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版:特别报道[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春华秋实70载 风劲扬帆再出发

——桂林日报社70年发展历程回眸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5月12日    来源:桂林日报

  5月11日,桂林日报社全体人员在报社新办公大楼前合影 记者游拥军 摄
  人的一生中,或许只有一个70年。我们会选择以怎样的方式,走过70载的沧桑岁月?
  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一代人的生活变迁靠什么去记录?一张张随时代更迭的报纸,或许就是最好的载体。
  1951年5月1日,在桂林城中心的一间简陋平房里,新中国成立后桂林的第一份机关报——《桂林日报》诞生。2021年的今天,这份始终与桂林发展同频共振的报纸以及随时代前行的桂林日报社,迎来了70华诞。
  70年,我们在笔与墨、铅与火、报与网的时代变换中,风雨兼程,与时俱进。
  70年,我们肩负使命,倾听民生,记录历史,书写着属于桂林的历史荣光和温暖故事。
  70年,我们正经历着传统纸媒到媒体融合的跨时代转变,更以一如既往的激情迎接挑战,奔赴未来……
  翻开一张张泛黄的旧报纸,犹如转动桂林70年的历史年轮。纵观桂林日报社70年的发展历程,从小到大,从单一到丰富、从薄弱到繁荣,无论在发展理念、硬件环境,还是管理、技术上,都呈现出翻天覆地的繁荣景象——
  自1951年创刊,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桂林日报》几经更名、停刊、复刊,但不管经历怎样的沉浮变化,一群办报人始终坚持着传递党和政府声音、为群众疾呼的初心和使命,陪伴着这份报纸点滴成长。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桂林日报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1980年6月1日,《桂林日报》再度复刊。1980年—1990年短短十年间,桂林日报社从初期的只有《桂林日报》唯一一份报纸,到后来新增《桂林旅游报》《桂林晚报》《体坛导报》等多份报纸,且报纸内涵不断丰富、受众群体不断拓宽,桂林日报社也成为了党和政府与普通民众沟通的最好“桥梁”。尤其是1998年9月,原桂林日报社和漓江日报社合并,组建新的桂林日报社后,桂林日报社担当起时代使命,用心用情办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用心办报的同时,桂林日报社始终坚持技术手段的创新,改革发展与时代同步。从1991年末告别“铅与火”的时代,改为胶印报纸;到20世纪末购进彩色照排系统和彩色印刷设备后的第一张“彩报”诞生;21世纪初,建成新闻采编网络平台,实现采编“无纸化”;再到新时代的今天,形成“一端三微多号”新媒体矩阵。每一次的改变,都追赶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每一次前行,都承载着梦想和远方。

  本报记者 张苑
党报姓“党” 党报为民——与桂林发展同频共振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党的舆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作为党报,《桂林日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着正确的办报方向和舆论导向。党报姓“党”,从不动摇;党报为民,全心全意——70年来,《桂林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高品质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铸就了高品位的党报风范。  
  尤其是近年来,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党的十九大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进军号角;从“十三五”完美收官,到“十四五”蓝图的勾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每一次国家重大举措的出台和实施,《桂林日报》从未缺席,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桂林的实践加油鼓劲。
  不仅如此,作为一份地市级党报,《桂林日报》始终紧扣桂林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报道,为“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蓝图的绘制、桂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事件发声,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70年风雨兼程,一万五千多期《桂林日报》,犹如一部时光书、一幅美画卷。令人细细品读,回味久远。
  讲好桂林故事 传播最美声音——让正义与温暖浸润山水
  “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要求。
  讲故事是传播的手段、引导的艺术,一个好故事蕴藏着无可估量的精神富矿。70年来,桂林日报社全体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讲好桂林故事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在一个个鲜活画面和故事中,传递属于桂林的美好声音。
  2006年,桂林日报社大手笔策划了“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派出三名记者和两名志愿者,沿着红军当年所走的路进行深入采访,历时85天,横跨十省(区),行程2万余里,记录下了200多个动人故事。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第一时间关注,出版《号外》,并派出4名记者组成首批报道组奔赴地震灾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最真实的“抗灾赞歌”。
  2009年1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桂北地区出现大量民工回流。《桂林晚报》适时推出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策划报道“暖冬”,通过给农民工送年货、回访冰雪灾区、举办团圆宴等多种形式,记录下一个个温暖的瞬间。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桂林日报社再次扛起了媒体人的责任担当,记者深入抗疫一线实地采访,《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及时刊发相关报道,桂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旗下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等,通过视频直播、图片直播等方式,快速发布相关信息,点击率超3000万人次。
  除了关注重大事件,我们还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多年来,一个个平民英雄故事、朴实感人瞬间被记者捕捉,见诸报端:用生命诠释人间正义的“打工仔”鲍光蛇;用爱长期浸润贫困孩子心灵的“周末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心怀无私大爱,捐献器官救助他人的12岁女孩何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传递着精神道德的正能量,触动着读者的心灵,也让正义与温暖充盈着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
  今天,我们翻阅一张张带着民生温度的报纸,我们可以欣慰地说:“我们脚下有泥土,我们心中有力量;我们不负重托,我们不辱使命!”
融合聚力 守正创新——七十正青春 全力赴未来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云与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给传统媒体带来空前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媒体融合是一篇大文章。面对这道无法回避的“必答题”,《桂林日报》勇敢走出了“求变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设计和强力推动下,桂林日报社在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新领域、新业务。2015年,桂林日报社成立新媒体中心。如今形成了“一端三微多号”矩阵:“第一时间”APP客户端、“桂林晚报”微信公众号、“桂林发布”微信公众号、“桂林晚报”官方微博,以及在抖音号、视频号、新华号、人民号、头条号、企鹅号等平台都建立了官方发布号。其中“桂林晚报”数次进入“新榜”全国微信500强。
  此外,桂林日报社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报社旗下《体坛导报》创办桂林市五人制足球赛至今已延续22年,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桂林人自己的世界杯”。2009年成立的小记者活动中心成为桂林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一个“主战场”。目前该中心有注册记者11968人,遍布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成为桂林乃至广西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课外教育品牌。
  如今,桂林日报社已不仅仅是报纸的出版者,更是鲜活历史的记录者和创造者,透过多元化的内容和载体,人们能够感知党和政府思想的脉络,桂林城市发展的进程,老百姓生活的变迁……
  2020年12月28日,位于临桂新区的桂林日报社传媒中心正式揭牌。从美丽的榕湖畔,到繁华现代化的临桂新区,虽然环境改变,但桂林日报社人的初心始终未改。
  七十年风雨历练,七十载风华正茂。这是一次深情的回望,更是一次媒体人责任与使命的重温与传承。今天,70岁的桂林日报社开启了又一场追梦的旅程——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职责使命,意气风发的桂林日报社,正怀揣着新的梦想,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