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烈士长眠桂林80载 中俄友谊在山水间传递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2015年9月22日,苏军步兵大尉巴巴什金烈士墓在西山公园举行落成仪式。中俄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向烈士墓敬献花圈和鲜花。记者何平江 摄
本报记者 张苑
高约5米的碑体,上方镶嵌着红星、镰刀和斧头的浮雕;墓碑的正面用汉字镌刻着:“苏联陆军步兵大尉巴巴什金之墓”,用俄文镌刻着:“巴巴什金顾问永垂不朽”;墓碑的背面分别用汉俄双语记录着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生平事迹。
——走进位于桂林城西的西山公园,一座被修缮一新的烈士墓矗立在一片静谧的绿树林中。清明节临近,墓前已经摆放了不少鲜花,过往游人不时停下脚步静静瞻仰,寄托着人们对这位外国烈士最真挚的缅怀。
在此长眠的是前苏联陆军步兵大尉巴巴什金·伊万·米哈伊洛维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那场中华民族上下齐心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前苏联给予了中国多方面的援助,包括援助抗战物资、派遣军事顾问、军队支援等等。巴巴什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桂林。1939年9月,巴巴什金受前苏联政府的派遣,来到桂林市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事顾问。墓碑上记载着:“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位有纪律的指挥员所应有的表现。他参加了南京战役,在这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当中,他表现出了勇敢与坚毅的精神。”1940年9月,巴巴什金因病在桂林逝世,终年35岁。
巴巴什金去世后,桂林人民将他安葬于甲山,不少桂林人时常去墓前祭奠。新中国成立后,巴巴什金被公布为烈士。1955年,桂林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无私贡献的国际友人,在桂林市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将巴巴什金的遗骸迁葬于西山公园内。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烈士的英魂得到最美的告慰。之后,巴巴什金烈士墓被列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桂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时节,广大市民和学生都会前来祭扫,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情怀念。
进入21世纪,桂林市进一步加强对巴巴什金烈士墓的保护工作。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援华抗日英雄,2014年12月,经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同意,桂林开始对西山公园巴巴什金烈士墓实施迁移和重修工作,并于2015年9月初完工。新墓址仍位于西山公园内,在距离原址100多米的山脚下。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的资料确认,安葬在桂林的是巴巴什金·伊万·米哈伊洛维奇,其军衔是大尉(原碑为“巴布什金·伊万·米哈伊洛维奇中校”)。这一年的9月22日,在新的巴巴什金烈士墓落成仪式上,时任俄罗斯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丹尼洛夫,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三秘基先科等俄方代表专程来到桂林西山公园。中俄双方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圈,表达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在隆重的仪式上,俄方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几十年过去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居民仍然保存着对巴巴什金大尉的记忆,并在这个公园里修建了他的纪念碑。我向桂林市人民政府以及桂林市民表达深切的谢意。英雄永垂不朽,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
事实上,在巴巴什金长眠于桂林的80多载岁月里,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始终被桂林人所铭记。从旧墓的保护到新墓的修建;从持续性的保护措施到爱国主义基地的设立;每年清明时节或重要纪念日,这里都鲜花满满,歌声悠扬,孩子们在这里缅怀先烈接受红色教育;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这里重温抗战历史;还有那些历经沧桑的抗战老兵在此诉说永存心间的动人故事……
2007年6月,由俄通社-塔斯社等12家俄罗斯媒体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4家中国媒体共40多名记者组成的“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走进桂林。记者们专程来到西山公园内的巴巴什金烈士墓,向烈士献上献花,相互交流着关于中俄友谊的一个又一个美好故事。
如今,巴巴什金烈士墓依然是桂林市民重温抗战历史、瞻仰抗战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中俄两国人民深厚情谊的永恒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