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创新推动 逐年提升

恭城以优秀传统文化之力开启社会治理新篇章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2月09日    来源:桂林日报

  □通讯员员李振杰 黄玉峰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山区县,2012年即摘掉了区定贫困县“帽子”。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基层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少数村民还沾染了打牌赌博恶习;不注重家风家训约束,儿童健康成长受到一定影响;干群关系松散,普遍存在征地难、拆迁难等问题,公益事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很难推进。
  基层社会治理怎么办?
  “2017年我们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来,一年一大创新,逐年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邓晓强给出了答案。
  “六进”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恭城顺势而为,出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措施,组织起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县四家班子领导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讲师团、义工团等机构。举行全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启动仪式,正式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六进”工作。同年,按照每一“进”办一期培训班的要求,分批次选派机关干部481人到广东省蓝态基金会进行全封闭式培训18期;举办学校班、企业班、家庭班“六进”骨干培训班7期,培训骨干618人,培养了一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中坚力量。
  该县群众发挥首创精神,由党员、经济能人、有号召力的乡贤及普通群众组成村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找到有效载体。至2019年底,以有带头人、有管理章程、有会旗、有志愿者队伍、有微信工作群、有活动资金、有统一标识和服装、有活动“八有”标准,成立联合会77个;2020年,实现127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志愿者达4.6万人。
  “我们村的联合会,对推动乡风文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恭城第一个成立联合会的三江乡栗田村,会长李云说。现在村里群众打牌赌博等不良风气已然消失,内生动力有效激发。2018年以来,该村硬化道路占用村民田地170多处,村中无一人索要补偿;全村发展三华李种植等产业,成功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三心三治一守”治理模式让村风民风明显改善
  2018年,恭城瑶族自治县乘势而上,创新提出“三心三治一守”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旗领航,倡导群众崇尚忠孝心、敬畏心、互助心,实现自治、法治、德治,做到人人守规矩。以村屯创建党旗领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会为阵地,开展文化讲座、文艺演出、孝老敬亲、慰问困难家庭、评选村屯道德模范活动,评出“最美村民”系列2100多人次,增强邻里互助,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农村干群的忠孝心、敬畏心、互助心。各村屯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会夯实乡村“德治”基础;组建“法规监督委员会”,提供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增强“法治”效果;成立“管理和发展委员会”,辅助村“两委”谋划村屯发展,提高“自治”水平。2018年以来,36个村屯高标准建成村委楼、篮球场、戏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进程加快。
  恭城在全县实行网格化管理,及时共享治安信息,加强乡村统筹治理,与“三心”“三治”齐发力,引导群众守规矩,贫困村屯村风民风明显改善。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不办“无事酒”,婚丧事简办,酒席不超过20桌,每桌标准不超200元。栗木镇常家村等将族谱家训融入活动中,成为基层善治的典范。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2019年,该县再次创新村屯“组、甲”管理模式,在村党支部组织领导下,以“十户一甲、三甲一组”划分组、甲,由群众选出组长、甲长近7000人。实行组、甲长“道德值日轮值”制度,面对面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解决邻里纠纷,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形成党群互动、共同参与、治理有效的乡村志愿服务体系。最先试点的平安镇桥头村村民,道德值日村长由起初的16户29人发展到如今的89户119人。“‘道德村长’对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保用。”该镇负责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工作的党委委员林海燕说。近年来,平安镇桥头村辖区内的平安康养特色小镇、瑶汉养寿城等多个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涉及200多户2700多亩,征地难、拆迁难等“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文明健康家庭”评比助推“魅力瑶乡 康养恭城”建设
  2020年,该县为加快“生态恭城”向“康养恭城”转型升级,发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作用,创新开展“文明健康家庭”建设和评比活动,把文明健康家风作为重要抓手,助推“魅力瑶乡 康养恭城”建设。活动中,该县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文明健康家庭实践活动指导意见,以开展文明健康家庭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群众“文明健康自律”、家庭“文明健康自治”、社会“文明健康互助”。将制定家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敬业诚信、志愿服务、身心健康、道德健康、遵纪守法等纳入文明健康家庭标准,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对家庭文明健康进行有效规范。近期,该县拟对2020年124户“文明健康家庭”进行表扬。
  恭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来,基层社会治理效果明显。2016年立刑事案件618起,2020年立刑事案件485起,下降21.5%;信访数量等连年降低;连续荣获广西“平安县”“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称号,连续4年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誉称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走高,由2016年的90.27%上升到2020年的98.26%。2018年11月,应邀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交流发言。2019年9月,在广西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同年10月,被列入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2020年,广西将恭城推行“组、甲”制工作纳入第四批改革典型经验(基层社会治理)复制推广;11月,在广西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推广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数年实践,恭城实现了文化软实力向发展硬实力的创造性转化,取得了干群思想由‘散’到‘聚’、村风村貌由‘乱’到‘美’、产业发展由‘旧’到‘新’、重点项目推进由‘难’到‘易’的四大变化。”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勇说。