶族自治县庄埠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至2021年4月。他以“群众不脱贫,我就不撤离”的承诺,用“绣花”功夫搞扶贫,以“钉子”精神摘贫帽。2017年驻村第一书记期满后,段宗元申请了留任。2019年期满,他又申请了第3个任期,他的目标是让庄埠村全面富裕起来。经过他5年多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如今的庄埠村已初步建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段宗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用真情实干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庄埠村属于“十三五”贫困村,全村居住着壮、汉、瑶多个民族,下辖6个自然村,有20个村民小组1400多人,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户31户103人,这些贫困户情况复杂,都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
  驻村初期,村民对于这个外来的第一书记心里存疑,认为段宗元就是来“镀金”的,干不成什么实事。段宗元履职后,积极深入村子入户调查,狠抓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在他带领下,庄埠村首先从解决基础设施落后这个一直制约经济发展、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难题入手,与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一道,5年来共争取、整合各项扶贫资金和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修建通村公路一条、村屯道路若干条、机耕路若干条、扩建桥梁一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00多盏,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5座,电力变压器增容5个,使落后的庄埠村面貌焕然一新。此外,还新建灌溉渠道7000多米,彻底解决了灌溉问题,使部分因缺水而丢荒的耕地重新复耕。
  作为第一书记,群众的冷暖段宗元时刻挂在心间。村民彭登艳由于种种原因,19岁还没有户口,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进不了正规工厂务工,因为户口问题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解到情况的段宗元立即想方设法协调解决此事,他联系区内外多个部门单位,通过战友的帮助,往返桂林与四川之间两次,历时2个多月帮其找到生父,并经DNA亲子鉴定解决了她的户口问题。市相关部门还以此事为原型,排演了一部彩调剧《一个也不能少》,并获得了一等奖。
  段宗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村民渐渐地信任他、支持他。一个贫困户的房子倒塌了,要用土石方把原地基垫高,上级拨付的补助款项中没有这笔钱,段宗元就在村口不停地拦下渣土运输车,司机听说他是段书记,也深受感动,二话没说就帮忙把渣土运到宅基地。段宗元跟村里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全村的贫困户有一半以上都把自家的钥匙留给他一把。
以创新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出生在农村的段宗元深切地了解农民的疾苦。如何带领群众尽快富裕起来?这是段宗元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针对庄埠村的实际情况,段宗元带领村“两委”经过多方调研,确立了立足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的脱贫攻坚模式。按照“一村多品、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了以月柿种植、柑橘种植、叶菜种植、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示范点。全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流转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带动助农增收脱贫的好路子。
  针对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段宗元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巧借“东风”引进资金建立了一个规模达50头的养牛场,并成立合作社,吸收有能力的党员入股,村委租用村民的土地种牧草,卖给牛场增加村集体收入,牛粪还田种植蔬菜;协调整合土地35亩,争取资金建立了一个荷花基地,水面养鱼增加集体收入两万多元。如今的庄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4万元,真正实现了“造血式”脱贫,一些曾经的“典型”贫困户也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
  村民彭某连曾因违法入狱4年。出狱后,成了一个大伙眼里“有污点”的贫困户,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在帮彭某连打开心结后,段宗元用自己的车子做抵押,帮助其贷款20万元,成立恭城明弈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并促成合作社与南宁一家餐饮企业连锁店签订购销合同。如今,彭某连的蔬菜基地每天向外供应蔬菜200多公斤,年收入超10万元。合作社种植了100多亩的香瓜、红薯、青菜,还有200多亩的沃柑。彭某连不仅摘掉了穷帽,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吸纳了6名贫困户长期务工。“没有段书记的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重生。”说起这两年生活的变化,彭某连十分感慨。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段宗元还注重加强村里的文化建设。在荷花基地中间搭建了一个长度为400米的集廉政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文化长廊,带领村民利用空置教学楼建设了国学馆,亮化了村委球场、完善便民服务室、组建庄埠村舞蹈队、成立女子威风锣鼓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庄埠村民的文化生活。该村“党旗领航、干部带头、主动作为、产业带动、整村推进”的脱贫模式也得到了各级的肯定。
廉洁自律甘于奉献做表率
  作为第一书记,段宗元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他引领其他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廉洁奉公、甘于奉献,搭起了党群“连心桥”,凝聚了社会“正能量”,赢得了群众“好口碑”。
  2015年以来,段宗元和驻村工作队员多方争取和筹集了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全部用在了庄埠村的建设和脱贫攻坚事业上,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落实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相关规定,5年来没有队员违反廉洁纪律、没有发生扶贫领域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段宗元还特意买了一辆空间比较大的商务车,自己动手把它改装成了“房车”。
  “这样既不打扰村民,又能跟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段宗元说。他已记不清自己在改装的“房车”上住过多少个夜晚了,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房车书记”。改装后的房车除了为段宗元提供住宿外,还承担着为群众拉货的功能。遇到村里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段宗元就利用自己的关系直接帮销售到市里,还要负责把村民的土鸡土鸭、柑橘、花生油等各种农副产品拉到市里,而他从没有收过村民一分钱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